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不悔归祖国!” 两位老归侨分享自己的故事

江门日报 2019-02-28 01:58

回国后的黄尚民,精神好上许多了。 张庆荣向记者展示年轻时的照片。

近日,一场侨味十足的文艺晚会在江门演艺中心上演。由中国侨联、广东省侨联、江门市委、市政府主办,市侨联、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的“亲情中华·欢聚江门”文艺晚会,经本报及其他媒体报道,让更多人感受到了江门的侨乡魅力。那么,在江门市生活的归国华侨过得如何?他们当年在国外的生活是怎样的?为什么要选择回国?昨日,记者拜访了回国数十年的越南归侨张庆荣老人与前年刚回国的哥伦比亚归侨黄尚民老人,他们都表示,江门越变越好了,此生不悔归祖国!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张华炽

七旬归侨黄尚民:

“江门越变越好了!”

年过七旬的黄尚民是2017年8月左右回到江门的,“我回来后才过国庆节的,很高兴。”黄尚民对于回国后的事情还记忆犹新。在范罗岗社区计生协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黄尚民家中。

1981年,因为亲戚在哥伦比亚做生意需要人手,黄尚民成功申请到去哥伦比亚的出国机会,帮忙打理亲戚在哥伦比亚的杂货铺生意。“我当时是根据合法手续出国并最后定居的。”黄尚民说。

不过,黄尚民虽在哥伦比亚生活了数十年,但对当地的通用语言西班牙语并不是十分精通。“对自己工作领域的语言就很了解,例如杂货铺里的货物名称、价钱、砍价常用的语言,都很熟悉,”黄尚民说,“但其他方面例如去看病时就需要人翻译了,因为对病痛的描述我就不大会。”

身在异乡,黄尚民最大的感受就是孤独。“哥伦比亚对华人还是比较尊敬的,但那里华人并不多,能聊天交朋友的就更少了。”黄尚民说。除了在中国传统节日,华人彼此相聚时会热闹些外,更多的还是各顾各的工作,忙自己的事情。

“在媒体上,我看到了祖国的强大,看到了江门。我觉得,我该回国了。”黄尚民说,如今走在江门的道路上,看着已经变化得有些陌生却又美丽熟悉的城市,他愿意用更多的时间熟悉它。“我离开的时候,还是一个乡村模样,现在都是高楼大厦,走远一些,我都快不认识路回来了。”黄尚民感慨地说。

“江门越变越好了!”这是黄尚民最终的结论。

84岁越南归侨张庆荣:

归国后积极提供越南语翻译服务

大约还是几岁的时候,1935年出生的张庆荣就随家人到越南生活。当时只是懵懂稚童的张庆荣并不知道自己已成为了一名异乡客,当他成年后才发现,原来他已远离了自己的家乡,在他记忆中,家乡成为了一个浪漫而美好的词语:唐山。

因为从小在越南长大,张庆荣在当地还是比较适应的。因为喜欢运动,张庆荣和几位同龄少年常去篮球场打球,不巧的是,当地一群社会青年也喜欢去篮球场打球,双方常有语言冲突。一来二去的,张庆荣竟掌握了流利的越南语:“吵架首先要嘴巴很溜,不然怎么吵赢别人。”除此之外,越南语里的俚语、脏话,张庆荣也是信手拈来,而那群常与他吵架的社会青年,最后还吵出了感情,彼此成为了朋友。

大约到了上世纪50年代,张庆荣在越南一家报社从事编辑工作。不久后,他在中国驻越南大使馆里看到一张张来自祖国的照片。“那时发现,我的祖国竟然如此美丽,让我向往,让我坚定了一个信念:我要回国,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当时,张庆荣工作的报社有关于他培养深造的计划,但张庆荣拒绝了。

1954年,张庆荣回国,那年他19岁。抱着满脑子的幻想,张庆荣回到了祖国,回到了籍贯地,当时的广东合浦县(现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在祖国,张庆荣做过许多工作,去过许多地方,最后在江门定居。

在江门工作期间,张庆荣遇上了他的妻子。“当时他在人事部门做,还是他把我招进来的。”李女士说,“可是那时我们根本就不认识。”后来在有心人的牵线搭桥下,张庆荣于1959年与李女士结成夫妻。1960年,他们第一个儿子出生,到了今天,他们已经是四代同堂之家。

现在,张庆荣偶尔帮忙做一些越南语翻译。凭借着工作时自学的普通话,张庆荣一直都是越南语翻译的热门人选。“当时要找一个既会普通话、又会越南语的人,太少了。”张庆荣说。为此,张庆荣还曾回到驻越南大使馆进行翻译工作,也去过东北地区。“当时侨联的工作人员一直跟着我,从河边洗衣服到回家做饭,做我的思想工作。”李女士笑着回忆,“其实为祖国出力,我怎么会不同意。”

从回国至今,张庆荣已在祖国生活了60多年,对于祖国特别是对江门的变化,张庆荣都有切身体会。“祖国越来越强大了,也越来越好了。就说江门,城市越来越美了,”84岁的张庆荣说,“而我们两个老人的生活,就过得更好了,没有什么大的忧愁,很开心。”

“回中国是对的!此生不悔归祖国!”张庆荣最后说。

新闻推荐

江门市两个公益法律服务典型事例获省表彰 帮村民讨工资 化解上访难题

林扶波(左)、陈亮才(右)受到省表彰。文/图江门日报记者/林立竣2月25日召开的2018年度全省中立法律服务社典型事例通报会传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