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先后与澳门香港举办对接会,揽下近三百亿元项目投资 全方位对接合作共创发展新局
3月27日-28日,江澳“奋进新时代共建大湾区”对接会、江港“奋进新时代共建大湾区”对接会先后在澳门、香港举行。江港澳三地嘉宾欢聚一堂,共叙乡谊,共商合作,共谋发展。
产业项目引进是江门此次港澳之行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对接会上,三地签订了投资额近300亿元的产业项目合作协议。参会的企业家纷纷表示,看好江门在粤港澳合作中的区位、开发空间等优势,三地应紧抓粤港澳合作契机,发挥各自优势,拓展合作空间和领域。
江门市市长刘毅表示,江门将全面落实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部署,发挥自身在空间、资源、产业等方面的优势,紧紧围绕“中央要求”“港澳所需”“湾区所向”“广东所能”的工作思路,与港澳进行全方位对接合作,实现江港澳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互利共赢。
■项目对接
三地签约项目投资额近300亿元
在上述对接会上,江港双方共有10个投资类项目签约,包括供港农产品科创示范园、农产品深加工、新能源商用车、力宝集团、物流、文旅等项目,投资总额高达289.83亿元。同时,江澳双方也进行了项目签约,其中新会区崖门镇新财富电镀基地四期厂房建设项目、澳门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增资扩产项目的总投资额超6亿元。
近三百亿元投资项目的背后,是港澳投资者普遍看好江门的发展前景。“当前,江门的投资环境非常好,江门和澳门在文化、旅游、金融等方面的产业合作将大有可为。”澳门江门同乡会常务副会长、澳新食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黎荣添如是说。
实际上,江门与港澳在经贸方面拥有良好的合作基础。江港澳未来拥有大量的合作机会,在这次活动中成为不少企业的共识。实现江港澳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互利共赢,更是三地的共同愿望。为此,除了项目签约外,江门还先后与澳门、香港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
其中,江澳合作“先下一城”。3月27日,江门还与广东南粤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关于推进大湾区建设的合作框架协议》,同时与澳门厂商联合会签署了《联合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经贸合作备忘录》。澳门政策研究和区域发展局局长米健表示,“澳门与江门之间的联系、交流与合作有着天然的社会与文化基础,通过开展更多的合作,两地一衣带水、乡亲故里的血脉与亲情将更加深切和紧密。”
仅仅一天之后,江港合作也取得新突破。其中,江门市商务局与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签订《联合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经贸合作备忘录》;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与香港旅游业议会合作,携手打造在粤港澳大湾区具有标志性的旅游线路品牌;市科技局则与启迪之星(香港)孵化器合作,共同推动江门海外创新孵化基地建设,为有意愿到江门落地发展的香港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孵化载体。
从长远来看,未来江港澳合作将会更加紧密,前景广阔。接下来,江门将力争与港澳共建大广海湾经济区,加快江门银湖湾滨海地区开发,推动三方在金融、旅游、海洋经济等高端产业进行合作,助力港澳产业多元化发展。
■制度创新
港澳居民在“家门口”可办税
“现在不用过境,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内地办税服务厅的服务,省时又省心!”3月27日,2019江澳“奋进新时代共建大湾区”对接会在澳门举行,澳门居民高结霞从江门市长刘毅手中接过了该市开通粤港澳大湾区税务通服务后的首张完税证明。
粤港澳大湾区税务通是江门日前率先推出的一项便民服务,旨在简化港澳居民办理内地涉税业务的流程。近年来,江门充分发挥侨乡优势,通过制度创新,为港澳投资者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早在2017年5月,该市便在澳门发出首张离岸营业执照,澳门投资者在当地通过银行即可办理工商登记,拿到江门的营业执照。去年3月,江门再次“送服务上门”,携手香港五邑总会、澳门江门商会为港澳企业提供商事登记直通车服务。
在上述基础上,今年江门再次通过制度创新推出粤港澳大湾区税务通服务,让港澳居民足不出门便可办理涉税业务。3月27日、28日,江门市税务局分别与澳门江门同乡会、香港五邑总会签订了离岸智能办税通道合作协议,宣布该市将在港澳地区打造“微型办税厅”,让港澳居民在“家门口”即可办理涵盖税务登记、申报纳税、社保费管理、证明开具等首批25项涉税(费)业务,解决跨境纳税人办税难题。
“近年来,港澳居民到江门置业的人数逐年增加,但办理内地涉税业务需要来回奔走,办税成本较高。”江门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粤港澳大湾区税务通服务,港澳居民可以享受到一对一、个性化的VIP纳税辅导服务,远程向税务人员咨询税收政策及业务办理问题,获取税(费)业务的“一次性告知”资料、税收优惠政策资料等。
对此,参加上述对接会的港澳企业都为江门该项服务“点赞”,纷纷围绕江门如何推动优惠政策落地、鼓励已有企业投资扩产等话题建言献策。“听到这些政策非常受鼓舞!”台山市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董事长雷活铮说,希望接下来江门不断完善医疗、教育等生活配套设施,满足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接下来,江门将继续完善拓展粤港澳大湾区税务通的功能和业务范围,确保涉税(费)业务通办全覆盖。”江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许晓雄表示,江门将落实已经出台的一系列各种扶持政策,继续深化“暖企业促投资”活动,急企业之所急,把对企业的“一对一”服务做细做实;进一步完善全市的投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更优的服务。
■平台共建
江港绿色农产品供需合作取得新突破
今后,江港两地绿色农产品供需合作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3月28日,2019江港绿色农产品供需对接会在香港皇家太平洋酒店举行,来自江港两地的70多位企业代表参加对接会,共签订了9项(代理)销售协议(合同),签约总金额达港币9.81亿元。
江门是广东省唯一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工作和全域创建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地级市,也是供港澳鲜活安全农产品主要来源地,未来将以2019江港绿色农产品供需对接会为契机,推进粤港澳高质量农业合作发展平台建设。
具体而言,江门将整合开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广东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等“国字号”“省字号”现代农业产业载体,以及供港标准食品交易中心等服务平台。对此,不少企业都寄予厚望,在资源优势、生态条件、地理位置、国家政策、产销对接、合作共赢、保障流通、促进消费以及优质绿色农产品独特的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江门绿色农产品在香港市场一直享有很高的美誉度。”香港新光酒楼董事长胡珠说,他从事餐饮行业50多年,很看重食材的质量。“江门是农业大市,一直以来都为香港供应优质的绿色农产品,我希望接下来江港两地能继续携手同行,为两地绿色农产品供需合作开拓更美好的前景”。
部分参会人员则表示,希望此次对接会能够成为江门与香港两地农业经贸往来、人文交流深度融合的一个重要平台,推动江门绿色农产品更多、更好地走进香港,让更多的香港同胞分享绿色幸福。同时,江门应通过这次对接会推介好江门优质绿色生态农产品,积极推动江港两地绿色农产品贸易与交流,互通有无、合作共赢。
未来,像2019江港绿色农产品供需对接会这样的合作平台将会越来越多。接下来,江门将大力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和体制机制“软联通”,加快江澳跨境合作实验区、江珠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等平台建设,深化创新创业和教育合作,共同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据了解,江门还将利用黄茅海通道规划建设的机遇,与珠海市共同谋划在珠海西部和江门东南部、南部的广大区域共同打造一个大规模的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近期争取纳入省级产业转移园区、开发区、高新区名录,中长期打造成为国家级粤港澳合作平台。撰文:董有逸
编辑统筹:李江萍
新闻推荐
江门市中心医院举办2019中国麻醉周公益义诊活动 让更多人了解麻醉、认识麻醉
义诊现场,专家为市民答疑解惑。扫描二维码看相关视频江门日报讯(文/图记者邓榕通讯员闫志兵)“无痛分娩真的是无痛吗?会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