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冼夫人与海上丝绸之路
郑显国
冼夫人海上丝绸之路是对我国自西汉以前形成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传承和发展,它在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我们必须积极传承,再创造海洋经济建设的新辉煌。
海上丝路起源可追溯到秦汉时期。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武帝派黄门译长开创海上丝绸之路,是从水陆联运的潇水至贺江古道到广信再沿南江、北流江、南流江到达徐闻出海连接海上丝路,形成官方版的海上丝绸之路。秦汉时期,在广州以西至东南百粤民族的西瓯、骆越族是冼夫人的俚族的先民。西瓯、骆越族可能当时就与东南亚各国发生来往,初步形成海上丝路。到了东汉后,俚族人多是在沿海一带聚居。据《越绝书》载“越人(俚人是其一个支族)水行而山处,陆事寡而水事众,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以捕鱼打猎为生。因此船成为他们的生产、生活的主要工具,造船业很早发明,也很发达。起初是制造独木舟,在电白、化州出土大批独木舟就是明证。到冼夫人时代已能制造50、60吨的大木船和铜船。这些船不仅仅是为了打鱼,更主要是到邻郡邻国去进行商业贸易。当时高凉地区冼氏家族常到南海(今广州)做生意,还到东南亚一带互商。从相关的历史记载和世代口口相传,就可证明南朝冼夫人时代的确已有大规模的海丝活动。
(一)据《梁书·王僧孺传》(卷三十三)记载:“天监初……寻出为南海太守,郡常有高凉生口及海舶每岁数至外国贾人,以通货易。”此记载明白告诉我们,南梁时王僧孺出任南海郡(广州)太守,那时经常有高凉地区的奴隶被贩卖到南海郡。汉代以来形成的高凉概念就是东从恩平,西至化州、吴川一带的大高凉概念。那时高凉一带是奴制社会,成为出口奴隶的基地。奴隶被贩到南海再贩运到国外。这是冼夫人成为首领以前的情况,冼夫人执政后废除了奴隶制。记载还说明每年都有几次外国商船到南海和高凉来,进行商品买卖。这足以证明在南朝的梁代高凉一带已有发达的海上船舶运输,以及对外贸易活动。冼夫人成为首领后,这种海上贸易不但没有停滞,相反更加发展。
(二)从《隋书·冼夫人传》记载:“初,夫人以扶南犀杖献于陈主。”可推出冼夫人时代高凉与东南亚的海上丝路的互通贸易关系。扶南国是公元六世纪东南亚比较强大的国家,地域包括泰国东南部、柬埔寨、老挞南部和越南南部。冼夫人所得的犀杖有几种可能。一是扶南国使者到高凉献给冼夫人的:二是冼夫人派互商的人在扶南国购买或者扶南国赠送的。三是扶南商队在高凉贸易时为冼夫人购买的。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有力证明冼夫人的海上丝路到达了东南亚一带。据王元林所著的《海陆古道——海陆丝绸之路对接通道》说:“梁时,林邑曾九次派使节入梁,扶南也曾八次遣使入梁”,其他东南亚各国以及天竺国和狮子国(印度)等也分别遣使与梁朝往来(见《梁书·南海诸国传》卷五十四)。这些国家与梁朝的互动,不只是外交来往,更重要的是通过海上互通贸易。这些国家出使梁朝,是乘大船先到岭南广州及高凉的。高凉的蚕丝,陶瓷等物产源源运往东南亚等国。可见,冼夫人时代海上丝绸之路活跃是真实的。
(三)据日人小叶田《海南岛史》载:“冯若芳为万安州大首领,每年劫取波斯船二、三艘,既夺其货,又掠人为奴隶。奴婢所居村庄,南北三日行,东西五日行。”从此记载可看出冯若芳势力之大,是个大海盗。他能劫外国船,证明他有庞大的大船队,既当海盗又在海上经商。他与同期的振洲临振郡别驾冯崇债同是冼夫人后裔,冯智戴的孙辈,唐天宝期间为海南风云人物。他们在唐中期能再兴起,全赖于冼夫人为他们创下的基业。冼夫人被隋封为谯国夫人,赠临振县(三亚)为“汤沐邑”(食邑),冼夫人少不了要到这些地方巡视,派人到这里管理,都靠船队过海。当时,冼氏的船队不但是为了管理海南,更大程度上是以临振为基地发展了南海的丝路贸易。这些大家业后来又为冯崇债、冯若芳所继承。
(四)历代民间传说为冼夫人的海上丝路提供佐证。电城及山兜一带流传:传说在南朝时,山兜丁村门前就是河湾,当时小船都是在此出海的,大船要在莲头出发。冼氏俚人为了彰显船的功劳,曾在与丁村相邻的湿水村委的湿水陂头凿建了10多米长的大石船为图腾纪念。可惜的是在农业学大寨时此石船被炸掉了,现在遗迹尚存。传说不是虚无,而是民间长期流传下来的对过去的事实的记述和评说,是有事实基础的。因此,山兜丁村的传说是可信的。传说当年冼夫人就是从丁村出发,在莲头港登大船到海南去的,她一生多次到过海南平乱、管理。结合正史《隋书》、《北史》的“冼夫人传”说她巡视岭南十余州,当然包括海南岛的州,从此可证传说是可靠的。
又据茂名市政协原文史委办公室主任杨瀚波说,越南一个历史学者曾对他说过越南有不少冼夫人庙,并说当年冼夫人应越南请求出兵越南打败了邻国的象队,使越南转危为安的故事。作为历史学者所说的故事不会是杜撰而是有史实根据的。冼夫人时代的越南邻国主要是扶南国了。不过,冼夫人当时出兵越南不是国与国的事,而是同一国家反抗外来侵略的问题,是保卫同胞的正义之举。因为,南朝时,今越南北部是中国版图,是属于交州(交趾郡)地域(交州辖四郡),大交郡的民众与冼夫人同属俚族。当时冼氏家族与交趾来往密切,出兵交趾(今越南),同样是出动大批船队去的,既快速又舒适。如果从陆路走,时间长又辛苦不可取。我想,除了此次军事行动,平时,冼夫人与交趾也是有商贸来往的,这就形成了高凉、海南与交趾的北部湾海上丝路。
可见相关历史记载与传说从间接角度证明冼夫人时代高凉地区的海上丝绸之路是真实的,这与俚人的“以舟为车,以楫为马”、“水事众”的特性相连相通。冼夫人在海上丝路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冼夫人是高凉地区海上丝绸之路的领军人。冼夫人时代,高凉地区在冼夫人的统率下,海上丝路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她在前代俚民开辟的海上航线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推进,开辟了莲头和水东始发港。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莲头港:“水深港阔”,在“莲头岭东南标番船澳”,“可泊南风船三十只”,是对外贸易的天然良港,成为南朝丝绸之路的货物补给点和船舶维修站。至明清时因形势所需,莲头港成了军事重地,驻重兵多时一千多人,少时也有几百。倭寇经常袭击莲头港,并在此登陆进攻电城。因战争频繁,莲头商港消失,最后港废,清时为邻近的博贺所取代。莲头现在建特大港口博贺新港,回归了莲头古港的本来面目,实现了孙中山当年的《建国大纲》建深水大港的梦想,这也是对冼夫人在天之灵的最好慰藉。
显而易见,在一千多年前,冼夫人以莲头深海优越条件建海丝始发港是理所当然的,不可能岭南在广袤的海岸线上只有徐闻、合浦、广州三个大始发港,中间还会有本地的始发港。冼氏家族大本营的山兜丁村离莲头只10多公里并在一直线上,这更是莲头成为冼夫人海丝始发港的缘分。南朝时,冼氏在莲头开设造船工场,利用高大结实的木制造铜铁木结构的船舶,开展海上贸易。由于当时航海技术不高,商船多为木质结构帆船,航海时要沿着近海海岸航行。当时高凉船队从莲头出发,沿着近海东向南海(广州)航行。西向雷州半岛、北部湾到达交趾,日南(今越南中部)及东南亚各国。南向从徐闻港转向南跨海到达海南岛。
有可靠的史实证明冼夫人多次到达海南岛上。据有关史料证明是先从南渡江逆流而上,在今新坡镇登岸的。海南纪念冼夫人的军坡节的时间各地不同就是明证。因为海南各地的军坡节的日期是以冼夫人当年登陆到达某地的时间来定的。新坡军坡节最早,所以是先在新坡登岸。
南朝时,海南岛的居民与冼夫人同属俚族。冼夫人抱着怀柔同胞的情义,亲自上岛巡抚归附她的儋耳一千多峒俚民。同时亲自率领军队到海南平定内乱,奏请梁朝重置崖州,恢复郡县管辖,结束了海南580余年的无政府状态,重归中央王朝统辖,先后组织了数以万计的冼冯本族人及高凉俚人开发建设海南,做了许多令海南人民世代难忘的好事善事,使海南经济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利用海南离南海航线较近的地理位置,以临振县(三亚)为大本营,组织力量大力推进南海丝绸之路商贸活动。她的商船到达斯里兰卡,与周边的东南亚国家有经济、文化、贸易来往,交流密切。
从南梁到隋,冼夫人及其家族的南北海陆贸易活跃。把南海丝路来的奇品珍物及高凉特产蚕桑、陶瓷和沉香通过鉴江水路北运至北方,创造海陆丝路联动的好局面。
随着造船和航海技术的改进和提高,从原来航海由近海航行变为深海航行,航线东移,大大缩短了航线。冼夫人组织了沿海南岛东岸——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一线而穿越南海航行,加强对这些群岛的开发和管理,使之归属崖州管辖体制,从而隶属中国版图,这无疑是冼夫人又一伟大历史功绩。
总之,冼夫人在有生之年,带领高凉和海南人民,不遗余力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开发了沿岸始发港,开辟完善至海南、交趾、东南亚诸国和南海诸国的航线,加强与各国的交流,由浅海航行发展为深海航行,加强对南海诸岛的控制和管辖,为我国的海上丝路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系广东省冼夫人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员、茂名市政协文史专员、茂名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新闻推荐
结合资源禀赋和自身优势,做好多方面对接 恩平市全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态之城
生态之城恩平,名副其实。何思洪摄大槐绿洲服务区。周晓营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作为湾区一员,恩平市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