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市委书记庞正华: 打造大湾区具有独特竞争力城市
2018年,开平市委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旋律,以“产业提升、城市提质、工作提效”为工作主线,担当作为、提速增效,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开平市的工作思路是怎样的?又将如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大平台、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基地?就这些问题,日前本报专访了开平市委书记庞正华。
文/张永源林柏峰叶桃谷江民邓少军曹伟平
A
“新开平速度”
展现新活力
记者:去年开平市主要取得了哪些成绩?有哪些工作亮点?
庞正华:去年开平市的主要工作成效和亮点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政治思想更加坚定。我们旗帜鲜明讲政治、抓政治,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举办了16次开平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带动开平各级党组织开展专题学习1.7万次,开展宣讲活动近2600场,受众20万人次。二是党建引领更加突出。认真抓好中央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工作,坚决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启动实施“开平先锋”党建工程,落实基层党建“千万元保障计划”。三是经济发展更有质量。“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成效明显,成功引进超亿元项目25个,计划投资总额65.98亿元。四是改革开放更有活力。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工作得到省政府和江门市委充分肯定,荣群铝业、志特新材料等两个超10亿元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动工”,从项目立项到拿到施工许可证,分别只用时24天、23天,刷新了“开平速度”。此外,投资项目并联审批时限压缩至40个工作日,开办企业时间压减至5个工作日。五是城乡环境更加优美。创文工作成为开平全市共识,各级财政投入6.05亿元,强力推进城市提质工程。乡村振兴战略开局良好,开平市成功纳入江门市乡村振兴改革综合试点,率先实施全域人居环境整治千村大行动。六是民生事业更有温度。去年民生投入30.56亿元,新增就业794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6%。义务教育“三二一”工程学校建成使用。897户贫困户3221人全部实现脱贫。
B
两大因素
成就“第一”
记者:开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去年在江门排名第一,靠的是什么?
庞正华:去年,开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在江门排名第一,实现争先进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两个方面因素:一方面,开平全市各级强力抓项目促发展。通过主动谋划,2018年投资项目个数和投资项目总额首次实现了“双过百”。各级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紧抓项目建设不放松,提前超额完成了上级重点督导项目的投资完成率。同时,强力推进“供而未建、建不履约”专项督导,积极盘活宝贵的土地资源,力促重点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出效益,为推动经济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开平全市各级强力抓帮扶促发展。我们认真落实上级各项优惠政策,深入开展“暖企”行动,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累计完成“个转企”351户,帮助企业融资63.94亿元,有效激活了企业的内生动能。
C
建设“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示范县市
记者:今年开平有怎样的工作思路?
庞正华:在前不久闭幕的开平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上,市委明确提出:2019年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江门市委“1+1+5”工作举措,持续深化“产业提升、城市提质、工作提效”工作主线,着力将开平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独特竞争力城市,建设“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示范县市。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举开平全市之力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努力把开平建设成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基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大平台,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确保高质量完成机构改革,持续深化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审批便民化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
二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持续发力产业提升、创新驱动、民营经济“三大抓手”,多措并举开展精准招商,持续掀起重大项目招商热潮,争取年内有20亿元以上的项目落地。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全面兑现“降成本、助融资、保权益”等各项优惠政策,打造珠三角“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
三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和发展观,落实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全面推进扶贫线与低保线“两线合一”,坚定不移走出一条具有侨乡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四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办好民生实事,强化兜底保障,维护安全稳定,着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小康指数”以及“和谐指数”,确保全市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五是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全面对接江门市委提出的“三区并进”区域发展格局,全力以赴做强中部、做美北部、做活南部,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创文工作步伐,扎实推进城市提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六是强力推进工作提效。建立健全考核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进一步营造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
七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聚焦党建主责主业,坚定不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主动权,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夯实基层基础,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为建设“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示范县市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D
“平台+基地”定位紧锁机遇
记者:开平提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大平台、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基地,具体的做法是怎样的?
庞正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大平台、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基地,是开平市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性机遇,全方位融入大湾区发展,结合自身侨务优势、世遗优势、区位优势、园区优势提出的战略定位和奋斗目标。
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大平台方面,我们将重点依托赤坎古镇旗舰文旅项目,全力将赤坎打造成为华侨文化交流特色小镇。目前,江门市已初步研究制定了《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外文化交流重大平台的框架意见》,大胆提出一系列创新措施。比如,举办世界华侨华人大会,建设华侨会展中心,打造世界华侨华人大会永久会址,发起成立世界大湾区青年联盟;又比如,与澳门共同发起成立世界文化遗产研究基金会,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世界文化遗产嘉年华+”常态化机制。接下来,我们将抓紧完善有关工作思路,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推动有关计划尽快落地实施。
在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基地方面,我们将聚焦在两个地方:一个是翠山湖园区。要主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发达城市的产业溢出,着力在产业平台、科技金融、城市建设、引资引智等方面,与大湾区发达城市进行充分对接。另一个是金鸡镇。重点是加快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建设,依托国家重大科学装置,深度融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谋划打造好中国江门中微子科学小镇。
E
探索乡村振兴“开平模式”
记者:在乡村振兴方面,开平已领先江门其他市(区),迈出了一大步,也取得了好成绩,今年将如何推进这项工作?
庞正华:去年,江门市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不少领域取得实效,一是以农村基层党建为引领,乡村振兴有了坚强的“带头人”;二是积极推动“三清三拆三整治”,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三是聚拢民心、侨心,乡村的发展思路和方向更加明晰;四是产业兴旺初见成效,乡村呈现蓬勃发展新气象。
新的一年,我们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上提出的总目标是:全力争当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积极探索粤港澳大湾区中具有侨乡特色的乡村振兴“开平模式”。目前,我们已在2019年市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超过1亿元用于乡村振兴工作,加入上级各项补助和社会资源投入,预计2019年乡村振兴总体投入将超过5亿元。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将抓紧编制开平全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坚持规划引领、主动出击、抢抓机遇。一是高质量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注重保护村庄原有生态环境、人文风貌和传统侨乡文化。二是高标准完成5个示范点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振兴“五种类型”,力争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三是高水平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支持大沙茶叶产业园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四是高标准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竞赛活动,巩固“三清三拆三整治”成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深度融合,连片连线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精品路线。五是高素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深入实施“新乡贤工程”,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加强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
新闻推荐
马岗鹅四食碌鹅白切鹅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繁莹除了鸡,鹅也是广东人家逢年过节餐桌常备的食物,尤其是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