医生的伙伴,患儿的朋友 儿内科来了一群社工姐姐

江门日报 2019-06-28 08:20

彼此间的隔阂被打破,医务社工和不少患儿成为了朋友。

江门市中心医院儿内科,经常能看到这么一群人,他们流转于各个病房,有时和患儿们做游戏,引起一片欢声笑语;有时和家属沟通,得到连连感谢,她们是谁?

“我们是医务社工。”她们其中一人接受采访时介绍说,记者注意到,在她的工作服上,还写着“利民社工”4个字。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张华炽通讯员/谭晓彤

打破隔阂与患者做朋友

“我们主要是将自己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运用到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中,协助患者及其家人解决与疾病相关的社会、经济、家庭、职业、心理等问题,配合医生进行疾病防治等服务,提高医疗效果,使患者适应和重新生活的一种专业社会工作。”医务社工谭姑娘介绍说。据了解,除了儿内科,她们的辐射范围几乎是整个医院的各个科室。“她们就是医生的伙伴,患儿的朋友。”一位儿内科的工作人员为这群医务社工定位。

据了解,在许多国家,医务社会工作已经是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但我国的医务社工发展还不成熟,大多数医院处于空白,医务社工的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也导致一开始的时候,家属对我们充满了防范意识。”谭姑娘介绍说,刚开始时,甚至有人对她们恶言相向,以为她们是坏人。

为了消除隔阂,让患者与家属放下防备,她们先和医护人员一起来到患者、家属面前,打消对方的疑虑。“我们站在医护人员的队伍里,告诉患者和家属,我们是医院认可的,并且是真心来帮助他们的人。”

渐渐地,彼此间的隔阂被打破,医务社工和不少患者、家属还成为了朋友。“她们少来了,孩子还会问我,社工姐姐怎么还不来,今天不会不来了吧,很想她们啊。”在儿内科,一位家长和记者分享说:“只要护士一来打针,就哭得呼天抢地的,但社工就能哄得好他。”

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社工服务

谭姑娘说,医务社工主要是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社工服务,这种服务涵盖了治疗、生活等方方面面。

“患儿在住院期间要经历治疗与康复的过程。”谭姑娘介绍说,在这一过程中,患儿会面临生理、心理、家庭甚至社会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患儿因身体不适伴有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而家长由于需要负责照顾,不能同时兼顾工作,这正是需要社工介入的时候。

患儿小池患有先天性血友病,需要经常住院治疗,才能得以延续生命。对家长来说,经济上的压力、心理上的恐惧无疑是一副重担,而对于小池,心理上的压力,对医院的抗拒更是难以想象。“我们告诉小池的家长,我们可以为他提供怎样的帮助。然后我们和小池沟通,告诉他这个病不可怕,要坚强,我们会一直陪着他。”医务社工成为了小池家人与学校老师沟通的桥梁,并协助小池家人申请贫困血友病儿童救助基金,缓解家庭经济的困难。“现在小池可喜欢社工姐姐了,整个人也变得阳光了许多,”家长池先生说,“社工还帮我们链接各种社会资源,申请福利,让我们减轻了不少负担。”

谭姑娘介绍说,在与病魔抗争的路上,不仅需要专业的治疗,更需要患儿良好的心态及家长强有力的支持。患儿对家长依赖性较强,因此患儿家长的态度、行为、情绪,对患儿的治疗至关重要。医务社工的出现,让患儿更有勇气战胜疾病,面对疾病时的态度更加积极。

新闻推荐

江门百余年走出百余位美术名家五邑籍美术家数量之多影响之巨蔚为奇观华侨文化滋养 美术大家辈出

展览吸引了一些市民前来参观。美术名家作品展览人文湾区江门能量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严建广李铁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