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城镇有位“80后”花时间研究市场、开发新产品 推动传统花生加工行业转型升级

江门日报 2019-03-15 06:58

赖双平仔细查看花生的品相。

陈皮花生,就是将花生和陈皮融合加工,以求达到不一样的口感。“这样的创新产品在市场比较受欢迎,去年,我的厂总产量超100吨,产值达600多万元。”近日,鹤城镇花生加工行业协会会员赖双平向记者说起了他经营的食品厂的转型升级之路,感慨良多。他介绍说,在生产陈皮花生的过程中,最难的工艺是对产品酸性的控制。2017年,他花了大半年时间研究这一技术,十几吨花生因达不到生产要求被下线销毁。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最终,赖双平掌握了合适的配方和原材料比例。如今,陈皮花生已成为他经营的食品厂的主打产品。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程建华通讯员/凌伟新

结缘对花生加工行业有深厚感情

这位年轻的企业家因何与花生加工行业结缘?记者与他聊天得知,上世纪80年代,赖双平出生于鹤城镇南中村委会禾叉坑村的一个“花生世家”,父亲和爷爷都从事花生加工行业,从小他就耳濡目染,对传统花生加工的一些技术十分熟悉。

“小时候,我跟爷爷挑着炒好的花生到佛山卖,有的戏迷喜欢一边看戏一边吃花生。后来,我的父亲又办起了花生加工作坊。这些都是我的童年记忆。”赖双平说。

据鹤城镇当地人介绍,上世纪70年代末,鹤城镇南中、南星、南洞等村开始大面积种植花生。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许多农户以“一灶一锅一炉”的模式开设家庭式作坊,主要生产咸干花生。当时,农户基本已不再种植花生,原材料主要从外地引进。兴盛时期,鹤城镇有了一条“花生街”,是区域内重要的花生及深加工产品储存中心和交易市场。那里商业、服务业兴旺,夜市经营至凌晨两三点,因热闹繁华被称作“小澳门”。

至2000年前后,受市场影响,鹤城镇绝大部分花生加工厂陆续关闭,赖双平的加工厂也不能幸免。“当年,我厂里的花生大量滞销。为了弄清楚原因,我花了7年时间去考察市场,去全国各地采购样品,分析消费者心理。”赖双平说。原来,大部分加工厂没有自己的品牌,以代工为主,利润微薄,而经销商打“价格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久而久之,用传统方式加工的花生不再受到市场的青睐。

转型

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

痛定思痛,2010年,赖双平卷土重来,在家乡开办了食品厂,开始经营自己的品牌,生产了甜酒花生、蒜香花生、五香花生、山核花生、原味花生等一系列产品,并开始向中高端市场进军,包装更讲究、产品更精致。

近几年,在鹤城镇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下,当地仅存的7家花生加工厂走上了转型升级之路。赖双平表示,近两年,他共投入了近千万元建设现代化标准厂房、改善生产工艺,配合当地政府重振花生行业,深度打造客家文化。

“鹤城镇种植、加工花生的历史悠久,现在虽然没有人种花生了,但花生因为"花开富贵""生生不息"等良好的寓意,已成为当地客家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鹤城镇90%以上的居民是客家人,到了婚嫁、儿女满月、重要节庆日,传统花生这个民间农特产始终是他们招待亲朋好友的首选小吃。”赖双平表示。

如今,赖双平的花生已经卖到湖南、福建、贵州和上海等地,有的还漂洋过海,进入智利、马来西亚等国家。

“今年,我的目标是让陈皮花生进驻天猫、京东,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赖双平站在自己的花生加工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旁,信心满满地说。

新闻推荐

规范信访举报制度 维护实名举报人和来访群众合法权益

江门日报讯(记者/王鼎强通讯员/叶金群)近日,鹤山市纪委监委出台《保护举报人工作制度(试行)》《处理群众来访工作制度》《电话...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