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护士”7月底或可上岗 江门市6家医疗机构成为首批“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

江门日报 2019-06-18 07:00

江门日报讯(记者/邓榕)手机下单,护士到家。昨日,记者从市卫健局获悉,目前江门市有6家医疗机构被纳入首批“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单位,将通过“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等特殊人群提供护理服务。

这6家医疗机构既有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也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别是:江门市中心医院、江门市人民医院、江门市残联康复医院、蓬江区杜阮镇卫生院、新会区会城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台山市广海镇中心卫生院。

仅5类对象可享受服务

根据《江门市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简称“方案”),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护士则必须取得执业护士证书,并能在全国护士电子注册系统中查询,至少具备5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具备护师及以上职称,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记录及不良执业行为记录。此外,还要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网约护士”。

不过,“网约护士”不是谁都能约,《方案》规定,只有5类对象才能享受此项服务,分别是出院后的患者,高龄或失能或半失能老年人,康复期患者、终末期患者和慢性病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群,母婴人群,以及其他有居家护理需求的特殊病患人群。

可提供43项服务

在“网约护士”可提供的服务项目方面,各试点医疗机构依据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确定的第一批43项“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服务内容,结合自身服务能力,从中遴选本机构可提供的服务项目实施。

据悉,43项服务项目涵盖基础护理、慢病管理、康复护理、老年护理、中医护理、母婴护理、产后访视、骨科护理、健康教育、安宁疗护等服务内容。

对于患者普遍关注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收费问题,《方案》提出,属基本医疗服务的,按基本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执行,并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对竞争较充分、个性化需求较强的项目,实行市场调节价。

据了解,目前,江门市中心医院和市残联康复医院的试点工作进展较快。江门市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陈玉珍表示,医院正有序推进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开发、护士的岗前培训等工作,力争在7月底向市民提供“网约护士”护理服务。市残联康复医院信息管理部副主任刘国辉也表示,现在医院研发的网络平台正处于测试阶段,预计最快7月底能推出服务。

新闻推荐

得了湿疹 洗澡水温不宜过高

医学指导刘雯雯:江门市皮肤医院医师,擅长痤疮、激光美容、荨麻疹、色素性皮肤病诊疗。高温+降雨,近段时间,江门开启“倒开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