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力促乡村美丽嬗变
“农户6万人,耕地8万亩。”江海区志记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江海区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金秋十月,走进高新区(江海区)城乡,我们看到的是一幅更美、更富、更和谐的乡村振兴美丽图景:
礼乐街道向民村内,农户曾湛江正在自家的生态果园研究着自己的新品种葡萄,希望依靠着它来年大赚一笔;外海街道直冲村工业园区招租的厂房“一位难求”,流水线上的产品就像直冲村发展的脚步,不停地向前、向前;江南街道江翠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患者来来往往,中心设备更新后可以做大部分的常规化验,不再只有血压计、体温计和听诊器了……
文/李雨溪
A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幸福乡村
城乡大地上新事物不断涌现,新变化时刻发生,这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春风,得益于高新区(江海区)自身的努力奋斗。这种奋斗的脚步,因为新时代、新要求、新需要而变得更加坚实有力。
今年以来,高新区(江海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加快建设美丽幸福乡村,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后又制定出台《高新区(江海区)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其中积极谋划推动乡村振兴部分明确提出,要立志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让农业旺,农村美,农民富!确保3年取得重大进展、5年见到显著成效、10年实现根本改变。
按照省、市部署要求,结合自身实际,高新区(江海区)把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来抓,先后启动“三清三拆三整治”“河道五清”“违法建设百日攻坚整治”等行动,乡村正不断实现新的美丽嬗变。
B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村庄迎来美丽经济
在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的过程中,高新区(江海区)建立“一个村居、一名领导、一个团队、一个具本村特色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和区领导包点、街道干部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网格的工作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领导带领干部、党员带动群众”的良好局面。
截至11月底,全区已投入3353万元用于“三清三拆三整治”和“厕所革命”,累计完成“三清理”4558处,“三拆除”773处48352平方米,“三整治”889处。厕所革命也列入“书记工程”,目前新建了公厕27座,升级改造62座,率先完成上级下达任务。位于白水带第二牌坊停车场旁的新建公厕不仅外观设计新颖,直饮机、母婴室、无障碍厕所等人性化设置齐全,还能洗热水澡,被市民赞为“最给力公厕”。
各村(居)坚持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保持自身的特色,打造了丰盛村、英南村等12个示范村。位于礼乐街道的丰盛村,古村屋墙壁上手绘着动漫,村心公园红花绿树掩映,清澈的河水穿越村庄向远方流去。丰盛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区卓培说,2013年丰盛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只有10万元,村路破旧不通车,是礼乐的困难村,后来该村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下,大力实施环村公路改造工程,打造一河两岸景观带,打造休闲绿化、党建公园,在街道率先推进污水处理池整体工程。整治环境,带来“美丽经济”,随着村容村貌巨变,丰盛村已经从曾经的困难村逆袭成为示范村,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5万元。
C打好组合拳
实现商旺、景美、民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群众对区域发展有了更多期盼、更高期许,既要奔富,又要美丽,还要环保。
为此,高新区(江海区)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坚持打好振兴乡村经济、扮靓田园风光、传承好地域特色文化的组合拳。
首先是把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放在突出位置。这方面,外海街道作出了自己的示范,外海街道工厂林立,工业化水平高,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批高标准、高效益的现代化工业厂房,以加强村级工业园内土地厂房的出租使用管理,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该街道的直冲村,利用好政府返拨给村的“留用地”,盘活土地自建工业厂房招租,在克服种种困难迎来第一家进驻企业后,引发连锁效应,不断吸引企业前来落户,书写了集体经济9年翻19番的传奇故事,成为全区、全市的典型。
乡村之美,美在特色,也难在特色。为此,高新区(江海区)要求:打造一村一品,避免千村一面。目前,外海、礼乐、江南三街道正全面对各村(居)特色产业进行摸底调查,初步形成“一村一品”总体方案设计,精心描绘乡村振兴蓝图,部分村庄已经有“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意表达。
向民村、向阳村同在礼乐街道地界,就像“亲兄弟”,各自经营着幸福的事业,一个是远近文明的巨峰葡萄之乡,一个种植着如画儿般的“十里桃林”。
向民村从1987年开始引进试种巨峰葡萄,把耕地分给农户独立经营,随着产业的一步步发展,葡萄成为了礼乐人民致富路上的领头雁,如今向民村里家家户户种葡萄,并把菜地发展成生态园,生活富起来了。向阳村则在品尝着桃花经济的甜头,桃花种植已占该村村民收入的一半以上,走在村里的乡间小路上,随处可见成片桃林,一片绿色中偶有一两朵小红花点缀,令人难忘。
守住文化、记住乡愁,既是群众的共同心愿,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全区各镇街、村居十分珍惜区域内的传统文化,致力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旅游文化乡村。今年以来,礼乐龙舟、外海面、外海太虚拳、佛庄狮艺等民俗活动、农业文化等非物质文化等等,都得到了广泛挖掘、展示和弘扬。
据英南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日强介绍,今年该村计划打造英南特色小景,不仅要在英南河涌打造175米长的紫花风铃木林,还要筹备建设英南村文化馆,设置乡贤馆、微型博物馆,放置历史时期的农器具,展示历史文化,留住乡愁,文化馆预计于2019年投入使用。
D依法拆违“河道五清”力促乡村美丽嬗变
在今年大力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高新区(江海区)把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来抓,先后启动“三清三拆三整治”“河道五清”“违法建设百日攻坚整治”等行动,力促乡村实现新的美丽嬗变。
这其中,今年9月以来实施的“违法建设百日攻坚整治”行动,已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出动执法人员和工作人员1600人次,拆除各类违法建筑近15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市治违办下达的任务,展现了铁拳拆违、雷厉风行的决心和行动速度。
另一方面,为推动河道整治升级,今年以来,该区以河道“五清”为契机,充分发挥河长制职能,着力开展新一轮的水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行动开展以来,已累计投入资金4500万元,取得初步成效。
E依法阳光拆违得民心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
违法建设百日攻坚整治,事关美丽乡村的规划和建设,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整治过程中,高新区(江海区)始终坚持高位推进,依法拆、和谐拆、平安拆,确保拆违行动在阳光下进行,得到辖区群众的广泛理解和支持,取得阶段性整治成果。
据了解,高新区(江海区)的拆违工作,一开始就强调“依法拆”,将治违工作置于法制轨道。具体做法是:由各街道牵头,协同区规划、国土、住建水务(城管)、环保、公安、消防、安监、工商等职能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分别开展执法工作,并采取一函(违建告知函)三书(限期改正通知书、拆除告知书、拆除决定书)两公开(公开违建对象、公开拆除效果)的形式,形成执法力量叠加。
最终成果显著,成功拆除了包括城轨下违建在内的一批“硬骨头”。江南街道城管执法中队副队长熊志平告诉记者,正是因为有严格的规定和执法文书,才让执法行动变得更加顺利。
此外,阳光拆、平安拆、拆后控,则让相关群众更加理解和服气。据了解,各职能部门执法人员到场,均实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并采用“公证云”及时固定人证、物证;公安部门维持现场秩序,对阻扰拆违者一律采取强制措施。拆后,会在旁边竖立公示牌,展示拆违前后对比图,展示治违为改善人居环境带来的变化,获得群众支持;为严控死灰复燃,出台了治违责任共担机制,明确区直部门、街道、村(居)的责任,建立网格管理制度,对违建及时发现及时处置。
“我的房子,不能说拆就拆”“别人拆了我就拆”,面对群众的不理解,高新区(江海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发动党员带头,发力攻坚打硬仗。过去礼乐街道乌纱村是“软弱涣散”的“后进村”,于今年初接受整顿,村民对村干部不信任,村委工作推进无力。拆违过程中,村党支部书记曾福旺带领党员干部们站了出来,没日没夜地落户做工作,一次不行就两次。拆违过程中,他还带头下地干活拉车推砖,起到了良好的党员带头作用,感动了村民。曾福旺回忆,有一次他被一户村民指着鼻子骂,他骂不还口坚持向村民讲道理,并在后续坚持关心该村民从而获取信任。最终,一度“软弱涣散”的“后进村”也在疏解整治过程中重新焕发生机活力。
F河长制“五清”专项行动
让河流更清、水质更好
今年10月,区总河长彭章瑞率各级河长及河长办成员单位负责人沿西江、江门河、礼乐河开展巡河工作,查看辖区河道水质以及“五清”专项行动情况。其中江门水道江海段正在进行河岸水环境综合整治,河岸公园生态绿道、灯光工程颇有特色,水面不时有水鸟飞过,可见,今年以来该区以“河道五清”为契机着力开展的新一轮水环境整治行动,已见明显成效。
据了解,今年年初,区、街两级均制定《河长制“五清”专项行动方案》及五个子方案,区级印发《河湖管理范围乱搭乱建乱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挂图作战,责任到人;成立以区委副书记朱辉荣为组长、副区长王作青为副组长,相关执法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清违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部署落实河长制“五清”专项行动。
开展行动过程中,高新区(江海区)充分发挥好河长制功能,坚持三级联动,落实区、街道、村(居)三级河长“五清”专项责任,除了全区三级96名河长,该区还设置39名河道警长,随时配合河长们的巡河工作,全区河道实现了每天有人巡、有人管,巡后有记录,发现问题有处置,基本做到了日查日清、事事有回应。不完全统计,河长制“五清”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区三级河长巡河、现场督导达2728人次,全面覆盖区域内所有河流、湖泊和山塘。
与此同时,针对辖区河道存在的不同问题、情况,高新区(江海区)坚持“一河一策”,因河施策,精准发力,分类实施截污、水系调度、巡河保洁、清淤疏浚和水利主体工程建设,提升“五清”效果。今年对麻园河、龙溪河、马鬃沙等6条重点河流进行集中清淤,清淤长度达39.4公里;对礼乐河,以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及禽畜养殖污染治理、村庄绿化美化为重点,强力推进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外海街道每年投入250万元清漂,下大力气整治入河工业排污口,进一步完善辖区截污管网,不遗余力全面整治辖区禁养区养殖场。
最值得一提的整治成果当数麻园河。昔日的麻园河,一度沦为劣Ⅴ类,黑臭难闻,令行经市民捂鼻。今日的麻园河,因为河长制“五清”专项行动的整治,绿树成荫,风光怡人,近水一望,河水清澈,偶尔还能看到鱼儿嬉戏畅游,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基本告别了黑臭。
此外,据高新区(江海区)住建水务局水务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强源头治理,加强了对皮革、印染企业等重点行业的专项督导检查,关停2家,在线监控9家,完成153家“小散乱污”企业关停整治,清拆4条工业烟囱。针对企业排污问题,完成审批排水许可证46宗,审批办结率100%,定期对排水户排放污水的水质、水量进行检测监测。
一份调查显示,区政府向辖区居民、商户发出130份调查问卷,针对城市水体是否有臭味、严重程度、水体是否有颜色、颜色异常程度、居民对水体治理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调查,满意率94.29%,绝大部分居民对河道整治成效给予积极评价。
新闻推荐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进一步巩固三级河长体系 “党建+河长制”工作模式取得实效
经过河道“五清”,龙溪河岸焕然一新。水环境治理是今年全市一项重点工作,其中河道“五清”工作则是一场攻坚战。在这场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