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企在“一带一路”放“光芒”

中山日报 2019-01-25 20:30

外商在灯博会看灯选灯。第22届古镇灯博会正在举行,将持续至26日。 记者在展会上了解到,今年来自新兴市场的专业观众不少;不少灯饰企业也表示,近年来积极通过发展新兴市场寻求商机。

文/本报记者 黄凡 徐钧钻 图/本报记者 文波

原创加高性价比获外商青睐

在灯博会B馆中央位置,山友灯饰将展位布置成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茶香袅袅,挂在正中央的一款“折扇灯”,引来了不少采购商驻足。

山友灯饰负责人肖聪明告诉记者,公司原本是主攻内销的中式灯品牌,但在去年同期的古镇秋季灯博会上,公司成功拿到了一家东亚经销商的100万元订单,如今仍不断续单。因此今年特地租下展会的中心位置,准备再火一把。

据悉,2013年成立的山友灯饰过去以做OEM为主,2017年年初,创立“江南生活”品牌,亮出第一个新中式灯品牌,头一年年销售量就达3000万元。“我们的设计团队每个月要出4-8个系列,不断测试市场,淘汰不符合市场的设计。”肖聪明坦言,国外市场是去年参展的意外收获,让他们看到中式灯外销的可能性。“最近我们的设计团队也针对东亚、非洲市场推出新产品。”

灯博会上另一家创丽特灯饰展位上,10多个业务员忙得不可开交。业务经理周娟指着一款款欧式灯具介绍,明码标价、注重设计感是该品牌畅销的秘诀。她告诉记者,公司每个月推出10款设计,会因应市场需求调整方向。例如,最近中东市场青睐简约产品,他们通过接触顾客了解新需求后,立马将这些重要信息反馈给设计部。另外,公司扎根在产业集群里,门市布局在古镇,在江门设置配件厂,第一时间了解产业价格信息,可灵活保持价格优势。

借产地优势掘金新兴市场

在中山华讯商务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志彬看来,随着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灯饰企业都在从过去单靠“外销”或“内销”一条腿走路,转变为互相渗透的两条腿走路 。例如一些灯饰企业在本次展会上接到外销订单,也会通过外贸公司进行进出口;而一些灯饰企业主动走出去,直接到当地掘金。“今年越南市场的房地产特别兴旺,之前我们尝试带领三四家企业与当地经销商洽谈,就有企业拿到百万元的工程订单。”他举例说。今年8月,他们牵头70家企业到南非举办照明展,拿下2000万元的意向订单。越来越多灯饰企业从“一带一路”找到了商机,甚至已有龙头灯饰企业在越南、南非直接开门店。

佳鑫进出口有限公司负责人廖晓虹也察觉到,今年无论是广交会还是灯博会,她最大的体会是来的客人下订单意愿比往年更强,尤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采购商对中国“物美价廉”的产品需求非常大,这给一批优质的灯饰供应商提供了机遇。“依托产业集群优势,中山灯饰走出去成本相对较低,具备竞争优势。”她告诉记者。目前,企业在开拓新兴市场过程中,最担心的是风险问题。为了解决企业有单不敢接的难题,依托古镇外贸平台,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针对灯饰企业的特点,推出相应的承包方案,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此外,在她看来,日前利和灯博中心获批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也将进一步增强古镇灯饰的性价比优势,促进优质的中小微企业更好更快开拓新兴市场。

相关新闻

30家企业获

“灯饰原产地标识”使用资格

本报讯(记者 黄凡 徐钧钻)记者昨日从古镇镇获悉,首批“2018年灯饰原产地标识使用资格”30家企业获得“灯饰原产地(优质灯饰产品)标识牌匾。据悉,这30家企业均是古镇灯饰行业龙头品牌企业。

“这个牌子,有助于我们大力开拓国内市场。”作为首批30家企业之一的中山市阿鲁米尼照明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真告诉记者。在古镇经营灯饰近20年,陈真一直专注外销,主打欧洲和北美市场。几年前,他看好国内消费升级机遇,开始筹划布局国内高端消费市场,用数年时间摸索针对国内市场的运作模式,直到今年才开始做一线城市开自有品牌专卖店。在他看来,贸易摩擦正给传统欧美市场的开拓带来影响,“内外销”两条腿走路,将有助企业稳健发展。在他看来,古镇灯饰原产地标识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获授牌企业等于是从中筛选出“优质商品”,代表着古镇灯饰行业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市场信誉,有助企业开拓国内品牌市场。

新闻推荐

深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创新 江门打造“红色+”特色党建品牌

江门市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读本》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