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腾飞奔向全面小康 城乡巨变铸就枢纽门户
数读40年
GDP
从1978年的14.32亿元,跨越到2017年的2690.2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是1978年的93.05倍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从1978年的7.19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338亿元。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水产品、肉类、水果的产量分别是1978年的18.9倍、5.6倍和24.6倍
市区建成区面积
截至2017年底,江门市区建成区面积由改革开放初期的9平方公里(不含新会)增长至154.5平方公里(含新会)
公路通车里程
2017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0166.374公里,相比1978年增长了近170倍
固定资产投资
1978—2017年,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2万亿元,年均增长22.3%。
基础设施投资
1978—2017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累计完成3698.98亿元
医疗卫生
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89万人,比1978年增加2.27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0.99万人。卫生事业机构床位2.28万张,是1978年的10.9倍
社会从业人员数
2017年社会从业人员数244.94万人,比1978年增加88.85万人
关键词经济之变
工业立市推动经济总量增长近百倍
改革开放40年来,江门这座有着悠久工业历史的城市,乘改革开放春风,勇立时代奋进的潮头,在侨乡大地描绘了一幅工业经济发展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记录着侨乡大地的“经济巨变”。
40年来,市委、市政府紧抓工业经济发展,推动工业规模不断壮大,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江门市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成功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重大跨越;经济大踏步发展,总量快速提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以年均12.5%的速度增长,GDP总量从1978年的14.32亿元,跨越到2017年的2690.25亿元,总量居全省第9、珠三角第7,按可比价计算是1978年的93.05倍。
进入新时代,江门坚持工业立市不动摇,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大健康、新材料等五大新兴产业,扎实推进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加快发展以轨道交通、工作母机、机电装备等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同时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经济总量40年增长近百倍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地,江门则是广东老牌工业重镇,有着辉煌的工业历史。
改革开放40年,江门乘改革开放的春风破浪前行,经济社会实现了长足进步和发展,工业经济迅猛发展。
早在1978年,江门的工业总产值仅次于广州、佛山,高居全省第三位,正是在辉煌的工业支撑下,江门市地区生产总值1983年位居广东省第二;工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引领地位日益提高,形成了纺织、糖纸、食品、机械、建材、电子、化工七大支柱行业,出现了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技术水平的骨干企业。
40年经济发展波澜壮阔。40年来,江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以年均12.5%的速度增长,GDP总量从1978年的14.32亿元,跨越到2017年的2690.2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是1978年的93.05倍。
40年来,江门市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异军突起,金融、商贸、旅游、物流等产业快速成长,为稳定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统计,2017年全市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177.94亿元,按可比价比1978年增长107.5倍,年均增长13%;占GDP比重由1978年的24.6%,提升到2017年的43.8%,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工业经济要发展,离不开产业平台的支撑。改革开放40年,江门产业平台经历了由少到多、由弱到强的快速蝶变。目前已形成了以5大万亩园区以及“1+6”园区为主的产业园区发展格局。其中五大万亩园区分别是: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珠西新材料集聚区、深圳—江门产业园、台山工业新城拓展区、开平翠山湖科技产业园拓展区。
工业经济完成一次次质的飞跃
回眸历史,江门作为广东省传统工业基地,工业发展有上百年的积累和沉淀。
晚清时期,在民间手工业日趋发达的基础上,江门出现了近代工业萌芽。1913年,江门制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江门近代工业正式起航。
新中国成立以来,江门工业基础进一步夯实,造纸厂发展成为全国四大纸厂之一,我国最大的甘蔗利用基地、亚洲最大的糖厂——甘蔗化工厂及造船厂、电化厂等一大批在全国乃至亚洲都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企业纷纷在江门河两岸矗立起来。
虽然如此,但江门依旧面临工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生产设备落后的现状,工业增加值尚不足10亿元。
改革开放40年开拓进取,江门工业经济完成了一次次质的飞跃。江门市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大批现代化企业及先进管理经验,相继建成了“中国摩托车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国纺织产业基地”等1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和6个省级产业基地,形成了机电、食品、电子信息、纺织服装、造纸及纸制品、精细化工等六大优势传统产业的工业生产体系格局。
据统计,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12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4161.11亿元,1979—2017年年均增长20.4%。
孕育出一个个享誉国内外知名品牌
“金羚洗衣机”“三桁瓦刀具”“777电池”“莲花牌白砂糖”,这些家喻户晓的“老字号”,无不彰显着江门工业的辉煌与深厚积淀。
而如今,李锦记、无限极、大长江、维达、嘉士利……在改革开放40年中,五邑侨乡大地的人民以勤劳、智慧和汗水,孕育出一个个享誉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品牌。
其中,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是目前李锦记集团旗下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每年生产的酱油、蚝油、XO酱等酱料总产量超过30万吨,产品出口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中国调味品出口总量的半壁江山,产销量位列行业前三甲。
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年产销量自2003年以来一直位居行业第一,其生产的豪爵牌摩托车家喻户晓。
维达纸业(中国)有限公司则是中国卫生用纸行业产品最多、销售量最大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内第一家采用纯木浆生产的企业。如今,维达集团生活用纸产能约为95万吨,排名全国第三,约占全国生活用纸行业的10%。
“江门新会是维达"起家"的地方,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维达。几十年来,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维达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维达连续多年在省内同行业的销售额排名第一,今年截至目前已经超过30亿元。”维达集团品管副总监梁国峰说。
关键词城市之变
建设发力小江门“长”成大江门
改革开放40年来,江门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城市面貌,而交通、城建作为城市面貌的直观反映,可谓沧桑巨变。截至2017年底,江门市区建成区面积由改革开放初期的9平方公里(不含新会)增长至154.5平方公里(含新会),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0166.374公里,相比1978年增长了近170倍。
随着各种基础设施不断建设完善,江门从一座内河边上的小城,成长为一座从内河走向大江面向大海的大江门。
站在40年新的历史起点上,江门着力推进千亿交通大会战和千亿城市品质提升行动,为江门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一座湾区西翼枢纽门户和品质之城正向我们缓缓走来。
市区面积增长17倍
截至2017年底,江门市区建成区面积由改革开放初期的9平方公里(不含新会)增长至154.5平方公里(含新会),增长了17倍,城市发展可谓巨变。
上世纪80年代,港口路、建设路、迎宾路、西区大道等几条主要道路的建设,逐步拉开城市骨架;沿着这些城市主干道逐步开发建设了一批成规模的居住小区,如西园里、良化新村、北郊新城等,并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如五邑大学、文化城等,随着这些区域人口增多,商业中心逐步从老城区转移,如港口路商业圈。当时,江门的发展脉络从东西向沿江门河发展转向南北沿建设路(江沙公路)展开,城市格局基本成型。
1998年到2008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进一步加快江门市区中心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战略决策,先后投入逾50亿元,完成了超过200项城市建设重点工程。这一时期是城市建设质量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和提高的时期。该段时间里,市区路网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在北新区23平方公里范围内,新建成了丰乐路、港口路、白石大道、发展大道、篁庄大道等道路,改造完善了江沙路、迎宾路。在老城区,重点完成了10多条主要干道的改造,即胜利路、东华路、西区大道、江会路等,全部铺上优质沥青路面,并配套完成路灯、下水道、人行道等设施。
通过高强度的建设,目前江门市城市主干道等与高速公路、快速道连接成网,不仅拉开了城市建设发展框架,为加快建设北新区、南新区、滨江新区打下了基础,还使江门市一跃成为珠三角西部的交通枢纽,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畅通“生命线”。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根据《江门市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江门市将进行新区建设、城市更新、交通水平、市政基础设施、民生设施、城市景观、生态环境、城市管理八大行动,约500个项目,总投资约1330亿元,力争用3年至5年时间,使城市面貌、城市品质再迈上新台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品质之城。
公路里程增长近170倍
40年来,伴随着社会深刻变革和经济快速发展,江门交通主要经历了公路大发展、水陆并进、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全面发展的三个阶段,如今正在举全市之力建设珠西综合交通枢纽。
1984年,党的十二大把交通列为国民经济战略的重点之一,江门交通迎来了大发展契机。1992年,江门实施“公路达标”,按照“网络化、等级化、硬底化”大搞公路建设,全市投入56.5亿元,新改建水泥公路2064公里;新改建桥梁270座15201延米。1995年底,江门在全省率先实现公路达标,基本实现了江门市区到五邑各市通一级水泥路,各市到镇通二、三级公路,镇到管理区通等级公路的目标。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江门市对公路、水路交通要求迅速提升。上世纪90年代,江门市抓住国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快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港口航道建设方面,“八五”期间新建了新会港客运口岸、山咀码头和三洲码头,扩建了江门港高沙作业区集装箱专用码头、公益港综合码头,新增货运吞吐能力45万吨、客运吞吐能力40万人。公路联网建设方面,“九五”期间,江门开展了以高速公路为重点的公路联网建设。公路建设完成投资74亿元,新(改)建公路792公里,新改建桥梁133座6226延米。
随着珠三角一体化、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宗货物运输迅速发展,并与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相互促进。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交通事业全面发展,新建高速公路231公里;高标准完成了325国道江门段大修工程,消灭了省道沙土路;2007年,江门有史以来最大的地方投资项目——滨江大道建成通车;2006年9月广珠城轨江门段动工,2008年4月广珠铁路江门段动工,标志着江门市公、铁、水综合联运方式即将形成。
新的十年,江门交通建设还在飞跃,江门全方位、多领域的大交通格局初步形成,进一步确立了江门市粤西交通枢纽的地位,为江门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自2015年启动交通大会战以来,江门市交通投资连创新高,2015年、2016年分别达到113.73亿元、133.87亿元。与此同时,一批重大项目如江顺大桥、江罗高速、广中江高速二期相继竣工通车,2016年年底建成通车的江门大道东甲立交以北段主道,更是填补了江门市快速路空白。
特别值得庆祝的是,今年的7月1日,江湛铁路迎来了通车,江门正式接入国家高快速铁路网络,可直达北上广深。随着广东第四大枢纽站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的加快建设,江门珠西枢纽门户的地位越发凸显。
据统计,截至2017年,江门市公路通车里程10166.374公里,相比1978年增长了近170倍。
关键词民生之变
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齐进步
伴随着经济建设腾飞和全面发展,江门市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0年来,江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程度,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40年,是城乡居民生活实现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的40年,也是社会保障事业从无到有、从制度建立再到全面推进的40年。
不仅是生活不断改善,城市文明面貌也发生了巨大转变。1995年,有着“中国第一侨乡”美誉的江门,就将目光锁定全国文明城市,划定了协调发展的科学标杆。由此,全市上下以创建文明城市为标杆,理性谋划,激情创建,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写下了一个又一个文明城市建设的精彩章节,汇成了江门民生事业发展史上的恢宏篇章。
如今,江门正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这个载体,心怀“让城市更文明,让人民更幸福”梦想,迈开了追求城市外在美与内在美有机融合的铿锵步伐。
人民生活由基本温饱到迈向全面小康
改革开放40年来,江门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最大政绩,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各项工作的优先位置,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推动公共资源向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领域倾斜,每年兴办一批民生实事、落实一批惠民举措、解决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努力使全市人民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生活质量,让改革开放成果惠及百姓。
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全市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已实现由基本温饱到迈向全面小康的重大跨越。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7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73元。就业规模稳定,2017年社会从业人员数244.94万人,比1978年增加88.85万人。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2017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18.0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88.81万人。
在教育事业方面,江门不断增加教育投入,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振兴教育事业,教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教育公平保障、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三二一”工程实施,江门教育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17年全市有幼儿园575所、小学319所、普通中学189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4所,普通高等院校3所。2017年,全市在校学生64.3万人,其中小学32.3万人,普通高等学校5.63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6.37万人。
在医疗卫生方面,江门正迈上建设珠西医疗中心的道路。截至2017年底,全市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608家,其中医院4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534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9家,其他卫生机构1家。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89万人,比1978年增加2.27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0.99万人。全市每万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2人,比1990年增加7人。卫生事业机构床位2.28万张,是1978年的10.9倍。
更为珍贵的是,在发展中,江门始终坚持以生态优先为原则,2017年江门市PM2.5、PM10年均浓度分别比2013年下降26%、21.1%,空气质量在全国74个城市排名靠前。全市主要河流水质良好,2017年“水十条”9个考核断面(含4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饮用水源得到有效保护,市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100%。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6—2017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51.51%。
文明素质提升成为全国文明城市
作为一座有深厚底蕴的城市,江门人没有停留在仅仅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而是对文明城市建设也倾力而为。
1995年,江门将目光锁定全国文明城市,在成功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后,2006年,江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庄严地写入党代会报告。
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江门市委、市政府明确创建目标,成立了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实施“一把手”工程,并按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六大标准”(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建立了《江门市文明委工作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将精神文明建设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文明城市创建不断掀起新的高潮。
通过不断努力,江门市文明创建工作充满活力。“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的取得,不仅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更清晰记录着侨乡江门的悄然变化。
2011年12月20日,中央文明委公布全国文明城市测评结果,把“全国文明城市”的桂冠评定给正致力于“幸福侨乡”建设的江门。
随后几年,江门市没有停下创文的脚步。近年来,在城市治理方面,江门市创新了“共建共享”社会治理理念,实施党员志愿服务“双百”行动,让全市36万名党员、志愿者走进社区,与社区结对互助。
志愿服务、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公益慈善……自去年4月正式启动“爱心之城”建设以来,江门更以此为重要抓手,不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巩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效,提升公民文明道德素质。
关键词“三农”之变
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1978年,江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仅为7.19亿元;40年砥砺前行,201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已达338亿元,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一跃成为全省农业大市、珠三角的“米袋子”、“菜篮子”。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是江门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实现“新时代、新作为、新三农”的重要历史机遇。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朝着这一目标,江门全力以赴推进乡村振兴,实现3年取得重大进展、5年见到显著成效、10年实现根本转变。
改革春风唤醒五邑田野勃勃生机
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大幕。
1978年秋至1979年冬,江门农村普遍实行“小段包工、定额计酬”,到1980年9月,全市推行包括承包到组、承包到户和承包到劳动力的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2年初,江门推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农村经营体制由单一集体经营,转为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大潮起珠江,改革的春风,唤醒了五邑田野勃勃生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基础上,江门市逐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由种植业占绝对优势的布局,转向农林牧渔业同步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迅速。这期间,江门农业开始探索产业化发展道路,促进农业商品化、专业化发展,以专业户为龙头,建立贸、工、农一体化和产、供、销一条龙,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迈入新世纪大门,江门市持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和品种布局,适度调减效益较差的粮食作物面积,增加蔬果、花卉等作物,发展养殖业,农业产业结构渐趋合理。
自2000年起从地方农产品入手,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实行特色经济主导产业梯度开发和规模经营,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农业生产项目和拳头产品。
2012年以来,江门市大力推动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实施优质粮工程,打造沿海和潭江流域优质稻米产业带,同时加快发展冬季农业生产,江门成为全省第二大冬种马铃薯产业基地。
与此同时,江门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改造提升新会陈皮、台山黑皮冬瓜、开平马冈鹅等地方特色鲜明产业,并于2014年初步形成特色农产品规模化、区域化发展格局。
改革开放推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增长,为农民发家致富和农村扶贫脱贫提供了坚实经济基础。到2017年,全市低保覆盖率为1.38%,建档立卡贫困户5000人实现精准脱贫,村委会年集体收入提高至18万元以上,农村扶贫事业和农民增收取得显著成就。
传统农业大市迈向现代农业强市
2015年4月,《江门市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工作纲要(2015—2020年)》出台,提出实施五大行动,吹响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农业强市建设“冲锋号”;
2017年年初,江门市制定《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方案》,着力调结构、建平台、提质量、促融合、增活力,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加快现代农业强市建设……
从传统农业大市到现代农业强市,江门昂首迈进。
2018年6月,江门市召开乡村振兴工作会议,公布《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提出三个阶段、九大工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更强,让农民更富,让农村更美。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则是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2018年3月,经过近3年创建,台山中国农业公园正式开园迎客,成为广东省首个中国农业公园。
7月,全省首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培训班在江门举行,并前往新会陈皮产业园参观。“一轴、四园、三基地”空间布局和“一皮三产四业”全产业格局,勾勒了新会陈皮产业“新蓝图”。
截至目前,江门市已累计创建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园区(基地)220个,包括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平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台山市鳗鱼产业园等一批国字号、省字号平台。
质量兴农、绿色兴农。2017年3月,江门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试点单位,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第二批创建单位的地级市,并已于2018年接受验收。
两年多来,江门市不断健全“市—县—镇—村”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创新构建“农安溯+农安保+农安证”的“互联网+”信息化监管模式,完善多部门执法联动机制,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是农村发展的最大依仗。一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大会战”已经在侨乡大地打响,而“三清三拆三整治”是此战的“头炮”,也是一个开始。
目前,江门已全面启动村庄规划编制,推进“厕所革命”,完善垃圾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百村示范、千村创建、万村整治”工作,增强老百姓幸福感。
截至2017年底,全市建成省级生态示范镇2个,省级生态示范村11个,省级宜居示范城镇14个,省级宜居示范村庄34个,广东名村21个。村庄保洁覆盖面达100%,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99.4%。
2018年,江门被确定为全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市,并启动了15个市级乡村振兴试点示范镇(街)创建工作,探索江门特色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解决制约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问题。
江门日报记者/谌磊胡涛傅雅蓉唐达
新闻推荐
台山出台新规规范公益事业捐赠与受赠行为 捐赠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江门日报讯(记者/陈素敏)为加强公益事业捐赠财产的管理,规范捐赠和受赠行为,经多次研究讨论,以及公开向社会和相关行政事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