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市打开一串串“幸福密码”,让城市更有温度、群众获得感更强 民生成绩单亮点满满
江湛铁路台山火车站以新宁铁路火车站为原型,结合当地独特侨乡地域风情,突出展示台山华侨文化。 全省首个建成的中心卫生院升级项目——台山市汶村镇中心卫生院(人民医院汶村分院)正式投用。 广州大学台山附属中学借助广州大学和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的资源优势,再度扬帆起航。
悠悠万事,民生为先。
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更是党和政府最关心的工作和最放不下的牵挂。台山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行于为民,动在惠民,让台山发展有温度、群众幸福有质感。
时间证明,改革开放40年来,台山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是实实在在的,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沉甸甸的。尤其是近年来,台山市以全新的民生视角,依托民生自觉与民生自信,巧妙地打开一串串暖心乐民的“幸福密码”——教育均衡、乡村振兴、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这些深得民心的民生举措,与百姓生活同呼吸、共命运,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在眼前徐徐展开,见证一个个热切的民生期盼如花般绽放。
A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高质量建设“三二一”工程
百年大计,教育先行。近年来,在江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台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聚焦教育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强基础、补短板、提质量、促公平,举台山全市之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实现了“三级跳”——2011年成功创建为广东省教育强市,2014年被评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2015年成功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台山教育呈现出均衡、优质的发展态势。
为了进一步有效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台山市大力调整学校布局,2016年6月30日,台山广大中学复名广州大学台山附属中学,这为台山教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使台山教育与广州大学再续前缘。广州大学台山附属中学借助广州大学和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的资源优势,再度扬帆起航,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近两年,台山市投入超5亿元实施“优质扩容”工程,群众赞不绝口。其中,投入4亿多元高质量落实“三二一”工程建设,新建新宁小学、台城中心小学新校区2所学校,新增4860个优质学位,得到了领导、群众及师生的广泛好评。新宁小学于2016年9月开学,目前有一至三年级学生1600多人,成为台山“颜值”最高、群众点赞最多的民生工程。江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应武视察新宁小学后评价道,新宁小学是江门整个“三二一”工程17个项目中建设最快、规模最大、推进最好,他最放心的项目。目前,台城中心小学新校区工程基本完成,正在完善配套设施,2019年春季将投入使用。
今年,台山市委、市政府再投入8000多万元,新建台山一中、海宴中学的生活楼以及冲蒌中心小学、深井中心幼儿园、下川幼儿园的教学楼,并对都斛镇中心小学南冈校区以及台山一中、台山侨中、台城二小的运动场等进行改造,进一步升级学校办学条件,有效促进教育均衡、公平发展。
同时,台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人才培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力打造“职教之城”,助推乡村振兴,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当前,台山市积极推进“粤菜师傅”工程,将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粤菜师傅”知名培训基地,丰富“职教之城”内涵。
如今,台山教育正实施“教研联盟”“强师兴教”“信息化提升”三大工程,全面促进教育提质,打造教育现代化台山样本。
B加快“医联体”建设
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
情系民生,医疗为本。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台山市现有的医疗硬件设施难以满足群众特别是乡镇群众日益增长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对此,台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持续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投入,确保医疗卫生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医疗仪器购置等方面的财政专项资金及时到位。目前,台山市已完成18家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
今年8月28日,省内首个动工、首个建成、首个开业的中心卫生院升级项目——台山市人民医院汶村分院正式投入使用,台山市“医联体”建设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早在2016年末,台山市就启动了“医联体”建设工作,通过以市级医院辐射带动基层医疗机构的方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更是全省首批“医联体”建设示范县。
台山市“医联体”建设作为“书记工程”和“医疗惠民工程”强势推进,在江门三区四市中,率先印发了《台山市市镇村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实施方案》《台山市市镇村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试点方案》,科学布局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由台山市人民医院选定汶村镇中心卫生院和上川卫生院、台山市中医院选定赤溪镇卫生院和下川卫生院、台山市妇幼保健院选定水步镇卫生院作为分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构筑“三角形半小时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圈”,让群众真正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
目前,台山市人民医院上川分院、台山市中医院赤溪分院和下川分院等陆续开工建设。下一步,台山市将建立健全各项“医联体”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督导推进紧密型“医联体”试点实现“五统一”管理,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引导群众多在基层医院看病就医。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台山市总诊疗人次数(包括卫生站、诊所)达241.05万,出院人次数达6.3312万,县域住院率达89%,正逐步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镇”的目标。
近年来,台山市不遗余力地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今年,广海镇中心卫生院家庭医生团队被评为江门市“最美家庭医生团队”,这是台山市唯一获评的家庭医生团队。据悉,广海镇中心卫生院于2016年末全面推行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目前,该院组建了26支家庭医生团队,为1.9万名签约群众服务,团队成员由全科医师、护士、乡村卫生站医生、公共卫生人员组成。家庭医生团队除了为签约对象提供建立健康档案、全科诊疗、健康追踪管理等基础服务外,还定期对行动不便的签约对象提供家庭病床和上门服务,让群众在家也能享受到医疗服务。
C交通区位优势凸显
融入珠三角“一小时黄金投资圈”
随着港珠澳大桥、江湛铁路的通车,加上建设中的深中通道和筹备建设的黄茅海大桥,不久的将来,台山市的交通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台山人的出行路线和方式选择将越来越多。
当前,台山市正在全力推进“交通大会战”,全面推进对外“三纵三横”骨干路网形成——纵向有广台高速、国道G240、新台高速,横向有中开高速、沿海高速、江湛铁路,畅通台山市内“毛细血管”,全方位融入珠三角“一小时黄金投资圈”,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台山力量。
目前,中开高速、台开快速路及龙山支线工程已开工建设,正在加快完成征地相关工作,协调项目业主加快施工进度;国道G240线台山大江至那金段改扩建工程、国道G240与凤凰大道连接线(凤凰大道西延线)一期工程、大冲线(四九至水步段)新建工程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落地,预计2018年底、2019年内争取相关部门完成土地审批,落实项目的投融资模式后可尽快开工建设;广台高速开平至台山段、黄茅海大桥等项目的线位走向、投入资金正在进一步研究中,台山市正密切跟进,争取及早推进落地;省道S273高铜线水步大道至东郊路段、开平水口至台山大江段(陈宜禧路北延线)也在有序推进中。
交通兴则百业兴。在交通区位优势的带动下,尤其是黄茅海大桥建成后,台山市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战略地位将更加突出,发展空间也将更加广阔。黄茅海大桥建成后将顺畅地连接上港珠澳大桥,台山市将成为通过港珠澳大桥后经高速通道抵达的首站地,这将对台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湾区开发建设起到极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台山市已在积极谋划通道经济——全力推进全域旅游,以“岛岸联动、精品串连”为抓手,做大做强精品景区,配套完善旅游设施,加快形成“一核两廊三片区”全域旅游格局,当好港澳居民旅游首站;对接广海湾建设,充分利用好土地、电力、水源、岸线等优质资源,努力将广海湾经济区建设成为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广深莞产业转移基地、大湾区人才培育中心;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结合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建设,提前做好布局谋划,积极推动港珠澳冷链、仓储、物流等产业集聚。
D消防治理水平提升
创建全省首个智能立体消防县级市
随着文明城市建设的推进,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作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其中,消防安全是不可或缺的内容。2017年底,台山市提出创建全省首个智能立体消防县级市的工作目标;今年5月,制定出台《台山市创建全省首个智能立体消防县级市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以“市有消防大队,镇有消防中援,村有消防基站”为总目标,在台山全市铺开建设城乡立体消防与应急救援体系,全面提升城乡应急管理工作水平,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目前,台山市内已建成16支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313个村(居)微型消防站,配备专职队员129人、微型消防站专(兼)职人员2878名,形成了总人数达3000余人的乡镇救援常备力量,织密微型消防站点网络,实施“片、组、站”三级联动作战单元,划分北、中、东、西及川岛五大片区68个组区,实行“市、镇、部门”联动。今年清明节期间,台山市发生山火45起,各镇组织微型消防站和专职消防队联合作战,做到了火灾处置“灭早、灭小、灭了”,有效提升了城乡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
如今,台山市市、镇、村三级全面抗御火灾和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新格局已初步形成,并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消防治理工作正逐渐走进智能立体化时代。随着城乡立体消防与应急救援体系的全面铺开建设,这一保障群众安全的亮点民生工程,将为台山人民创造一个舒心、放心、安心的社会环境。
E防减救系统全面升级
打造全省最先进县级应急指挥平台
今年11月6—7日,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雅鸣在台山市调研时,对“十合一”防减救综合指挥系统给予高度评价——该系统有效打破各部门、各系统数据间“蜂窝煤”式壁垒,实现防灾预警、指挥决策、应急保障等业务协同,通过“互联网+防减救信息”模式,在系统上即时完成信息交换、指令下达,节省了大量时间,为应急抢险工作赢得主动;建议广东省气象部门做好经验总结,在全省推广学习台山经验。
该系统是台山市委、市政府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思路,整合职能部门工作信息,着力构建市、镇、村三级指挥体系,打造的全省最先进的县级“十合一”防减救应急指挥平台,主要具备四大特点。
打破壁垒,全面汇总。接入水文、气象、公安、城管、旅游、国土、海渔、住建、环保、教育部门的业务系统,可即时掌握船舶实时定位、环保污染监控、水库实时水位、中小学校情况、地质灾害隐患、旅游景点管理、气象观测预报等多项信息,为党委政府分析形势、作出决策提供迅速、科学、全面的信息参考。
反应及时,高效协同。通过“互联网+防减救信息”模式,信息交换、指令下达直接在系统上当即完成,改变以往“上报材料—三防综合—领导批示—转达执行”的“往复式”指挥方式,节省了大量时间,有利于赢得应急抢险的工作主动。
具体到人,调度有力。在搭建信息综合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一键通”手机终端,配备云端数据、信息通报、现场连线、技术预测、实时通信等多种功能,为每位安装手机终端的工作人员提供具体指引和工作参考,各级指令可以通过短信和手机终端下达至责任人并动态跟踪执行进度,形成自上而下、调度有力的防减救工作体系。
方便群众,为民利民。在整合部门业务数据的同时,综合了中小学校停课、道路通行、旅游景点开闭、公共交通运行等便民信息,相关部门、镇(街)在掌握后即可安排发布,有效引导公众活动、维持社会秩序。下一步,台山市还将结合政务信息公开等工作,研发“一键通”手机终端的普及版本,所有应急知识、热点信息、紧急发布均可第一时间发送至群众手中,把“一键通”变成“台山通”,让每个人都成为防灾减灾的行家里手。
F城区环境持续优化
群众分享发展成果
台山市城区中山路、县前路,是让许多台山人记住乡愁的地方之一,经过活化提质亮化,这里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今年,台山市继续实施城区旧街改造活化工程,包括台城环城南路、通济路、革新路、正市街和南门路综合整治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按照“修旧如旧”原则整治沿街建筑外立面,改造市政路、人行道、绿化带等。目前,环城南路示范段已完成改造。
同时,为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台山市委、市政府计划对石化山公园升级改造,打造集生态、人文、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重点建设“一山、一湖、一园、一街”——“一山”即石化山,增设东南西北四个入口,串联各条登山路径;“一湖”即石化水库,增加观湖平台,完善环湖步道;“一园”即园中园,建设藤博园、石博园、亭博园等特色园区;“一街”即环北大道文化老街,将影剧院、少年宫、图书馆等文化建筑用“花树小道”串联,打造城市文化枢纽。
此外,台山市提出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东方桥头、河滨公园及台合“花树小道”要争取春节前投入使用;街头公园、气象公园等新建休闲场所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施工、高速度建成;石化山公园、塔山公园、人工湖等现有公园要加快改造提升,彰显公园特色,展现新的魅力,让市民重拾美好记忆;环北大道文化老街要尽快完成改造,打造开放空间,展示升级效果,让群众共建共治共享优质资源,充分感受城市文化底蕴。
现在的台山,城区水清了、公园多了、城市绿了、乡村美了、营商环境好了,人居环境更优了。台山市正站在新起点上,以宜商宜居、宜业宜游的多元化城市发展格局阔步前进,奋力谱写振兴发展的新篇章。
文/杨光明
图/陈素敏陈方欢
新闻推荐
广州市科协向陈新滋颁发了“广州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聘书。陈新滋认为,对人类生活有帮助的科研才是有意义的科研。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