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将突出抓好“三个重点一个难点” 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是基础性工作,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有关会议及相关部门获悉,下一阶段江门市将突出抓好“三个重点一个难点”,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见实效,即以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和厕所卫生为重点,着力破解农村“三线”整治难点,扎实推进“美丽家园”“美丽河湖”行动,着重解决农村生活集聚区村庄环境卫生脏乱差、村容村貌品质不高等问题。
聚力开展“三线”整治
着力消除“空中蜘蛛网”
“三线”问题一直是“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的难点和堵点,密布在空中的电力线、电话线、数字电视线不仅影响采光和村容村貌,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破解“三线”难题将是接下来江门市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上需要着力突破的难点。
剖析“三线”整治推进慢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这项工作涉及多个行业主管部门和运营商,整治中难以协调和统一行动;另一方面是村民“表后”私自乱搭乱接的现象也普遍存在,难以监管。
对此,江门市要求进一步完善“政府领导、部门指导、镇(街道)村主体、企业实施”的工作机制,市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切实担起“三线”整治牵头责任,积极协调各大运营商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加强政企联动互动,分片区集中开展“三线”整治的具体实施,推进“三线”整治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镇(街道)、村作为责任主体,要主动加强与“三线”运营商的沟通衔接,积极配合解决运营商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做通村民思想工作,提升村民安全责任意识,逐步遏制“表后”乱拉线等影响安全和村容美观的行为。
持续推进“厕所革命”
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
去年,江门市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抓好小厕所,服务大民生,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江门市还将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分类推进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协调推进公共厕所建设。
为此,前日召开的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议要求,今年还有农村公厕建设任务的开平和恩平,要落实建设资金安排,抓紧把每个公厕落地到自然村,确保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其他市(区),特别是新会,要按照广东省农村公厕建设指引开展查漏补缺。已完成农村公厕新建改造任务的镇(街道)、村(居),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公厕的长效管护上来,建立公厕保洁管理制度,将农村公厕纳入村庄日常保洁范围。
下一阶段,江门市还将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促进村庄清洁工作常态化。持续深化“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提高垃圾转运站设施设备配置水平,全面取消露天垃圾收集池,每个自然村设置至少1个密闭式垃圾收集点。持续推动城乡保洁和垃圾收运处理市场化运作,构建县、镇、村分级负担的村庄保洁多元投入机制,每个自然村配置1个以上保洁员,落实农户门前三包与保洁员公共区域保洁相辅相成的村庄保洁责任制。鹤山、恩平要加快推进市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示范市的建设。
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
处理设施建设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是江门市今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内容。江门市有超过一万条自然村,目前还有约9000条没有污水处理设施。
今年,江门市将重点实施三区一市黑臭水体治理流域内蓬江区、江海区和潭江牛湾国考断面及其重要支流的重点村(距潭江干流5公里以内)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市完成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覆盖1449条自然村。
根据工作部署,各市(区)将抓紧开展项目建设前期工作,落实好项目选址和资金安排,制定工作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细化明确各主要工作节点时间,倒逼工作时序,确保9月底前能够全面开工,年底前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此外,江门市还将加大力度开展以清污、清漂、清淤、清障、清违为重点的“五清”专项行动任务,按照省的部署,加快推进“美丽河湖”行动,确保2020年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目标。(江门日报记者肖开刚)
新闻推荐
近日,户外倾盆大雨,路上行人稀少,中行江门恩平沿江西路支行营业厅迎来了一个神色匆忙的中年男性客户。该名客户全身湿透,一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