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他们和《青苹果》的故事
江门日报青苹果小记者是侨乡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走进税局,下过农田,采访过奥运选手,游览过中国古迹。
“青苹果”从2007年紫茶小学、范罗冈小学和银泉小学设立首批小记者站,到2016年小记者团成立,再到2018年共有600多名小记者活跃在三区17所重点小学,小记者队伍不断壮大。小记者们坚持用笔尖去描绘美好的生活,描绘自己家乡的日新月异。他们积极参加小记者活动,涌现了一批批表现优秀、投稿积极的小记者。在《江门日报·青苹果》创刊15周年的庆祝活动中,他们走上舞台,领取了属于自己的那份荣誉。我们采访了其中一些代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讲述自己和“青苹果”的故事吧!
统筹:娄丹文/图娄丹何晓君张翠玲罗双双
《青苹果》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紫茶小学教师陈菁:
小记者这个身份让学生增强了责任感
作为紫茶小学(南校区)小记者的负责人,陈菁老师一点点地看着学生们的成长。
陈菁记得,学校有一名叫做吴心仪的同学,个人比较内敛,有时候还会有些情绪化,这影响着她的社交能力,但是吴心仪成为小记者后,陈菁明显地感觉到她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变化是她的责任心强了。”陈菁说,“比如说,在思考问题方面,以前她只会关注自己是否开心,现在会考虑到参与这件事自己可否有所得,还会主动和班上的同学分享。又比如,她对班级的重视程度加深了,也非常乐于在学校的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能力,自然而然地以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观察,积极投通讯稿。”
陈菁认为,小记者这个身份不仅让吴心仪增强了责任感,还让她变得更容易与他人相处,也更容易交到新朋友。
“参与江门日报青苹果小记者活动,学生的获得感是非常强的。”陈菁如是说。她表示,一有活动预告,家长和学生都很踊跃,以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为契机,锻炼自己的能力。
丰乐小学教师吴顺超:
做《青苹果》的建议者
吴顺超是《青苹果》校园专刊的“老朋友”了。多年来,他见证着《青苹果》成为学生们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每周,孩子们最开心的就是《青苹果》发下来的那一天。他们迫不及待地开始看作文、玩猜谜、了解生活小常识。”吴顺超说。正因为如此,学校将每周三定为“读报日”。
在与《青苹果》相处的岁月里,吴顺超还成为《青苹果》的建议者。
大概四五年前,吴顺超所在学校的一二年级,学生们的《青苹果》几乎人手一份。就在全校的读报活动一切如常进行的时候,吴顺超收到了一二年级老师和家长的反馈,说孩子看不懂作文。“他们反映,因为一二年级的版块,作文没有标注拼音,所以孩子们都缺乏兴致。”吴顺超说。于是,在那一年的通联会中,他作为学校代表上台发言,便提到了这件事,并建议低年级作文最好加上拼音。
超乎吴顺超想象的是,在下一年《青苹果》换版的时候,一二年级的作文已经有拼音标注了。“《青苹果》能够根据学校、家长的反馈,结合实际改版更新,这让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更有意义了。”吴顺超对自己的意见采纳表示非常欣慰,“家长和老师也给了我反馈,低年级的学生终于能看懂作文了,而且还能巩固自己的拼音知识。”
北郊中心小学教师区坚梅:
学生当小记者,收获很大
区坚梅在语文教学第一线工作将近20个年头,多次接触《青苹果》。她表示,深深体会到《青苹果》创刊后,对学生学习带来的推动作用。“我一直鼓励学生要积极阅读,开拓视野,而读什么才最受学生的欢迎,最能让他们爱不释手?我发现那就是《青苹果》校园专刊。”区坚梅说,“一收到报纸后,学生就第一时间去找找有没有自己校园的报道,作文的刊登有没有自己熟悉的同学名字……如果找到了,他们会感到莫名的兴奋,好像自己上报了一样。”
区坚梅抓住孩子们这种共荣的情感,鼓励他们积极向《青苹果》投稿。学生的作文见报了,她第一时间向家长道贺,把他们的作品张贴教室的墙报上,让其他同学借鉴学习。
今年5月17日,北郊中心小学成立小记者站,区坚梅担任起小记者辅导老师的工作。区坚梅与其他老师一起,从制定培训计划到让孩子们在校内实践操作,一步步指引着小记者们学会自行编写采访提纲,并懂得在采访中的礼仪等等。区坚梅感慨道:“今年北郊中心小学的25周年校庆,小记者们展现了他们出色的风采。他们自发分组采访对象,然后从策划采访、拍照到编写成稿有条不紊地进行。面对参与活动的社会各界来宾,他们采访时落落大方,发问主题鲜明、条理清晰,稿件发布及时。通过这次的大型活动,我们作为辅导员看到了这群小记者的真的成长起来了,也深感培养小记者这份工作从零到有收成的喜悦。”
礼乐中心小学教师梁顺娇:
《青苹果》是课堂教学的“好帮手”
今年5月9日,江门日报青苹果小记者校园选拔来到江海区礼乐中心小学,共有40名小记者在本次选拔中脱颖而出。看着台上自信洋溢、认真投入的学生,礼乐中心小学语文老师梁顺娇在台下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梁顺娇见证了学校第一批江门日报青苹果小记者的诞生,也成为了他们在校的辅导老师。
早在2013年,梁顺娇就和《青苹果》校园专刊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她说,《青苹果》是课堂教学的“好帮手”,在开展阅读和作文教学当中为她提供了大量合适、丰富的材料。
“从一年级开始,我每周都在班上开两次阅读课,带领全班一起阅读《青苹果》,让同学们分享读后感,积累写作素材。”梁顺娇表示,《青苹果》不仅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为学生提供写作平台,使学生的写作动力得到保鲜。
成为江门日报青苹果小记者在校的辅导老师后,梁顺娇经常能收到家长和小记者们的反馈。“报名竞争太激烈、活动非常有趣、能学到很多知识、提高了写作能力等等,都是家长和孩子们的真实反馈。”梁顺娇说,《青苹果》取材于学生的创作,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每当孩子拿到《青苹果》,都会第一时间翻找有没有自己的作品见报。我希望《青苹果》越办越好,让更多学生的作品得以发表。”梁顺娇说。
新会平山小学教师廖巧瑜:
学生当小记者后,写作水平越来越高
廖巧瑜是新会平山小学的小记者辅导老师。一年以来,从选拔到带队,廖巧瑜感受到小记者们的一步步成长。
廖巧瑜说,学生们刚刚选拔成为小记者时,对如何采访、撰写新闻稿还是一窍不通,但通过多次参加小记者活动,青苹果老师指导采访写作后,她发现小记者们的写作水平是越来越好了。她说:“每次参加完小记者活动,学生们回来都会写活动作文。以前他们写完交给我修改,我总是要修改上好几遍。学生参加小记者活动后,我发现他们的语句越来越通顺,表达的情感越来越流畅了。我想这是小记者活动带给他们的帮助。
令廖巧瑜尤为肯定的是小记者新闻采访写作大讲堂,她说:“在采访中要注意什么,写新闻稿时应包括哪些要素,大记者都一一详细地教授给了小记者们,让小记者们学到了校园里学不到的知识。”
同时,她希望,江门日报青苹果小记者活动可以更频繁地开展。“活动非常好,太多小记者想参加了!”她说,“每次参加完活动回来的家长和学生都对活动竖起了大拇指,但是因为活动火爆,很多想参加的学生都没能"抢"到名额,希望以后可以开展更多更好的小记者活动,让更多学生受益。”
我们和《青苹果》一起成长
江门市实验小学学生陈力为:
小记者活动“让我大开眼界”
陈力为是江门市实验小学的小记者,两年来,她已经7次参加江门日报青苹果小记者活动了。她说:“走进市气象局、参加微电影拍摄、参观工厂等,每次形式各样的小记者活动都让我增加了社会经验,学习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领悟到不一样的风光。”
最令陈力为印象深刻的是前不久参加的开平夏丽村亲子活动。“漂亮、崭新的房屋,秋收的田野,在那里我看到了城市中没有的田园风光,实在让我大开眼界!”陈力为说,“通过我的所见所闻,让我感受到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人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也让我下定决心要更刻苦学习,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说起《青苹果》校园专刊,陈力为说:“它是我的老朋友了。”每周一拿到《青苹果》,她第一时间做的就是翻看报纸上的优秀作文,摘抄其中的好词好句,她说:“我从中收获了许多写作文的方法。”她积极投稿,《最美的人》《山泉湾之旅》等多篇作文曾在《青苹果》上刊登。
这次被评为“十佳小记者”,陈力为说:“谢谢老师们对我的肯定,我以后要更加刻苦学习,多参加活动,争取明年又拿到"十佳小记者"!”
启明小学学生叶展畅:
在小记者活动中体验了许多“第一次”
叶展畅今年读五年级。在成为小记者之前,他坦言自己有点“怂怂的”。“我以前不善于表达。”叶展畅说,“在参选小记者的时候,我在台上好紧张,眼睛也不敢看着台下的人,只好一会儿看天花板,一会儿看地面。”
但是成为小记者后,尤其是在参加小记者的实践活动后,他开始打开心胸,从容地与他人交流了。
叶展畅是小记者活动的“忠实粉丝”。虽然他成为小记者的时间不长,但是已经参加过6次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小小茶艺师、小小检察官、鹤山粉洞亲子忆苦思甜活动……这不仅让他学到了平时在课堂上接触不到的知识,开拓了视野,也提升了写作的技巧,其中,在鹤山粉洞的活动中,他尝试到了很多“第一次”。“那次活动是让我们了解到以前的知青生活,我经历了第一次做泥砖、第一次煨番薯,还第一次看到了"丁达尔效应"!是老师解释我才知道的,我觉得特别神奇,以后再看见这种现象我还可以向身边的人讲解呢!”叶展畅说。
得知获评“十佳小记者”,叶展畅特别激动。“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以后会更加积极、更加努力!”叶展畅说。
江南小学学生陈燕棋:
做一名合格的记者比想象中难多了!
5月16日下午,江门日报青苹果小记者校园选拔在江南小学展开。同学们需要完成自我介绍和模拟采访报道两个环节。当时,陈燕棋第二个上台进行自我介绍,她感到非常紧张,一开口就露了怯,但她很快就调整好自己,并勇敢地请求“重来一次”,现场的评委和同学们都为她的机智和勇气鼓掌。
回想起自己成为小记者以来的经历,陈燕棋高兴地说:“"青苹果"带给我许多惊喜和成长。我在活动中学到很多书本里没有的知识,对"记者"这个职业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陈燕棋表示,以前她以为记者就是一个“信息的传播者”,听起来没什么难的,可在参加完几次小记者培训和活动后,她深刻地认识到,原来做一名合格的记者比想象中难多了!“记者要保证新闻的时效性,要有高超的写作能力,还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来应对不同的采访,真的很厉害!”陈燕棋说。
对于自己被评为江门日报青苹果2018年度“十佳小记者”,陈燕棋也感到非常意外,她认为很多小记者表现都很棒,能够获得本次荣誉,是对自己最大的鼓励。她说:“以后我会更积极参加小记者活动,并在活动中踊跃提问,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小记者。”
外海中心小学学生陈军廷:
为自己是一名小记者而感到骄傲
今年是江海区外海中心小学六(7)班学生陈军廷成为江门日报青苹果小记者的第四年。在他心中,《青苹果》是一份“美貌”与“才华”并重的报刊,无论是作文还是“欢乐谷”的游戏,都深深吸引着他。同时,他也为自己成为一名江门日报青苹果小记者而感到自豪。在《青苹果》的陪伴下,他成长为一名敢表达、有自信、爱写作的优秀学生。
第一次参加小记者活动时的场景和心情,陈军廷还记忆犹新。他不好意思地说道:“第一次采访是在书香节。我当时心情非常紧张,怯生生的提了一个问题,任务还没完成就飞快地离开了。”经过后续在小记者培训和小记者活动中的多次学习和历练,如今的他可以大胆地把心中疑问向工作人员提出,还能把实际情况结合自己亲身体会写下来,并得到认可在《青苹果》上刊出。
“我从一年级开始就订阅了《青苹果》。刚开始的时候还是老师给我们念报的。”作为“十佳小记者”,陈军廷可谓是“青苹果”的忠实粉丝。“我参加过小记者活动、青苹果趣味作文班,还参加过江门日报承办的小金钟大赛呢。”陈军廷表示,每一次活动都让他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新会圭峰小学学生梅志斌:
《青苹果》让他成长为“小作家”
“我参加过很多次小记者活动了,每次都让我收获丰富哦!”说起小记者活动,新会圭峰小学五(11)班的梅志斌总是滔滔不绝。回忆起参加活动的细节,他更是面露笑容。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去参观中国南方电网,了解电力知识了!”梅志斌说,“通过那次活动我知道了电的来源和一度电的作用。在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一度电的能量是如此大!它可以让吸尘器打扫房间5次,还可以让电视机连续开启10小时,这相当于播了5部两小时的电影呢!”
小记者活动让梅志斌增长了见闻,积累了不少写作素材。他说,除了小记者活动外,《青苹果》也是自己写好作文的“秘密武器”。“自从订阅了《青苹果》,我在《青苹果》上积累很多好词好句,运用到写作中,我的写作水平开始突飞猛进。”梅志斌幽默地说,“《青苹果》让我从一位作文渣,成为了一名下笔如有神的小作家!”他说,以后他要多阅读《青苹果》,参加更多的小记者活动,让自己的作文水平更上一层楼。
当选了“十佳小记者”,梅志斌说要感谢自己的班主任和妈妈,他说:“班主任潘老师从我竞选小记者,到每次参加活动,回来写作文,都一直鼓励着我,指导我,让我受益匪浅,而妈妈总是在我缺乏写作灵感时开导我,激发我的灵感,我十分感谢她!”
新闻推荐
高中生辩论赛谈“弥合代沟” 江门市第一中学夺冠 鹤山市鹤华中学获得亚军
辩论赛现场。江门日报讯(文/图记者/娄丹实习生/袁媛)“父母也曾是孩子,更容易理解子女。”“子女有更强的接受能力,更容易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