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网约护士”有望7月底上岗

羊城地方版 2019-06-20 13:42

出院后患者等人群可申请“网约护士”服务

羊城晚报讯 记者陈卓栋,通讯员江讯、谭耀广摄影报道:江门市6家医疗机构试点“网约护士”,最快7月底可提供服务。记者19日从江门市卫健局获悉,江门市6家医疗机构被纳入首批“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单位,将通过“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等特殊人群提供护理服务。

记者了解到,这6家医疗机构分别是:江门市中心医院、江门市人民医院、江门市残联康复医院、蓬江区杜阮镇卫生院、新会区会城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台山市广海镇中心卫生院。其中,江门市中心医院和市残联康复医院的试点工作进展较快。江门市中心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医院正有序推进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开发、护士的岗前培训等工作,力争在7月底向市民提供“网约护士”护理服务。江门市残联康复医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该院研发的网络平台正处于测试阶段,预计最快7月底能推出服务。

根据《江门市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护士则必须取得执业护士证书,并能在全国护士电子注册系统中查询,至少具备5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具备护师及以上职称,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记录及不良执业行为记录。此外,还要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网约护士”。《方案》规定,5类对象享受此项服务,分别是出院后的患者,高龄或失能或半失能老年人,康复期患者、终末期患者和慢性病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群,母婴人群,以及其他有居家护理需求的特殊病患人群。

据了解,“网约护士”将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确定的第一批43项“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服务内容中,结合自身服务能力遴选服务项目。43项服务项目包括基础护理、慢病管理、康复护理、老年护理、中医护理、母婴护理、产后访视、骨科护理、健康教育、安宁疗护等。收费方面,《方案》提出,属基本医疗服务的,按基本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执行,并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对竞争较充分、个性化需求较强的项目,实行市场调节价。

新闻推荐

截至6月中旬 邑大超九成毕业生 已落实就业单位

江门日报讯(记者/胡涛通讯员/江逸轩)前日,由五邑大学主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的2019届毕业生夏季公益招聘会在五邑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