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规划》草案预测,至2035年全市常住人口达600万—700万人 人口增长将带动房地产发展

江门日报 2018-12-06 12:35

《总体规划》指引江门房地产的发展方向。

11月27日,《江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草案正式公示,引发广泛关注。

受访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总体规划》依托大湾区的发展、城市定位,为江门的城市版图发展、人口规模、产业布局和重大交通设施作了中长期规划,将对房地产行业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中,人口规模及交通规划等是重点。

至2035年全市常住人口预测达600万—700万人

《总体规划》提出江门的发展定位为中国侨都、海丝节点、粤港澳大湾区西翼枢纽门户城市、岭南生态儒城;总目标为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强市、华侨华人交往窗口城市、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滨海生态宜居城市。

美智地产总经理汤建军认为,城市发展定位影响江门的城市价值和投资潜力,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西翼的枢纽门户,预示着江门的置业客群辐射范围也在扩大。

《总体规划》提及,2017年市域常住人口约456万人,国土开发强度约12.5%。江门中心城区现状城乡建设用地约221平方公里。

城市规模方面,至2035年全市常住人口预测达600万—700万人。未来全市建设用地控制在土地面积的20%以内,确保蓝绿空间占土地面积的80%以上。未来将蓬江、江海及新会和鹤山的中心城区协同打造成500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市。

恒大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指出,房地产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显而易见,人口持续流入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长期动力。

汤建军认为,人口增长将带动房地产发展,人口的扩容直接影响房地产市场需求容量的增长。由《总体规划》计算,18年间,江门人口增长144万—244万人,平均年度增长8万—14万人,表明房地产的需求仍有序增长。

《总体规划》是江门房地产未来一二十年发展的风向标

《总体规划》提及,区域统筹: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探索区域合作新模式;市域:落实“三区并进”发展思路,以交通设施建设引领城市发展,构建“两心两带六组团”的市域空间格局;中心城区:主要为扩容提质,重点建设滨江新区、枢纽新城、科创新城、人才岛等区域。

“根据相关产业布局,新增人口主要集中在蓬江、江海、新会和鹤山等地区,其中又以蓬江的滨江新区、新会的枢纽新城、江海的科创新城以及潮连人才岛等区域为主。这为江门未来房地产布局指明了方向。”江门地产智库成员、楼市分析师冯景全认为。

“《总体规划》是江门房地产未来一二十年发展的风向标。”业内人士李先生认为,“根据广州、佛山等城市的经验,新区规划再次强化后,配套会逐渐完善,发展得速度也会比较快。”

汤建军认为,区域发展的方向代表了房地产重点发展的方向,例如鹤山中心城区的崛起,未来将和蓬江、江海以及新会协同打造成500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市。这体现了两个要素,一是城市功能的升级,二是人口的集聚和增长,两者均反映了片区较好的发展前景。而针对中心城区领域,重点打造的滨江新区、枢纽新城、科创新城、人才岛等区域,也将是未来的置业和投资热点。

合璟华富地产总经理黄锦康表示,总体规划对房地产没有太多直接利好,但有间接利好,购房者可以参考《总体规划》,提前关注适合自身需求的板块。

交通改善、产业发展将提升片区房地产价值

《总体规划》还重点提及交通网,坚持公交优先,全市形成“3(高快速铁路)、3(普速铁路)、4(城际轨道)、7(城市轨道)”的轨道交通体系、“两主三辅多点”枢纽格局、“五横五纵二联”的高速公路网络,实现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可达,市域城市组团之间45分钟可达,中心组团半小时可达。

“交通的发展对整个城市格局的影响较大。”汤建军进而讲到,从细处看,将利于片区基础设施的改善,完善公共配套,提升片区的房地产价值;从大处看,交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城际之间的联通性,提高生活便利度,利于产业的发展,最终带来人才的集聚。另外,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也有望成为下一阶段房地产发展的方向。

产业平台方面,优化“1+6”园区产业布局,高水平建设江门人才岛与五大“万亩园区”、中心组团西部产业园区重大产业发展平台,形成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1+6”“5+1”的产业发展格局。

汤建军认为,产业的健康发展会带来经济的增长和人才的集聚,因此无论是“1+6”“5+1”的产业发展格局,还是本次《总体规划》首次提出的鹤新产业组团,均体现了房地产在产城融合中的发展空间。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周春锋

新闻推荐

书记邀你品红茶鹤山农业品牌闪耀江门农博会

在第六届江门市农业博览会上,中共江门市委书记林应武(左二)邀请市民共同品尝鹤山红茶。南方农村报讯“来,我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