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大引才聚才育才力度 江门打造大湾区新的人才高地
体制机制顺,则人才聚、事业兴。近年来,江门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进行着“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筑体制强机制、建载体搭平台、优体系强培育、聚资源促合作,江门人才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人才总量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层次不断提升……
截至去年11月,江门全市共认定、评定2382名高层次人才并发放人才电子绿卡;去年以来共发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建设经费和博士后生活补贴1265万元。目前,江门共有高级专业技术人才1.5万人,博士515人,硕士3450人,高技能人才新增量连续7年突破万人,总量达13.68万人;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院士工作站10家;建成孵化器31家,总面积48万平方米,众创空间35家,总面积6.15万平方米,累计孵化的企业和团队超过1800家……
文/图傅雅蓉唐达区志宏
A
筑体制强机制
营造更优人才发展环境
近年来,江门始终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重点突破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上的障碍,搭好体制架构,强化机制保障,推动人才工作领导规格更高、政策更完备、统筹更有力。
在组织领导方面,江门制定实施了《江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成员单位工作责任制》,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组织、科技的市委常委分别任副组长,20个职能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机制,构造了三个“一把手”共抓“第一资源”工作格局,即党委“一把手”主抓人才战略和规划;政府“一把手”主抓人才投入和保障;组织部门“一把手”主抓协调和推进。此外,江门将人才工作纳入对市直部门的年度绩效考核和对各市(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的内容,确保经济社会工作和人才工作同步谋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在政策扶持方面,江门进一步建立健全了“1+N”新政体系,颁布实施了《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人才强市的若干意见》以及15个配套政策,涵盖了拓宽高层次人才范围、调整创新平台资助标准、构建全球引资引智网络、创新创业团队给予100万元至1000万元资助等“干货”内容。
在人才引进方面,创新实施“百名博(硕)士引育工程”,计划用4年时间,以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面向全国高校引进100名以上以博士研究生为主的高层次人才(博士、硕士比例不低于7:3),培育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党政人才。目前,首批40名博(硕)士已确认引进。第二批博(硕)士引育工作已启动,120名博(硕)士参加了江门组织的2019年招聘活动。
在人才培训方面,江门着力于加强人才政治引领和吸纳,将各级高层次人才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育培训范围,每年至少各举办一期高层次人才(含高技能领军人才)国情研修班和学习市委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各民主党派中开展“不忘合作初心、携手继续前进”主题活动,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精神、建功民族复兴伟业”活动,并积极推荐先进模范人物入党、参选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在人才服务方面,江门实施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形式,引入社工机构,选配专业社工作为“人才管家”,为江门市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个性化服务,目前,全市共设置“人才管家”134名,开展各类服务5000多人次;建立《市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市四套领导班子分别“一对一”联系32名高层次人才,以定期走访、个别谈心、座谈会、信函邮件、电话联系等多种形式与联系对象建立广泛密切的联系;实施高层次人才“绿卡”制度,将人才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健等方面,为人才办理认定调动、津补贴申领、快捷政务等业务,构建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的人才综合服务体系。
B
建载体搭平台
打造更强创业创新支撑体系
载体兴产业、平台聚人才。江门大力推进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建设,加强引进行业紧缺人才,解决行业创新发展瓶颈问题,助推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近年来,江门以“1+7”的园区模式建设全国首家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发挥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的引领作用,三区四市七大园区联动发展。同时,省、市共同投入6000万元打造博士后“双创园”;建设研究生创业孵化基地;购置134套人才公寓。
去年9月,江门人才岛项目全面启动,建设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的环岛公园示范段项目率先开工,正式吹响了江门人才岛全面开发建设的号角。结合潮连人文、自然、教育等资源特点,与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及中国建筑设计院开展全面合作,总投资约280亿元,围绕人才教育、交流、服务三大类业态,打造面向全球的国际人才云基地。
C
优体系强培育
促进工匠队伍“量质齐升”
江门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为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夯实基础。
江门出台实施《江门市高技能人才培育资助办法》,面向成长为高技能人才的群体和积极推动一线职工技能水平提升的企业提供高技能人才养老保险补贴、高级技师生活补贴、企业首席技师补贴、江门市技能名师工作室补贴、国际认证高技能人才补贴,全面落实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会价值和待遇水平,培养与江门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与行业产业需求相匹配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围绕企业转型升级需要,为企业设计职业培训“菜单”,与企业建立“菜单式”培训模式,开设大课堂、专项课题、专项技能三大类别课程“工匠讲堂”培训。去年共开展工匠讲堂培训11个项目,为江门166家企业和院校共1199人提供优质高效的人才培训服务。创新构建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多元化自主评价体系,使通过评价的技能人才更符合企业、行业需求,目前全市累计2852名职工通过企业自主评价获得相应的技能晋升等级。
不断推进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江门市技师学院成功创建“中欧高技能人才培训合作示范学院”,毕业学生将可同时获得相应等级的中、德职业技能证书;与中德诺浩签约成为全省唯一获得广汽新能源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校企合作项目的学校;与德国莱茵TüV成功建立国际焊工培训认证中心。建立技能竞赛制度,完善职业技能竞赛专业项目考评专家库,开展各类技能竞赛并给予奖励。
深入推进实施“粤菜师傅”工程,紧扣就业市场用人和社会灵活就业创业需求,创新“粤菜师傅精准培训+推荐就业”叠加技能培训模式,促进城乡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致富。目前全市已组织开展“粤菜师傅”培训2520人。
D
聚资源促合作
催生更多项目提升创新水平
近年来,江门主动出击,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资源,充分利用五邑乡亲的海内外资源,以侨为桥,内联外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交流活动,帮助江门一批企事业单位解决科研创新难题,引进了一批创业创新人才。
在对内合作方面,江门围绕技术、引才难题组织对接活动,打造“专家江门行”活动品牌。多次举办院士、博士后等高层次专家“江门行”活动,活动成果受到国家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的充分肯定,参与企业获益良多;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新滋,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正寰、刘志红,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左鹏军等开展“中国侨都博士后大讲堂”活动。
在对外合作方面,江门还积极拓展国际引智网络。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法国等地分别设立“联络五邑”海外服务工作站和示范中心国际孵化基地,作为洞察国际形势变化的望远镜,甄别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项目实力的显微镜,展现城市品牌和“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软硬实力的透视镜,为江门重点产业部署和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持。
改革者说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陈霞:
打好新时代人才攻坚战
人才是第一资源,赢得人才就能赢得未来。接下来,江门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机遇,做好新政策的宣传和兑现落地,持续推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一是注重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开展人才引进工作。在大力引进高端人才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大对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产业支撑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支持力度,同时突出人才对产业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大力支持“人才+项目”落户江门,激励战略科学家将江门产业发展纳入国家、省规划建设,打通人才与产业发展“最后一公里”。
二是注重推动人才存量的提档升级。在大力引进“新人”的同时,加大对“旧人”的培养支持力度。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激励专业技术人员晋升等级,并打通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以业绩、成果为导向完善职称认定评价机制,推动职称评审社会化。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建设,创新技能人才评价与待遇相衔接的激励机制,鼓励技能人才岗位成才,打造“粤菜师傅”工程。
三是注重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设江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引进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构建产业集聚、功能健全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激励人才中介组织、猎头机构和个人举荐人才,鼓励著名高等院校、省级以上科研院所与江门建立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关系,推动建立稳定的人才供给基地。支持国内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江门新设立研究院,优先安排办公场地(土地),给予启动资金和运营补贴。
四是注重做好“留人、留心”的服务工作。进一步创新实行人才政策兑现承诺制,加快人才政策兑现落地,让各类人才都感受到江门的诚意和决心。创新人才服务,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形式引入社工机构,选配专业社会工作者作为“人才管家”,为各类人才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服务。
新修订的人才政策将于近期出台,并协调各部门抓紧出台配套落实细则,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确保政策落地落细落实。
专家点评
五邑大学企业(行业)联盟联络服务中心主任、教授肖健华:
推进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
自从被列入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序列以来,五邑大学发展迅速,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数量和质量都显著提升。在众多高层次人才的支撑下,五邑大学各类研发机构的数量和层次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基于五邑大学已有的高层次人才资源和平台资源的强有力支撑,可以结合三区四市的产业发展需要,分别建立相应的产业学院。比如,结合台山的海洋资源,建立海洋学院,包括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经济与管理、海洋工程、海产品检测等专业;将现有的轨道交通学院在新会发扬光大;在鹤山建设光电材料学院。
受惠者说
我是第一批通过“百名博(硕)士引育工程”来到江门工作的。工作后,有关部门经常定期组织一些论坛、座谈会和沙龙,邀请许多高层次人才参加,这让我们能与各行各业的高层次人才交流碰撞,激发创新活力,每次都有收获。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医学博士李鹏飞
去年3月底,我来到江门,4月份正式上班。江门最吸引我的有两点:一是地理位置,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二是江门在引育人才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细致贴心的配套政策,江门在人才引育工作方面的诚意是看得见的,一系列人性化的配套政策、福利待遇以及发展空间,让我没有后顾之忧。虽然我还没有成家,但与我同时来的几位博士的配偶和子女都已相继解决了工作和上学问题,政策落实如此到位,让人感到放心。
——南京大学生物学博士周纲
去年9月,我拿到了江门市首期“粤菜师傅”培训班的结业证书。现在,我与叔叔共同在台山开了一家粤菜馆,我自己会做粤菜,店里还聘请了一位老师傅帮忙,2个月的学习时间虽然不长,但却让我喜欢上了这份职业,接下来希望能够把我们这个小店发展得更好。
——“粤菜师傅”培训班学员余晓龙
新闻推荐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崔怡娟赵丹红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文青”,喜欢文学、旅游、摄影、阅读、烹饪。因此,退休后,在市老干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