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张村 一段恩情流传数百年
“张村”石刻非常有力。传奇江门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严建广
江门市新会区大泽镇张村,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村落,却得到我国雷达与电子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履谦的青睐。张履谦院士并不是江门人,也没来过这个村落,但今年初,他却主动为村名“张村”题字,更通过快递把墨宝送到张村村委会工作人员手中,鼓励村民继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乘着祖国发展的春风实现乡村振兴。张村为何得到张履谦院士厚爱?近日,记者走进这个古村落。
古村落有600多年历史
前日上午,记者驱车来到大泽镇张村。在村口,一块刻有“张村”的巨石相当有气势,给古村一个非常醒目的标识,落款是黄瑞剑。黄瑞剑是著名书法家、江门市书协名誉主席。村民告诉记者,张村如果从他们的祖先黄康成算起,已有600多年历史。原来,在元朝末期,该村黄姓祖先黄康成少年丧父,与母亲迁居这里,当年,这里叫张村。
当地文史研究专家林福杰告诉记者,据相关族谱等记载,张村张公见康成一表人才,且勤劳俭朴,招他为女婿。康成与妻张氏生一子,名善德,张公视为宝贝。康成又纳余氏,生真德、满兴二子;再纳陈氏,生东庄、松轩、柏轩、梅轩、直性五子。以后,这八子发展成为“张村八房”。八房人在张村人财两旺,渐成玉堂、廊下、巷口等“八房十八坊(自然村)”。后人又有迁居鹤山、广州等地。
“张村”居民大多姓“黄”
虽然这条村子被称为“张村”。但记者走访了解到,目前这个村中有13个村民小组,居民绝大部分姓黄。村中退休老教师黄觉民告诉记者,“在我们的祖先定居这里以后,这条村中的居民慢慢地就基本上是姓黄的了,而且,有几百年之久。”他说。
一个黄姓为主的村落,为什么却命名为“张村”?黄觉民告诉记者,当年救助黄康成的张公膝下无子,只生了3个女儿。黄康成感恩张公,要求后世子孙遵照他临终前所立的遗训:“张村之名不能更改。”村名便沿用至今。而张村建的第一座祠堂,原名“永思张氏宗祠”,也含有永远纪念祖先在此开族、感谢恩人恩德的意义。
黄觉民告诉记者,在过去,也曾有黄姓族人提出把“张村”的名字改成“黄村”,他认为村中都是黄姓,而且,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是,他的提议遭到了村中居民的集体反对。”黄觉民说,“认为这是违背了祖先的祖训,不是一种感恩的行为。后来,就再也没有人提出改村名的意见了。”
院士被真情感动为“张村”村名题字
在张村,令村民感到自豪的是,与该村素昧平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履谦今年初专门为该村题了“张村”二字。张村村委会主任黄怡告诉记者,这是因为张履谦院士有感于该村村民对恩人的那种感恩之情。
雷达与电子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履谦是梁思礼院士的好友,2012年曾受邀陪同梁思礼院士一起返乡,到新会游玩交流。
据黄怡介绍,今年初,一位张先生路过张村村口,看到石刻,就拍照留念并发到了朋友圈。很多朋友转发,引起了张履谦院士的注意。他疑惑,为什么这条村子叫“张村”却由黄姓书法家题词?张村村委会得知张履谦院士的疑惑,道出了缘由。张履谦院士听了张村村名中蕴含的感人故事,备受感动,觉得一个家族把感恩不忘本的美德传承数百年,这样的精神让人佩服。他欣然提笔,写下了“张村”二字,更通过快递把墨宝送到张村村委会工作人员手中,鼓励村民继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同时不断奋斗,乘着祖国发展的春风加快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新闻推荐
日前,江门市城乡建设局官网发布《2018年11月江门市房地产市场主要数据》,根据数据显示,11月江门全市住宅成交3862套,环比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