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绿肺”打造“城市后花园” 三埠街道建设开平市首个湿地生态公园,为城郊乡村振兴建设提供样本
文/图梁佳欣龚伟强
钟灵毓秀,有凤来仪。
从开平市三埠街道迳头社区(村改居)凤朝村村头的古榕往东望去,一大片环境优美、水草旺盛的天然湿地映入眼帘。水面上,几只飞鸟环绕着湿地飞行,不时停留在树枝上歇息。
这里,是三埠街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试验田”。100多亩的滩涂地块将规划建设为开平市首个湿地生态公园,并与凤朝村、鹤湾村的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成为集休闲观光、科普体验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将“城乡结合部”打造成“城市后花园”,促进农村与城市共融发展;让美丽乡村集聚火热人气,产生“美丽经济”——围绕“3年取得重大进展、5年见到显著成效、10年实现根本改变”这一乡村振兴历史任务,三埠街道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把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以点带面、连线连片、整体推进,全面吹响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冲锋号角,为开平乃至江门提供了一份极具参考价值的城郊乡村振兴建设样本。
探访
生态乡村吸引鸟类世代栖息
“古榕树往前这一大片滩涂地,我们目光所及的地方都是未来的湿地公园。再往前就是潭江支流新昌水,背靠的则是开平环城公路南环段……”近日,记者跟随三埠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苏耀均来到迳头社区(村改居)凤朝村进行实地探访,刚下车,苏耀均便拿着手中厚厚的规划方案比划着,向记者介绍湿地公园的方位和详细情况。
聊天中,不时有水鸟从滩涂地低空掠过、觅食,近古树前,又惊飞了几只栖息的麻雀。闲暇时,村民小组组长余武威喜欢在榕树边放一些小食物,总能吸引许多飞鸟过来停歇,进食。“这里水草茂盛、生态环境优越,吸引了许多鸟类世代在此栖息。听村里的前辈说,凤朝、鹤湾还有周边的鸣凤村的村名,就是由此而起的,既符合实际又显得诗情画意。”苏耀均说,承启先人的智慧和情怀,未来湿地公园也会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凤鹤湾。
据介绍,凤鹤湾湿地公园的一期规划面积为110亩,计划以原有生态湿地为基础,在清理水面上的杂草及垃圾杂物后,将种植符合本地气候、具观赏性的水生植物。根据规划,公园内还将设空中走廊、亲水栈道和休息亭等建筑,并配备湿地步道、骑行绿道,划分亲水休闲区、文化科普区等多个特色主题区域。同时,凤朝村、鹤湾村两条自然村也将同步按照美丽乡村标准进行改造,村场将进一步美化,道路、公厕、排水系统、排污系统等公共配套设施也将不断完善升级,进一步优化村内环境、布局,与湿地公园有机结合。
目前,开平城区北部已有人民公园、金山公园,而同样人口众多的南部,还没有一个供市民休闲放松的大型公园。凤鹤湾湿地公园的落地建设,无疑将大大优化开平的城市架构,提升城市品位,让这块“天然绿肺”发挥出更大价值。
“我们希望通过湿地公园项目,将这里打造成为开平的"城市后花园",成为迳头社区周边乡村实现振兴的"新阵地"。目前,湿地公园的规划已完成,资金也已到位,进行水域改造和清理工作后,马上就可以动工了。”苏耀均兴奋地说。
规划
发展农旅产业推动乡村振兴
眼见自己世代居住的家园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的想法如何?
“建公园是好事啊,村民也能从中受益!”余武威说,村边建公园的规划和消息传来后,村民们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开始畅想家乡未来发展和以后的幸福新生活。
而取得村民信任和支持的背后,离不开三埠街道领导班子的集体智慧和努力。据介绍,湿地公园虽然是乡村振兴的“试验田”,但由于地块地处城乡结合部,一切规划和建设都要按照城市的标准来进行,要经过多方调研、科学论证,获得批复后方可执行。尽管程序有些繁琐,但也从侧面证明了该项目的可行性,绝不带任何“玩票”性质。
在做规划时,三埠街道充分考虑到了方方面面:要尽可能保持原生态环境,并对部分生态受损的区域进行适当的修复。同时,保护好村民的家园和权益,全方位改善和美化乡村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记者了解到,用于打造湿地公园的滩涂地常年积水,无法用于耕作或养殖产生效益,汛期时还会涨大水,造成周边村庄内涝严重。而伴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一条能抵挡“50年一遇洪水”的长堤将在滩涂地与新昌水之间修建起来,彻底解决困扰村民多年的历史问题。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湿地公园的建成和农村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必将给当地带来大量人气,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为村民们增收致富提供更多的途径和可能。苏耀均表示,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乡村振兴前提下,三埠街道在远景规划中考虑统筹用好公园周边的农业用地,结合开平市全域旅游战略,在保护农田的基础上开发特色农旅项目,并利用空置房屋打造具有侨乡文化特色的民宿民居,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
蜕变
农村人居环境全面优化升级
“核心试验田”通过产业引领乡村振兴,那其他尚未具备开发条件的农村当前工作重点又是什么呢?带着疑问,记者随苏耀均又来到三埠街道三围村委会的几条自然村探访。
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几条村子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几乎见不到积存的垃圾杂物,也没有违搭违建的情况,村前的小广场宽敞开阔,还安装有健身设施和儿童滑梯等。在超边村走访时,记者见到了忙碌的村民小组长梁沃辉,他正忙着拆下健身设施的包装,准备安装。
“本来前几天就要装了,因为要在底下装污水收集管道和设备,所以耽误了几天。”梁沃辉告诉记者,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来,村前的广场的面积比原来扩大了一倍,并且全部实现硬底化。清运垃圾杂物、拆除违搭违建、建设污水管网后,村里的异味全没了,蚊虫也少了。更难得的是,整治行动把大家都团结起来,出钱出工出力,一起把村子建设好。
据介绍,三埠街道的大部分乡村位于城乡结合部,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居住密度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村庄将变为“城中村”或“准城中村”。因此,为避免出现大多数“城中村”普遍存在的卫生环境差、人口管理难、升级改造难等棘手问题,三埠街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更侧重在“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等方面着力,重点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科学规划、合理改造公共基础配套,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和谐氛围。“村子里很多人都在开平城区工作,我们希望通过推动乡村振兴,让他们每天或周末回到村子里时,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自豪感。”苏耀均表示。
“希望能在春节前把村里的工程全部搞好,大家舒舒服服地跟家人团聚,过个好年。”梁沃辉笑着说。
总结
助力城乡共融发展的
“三埠经验”
如果说以湿地公园建设带动产业兴旺、改善人居环境让乡村生态宜居,是三埠街道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交出的一份答卷,那么“考试”过程中的“两大解题方法”,则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方法一
党建引领干群合力推进环境整治
“关键时刻,党员总能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这点在基层工作中尤为明显。”苏耀均表示,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党建是引领三埠街道整治任务高质量完成的关键。
据介绍,自2018年7月开平市乡村振兴工作动员会召开以来,三埠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迅速召开动员大会,向村(居)干部传达会议精神,并成立了三埠街道“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该街道领导班子成员走村入户,指导辖区9个村(居)委会164条自然村开展排查摸底工作。
随后,各村(居)也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小组会议,充分发挥党员的影响力,深入宣传发动。据介绍,在整治过程中牵涉、影响到少部分人的利益时,党员干部敢于站出来“较真碰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村民逐渐从“要我清”的观念转变为向“我要清”,主动牺牲小我,积极出工出力,参与到整治行动中。如今,三埠街道各村庄不仅环境变美了,整体风气也变好了。
在党建的引领下,广大村民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觉承担管理、保护和改善本村环境的责任,在最短时间内推动人居环境取得实实在在的整治成效。如迳头社区鸣凤村,村民们在该村老党员的号召下,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先后捐资筹集了近20万元,用于改善村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据统计,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来,三埠街道各村(居)委会共清理村巷道、建筑材料乱堆乱放3849处;清理房前屋后、村巷道的杂草杂物和积存垃圾3606处,清理垃圾6208吨;清理沟渠池塘溪河291处,清理垃圾185吨;已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194间;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90块;整治生活垃圾乱堆乱放501处,设置了171个垃圾收集点。
方法二
共建共享激发乡情凝聚社会力量
实际上,在迳头社区内建设大型湿地公园的设想,由来已久,最早由三埠街道往届班子和迳头乡贤们共同提出,但高标准的公园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全由街道负担,不太现实。直到贯穿三埠街道的开平环城公路南环段实现通车,深湛铁路开平站定址三埠,带动该片区多个商住楼盘动工后,人气集聚,事情才有了转机。
据初步预计,这些新增的商住楼盘未来将为该区域带来超过5万的新增人口,配套更优质、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和场所,既是政府层面需要推动解决的民生事项,也是房地产开发商迫切希望看到的。
借此契机,三埠街道走访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号召大家共同参与到湿地公园建设及辖区迳头小学的升级改造中来。2018年内,街道领导班子多次上门拜访杰出乡贤、热心企业家,争取到南岸·一号银海开发商、迳头乡贤李柏景支持400万元,在园恩荣文化促进会支持300万元等。随后,又带着团队和设计方案,走访了辖区各家房地产企业,并通过媒体和各种渠道向社会各界及海外华侨发出倡议。许多海内外热心人士听闻消息后,纷纷慷慨解囊,表示愿意捐款支持家乡建设。
通过前期工作和开展募捐活动,两大民生项目筹集捐款超过1600万元。同时,三埠街道还向开平市委、市政府争取到了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湿地公园和美丽乡村建设,设想最终成行。
“重拾乡风、凝聚乡情、留住乡愁”。三埠街道创新手段推动凤鹤湾湿地公园建设,切实为开平市城乡结合部形态的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可借鉴模板,也有效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未来,三埠街道将凤鹤湾湿地公园建设为引领,坚定不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向改革要动力,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久久为功,持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实践开花、结果。
新闻推荐
岭南多地梅花绽放,喜欢赏梅的朋友要抓紧时间了。身处南国的我们,总是羡慕北方大雪纷飞的美景,但其实在温暖的广东,也能饱览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