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路石”周志威养路30余载 路好了,与家人团聚更容易

江门日报 2018-10-30 08:21

交通变好了,周志威(左二)也能抽空陪陪家人了。(图由受访者提供)

我叫周志威,一名共产党员,现任江门市市区公路局养护中心外海道班班长。1981年8月至2002年12月我在新会公路局工程队工作,2002年12月至今在市区公路局养护中心工作。从事公路行业30余年,是一块江门道路建设的“铺路石”,见证着改革开放以来江门公路建设的发展。

整理/江门日报记者胡涛

投身公路事业30年从用人力到用机械

我刚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是1981年,原先是在新会公路局,那时江门城区还很小,新会包括了现在新会区及杜阮、荷塘、棠下、礼乐等乡镇,我们是较早批次进行公路规范化建设的公路人。

改革开放这些年,江门市公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我们刚工作的时候,公路还是土路基公路,即是泥路,连硬化的路面都没有,更不要说现在的沥青路面了,下起雨来坑坑坑洼洼,严重影响了正常出行,一直到90年代才出现了硬化的路面。

那时候我们的工作除了正常的养护道路外还需要进行道路、桥梁的建设。刚工作的那几年,其实公路的养护技术并不怎么先进,就算是清扫也全是靠人工,铺路的机械也少得可怜。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变化就要算养护机械以及养护工艺的变化。以路面修补坑槽为例,以前是纯手工作业打凿,使用的沥青要放在加热釜中用柴火加热,再加入沙石用铁铲搅拌,这种土方法我们叫做“炒沥青”,不仅沥青混凝土产出量小,修补速度跟质量也不佳。而且那时候因为要加热,所以周围的环境温度特别高,我们是和沥青一起被烤着的。

现在不一样了,一大批小型机械减轻了人力负担,小面积的沥青路面修补,我们使用冷补混合料,无需加热直接使用,快速有效,大面积的罩面,我们有专业的拌和设备生产沥青混凝土,有现在化的铣刨机等机械辅佐作业,养护质量和效率大大得到了提高,虽然沥青温度也很高,但是总体的工作环境有了很大的提升。

以前路不好

一个月难得回一趟家

在改革开放早期的时候,因为交通非常不方便,路不好走,交通工具也极为缺乏,我经常要好几个月才能回一趟家。特别是离开江门做事的时候,除非有顺道的车,不然一个月难得回一趟家。

自己在公路行业工作了这么多年,其实对家人还是感到愧疚的。以前修路没办法常回家,所以家里就总是只有妻子一个人。后来交通逐渐变好了之后,养护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路抢险常常需要加班,或者在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的时候,要留守值班或者抢险,可以说,在天气最恶劣时,我都是和同事们一起在公路前线坚持奋战。作为一家之主,我是不及格的,是我的妻子在后方默默替我打点照顾好这个家,做我坚强的后盾,让我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投入工作。但我知道她这些年很辛苦,但她一直没有说,就是默默支持我。如果没有她的理解与付出,同样也没有今天的我。我特别感谢她对我以及这个家的付出。

改革开放以来,江门的公路发展越来越快,现在就不会出现以前的那种情况了,起码能够每天回家,偶尔抽空陪陪孩子,可以说,这40年来交通变好了,江门人更容易团圆了。

看到市民平安出行

再苦再累也值得

2002年,我被分配到市区公路局参加养护工作,至今已经整整16年,而在公路部门最基层的公路养护岗位上则干了30多个年头。我先后获得过江门市公路局优秀共产党员、公路养护岗位标兵、广东省公路养护管理模范养护工、南粤公路红旗飘扬百佳人物等荣誉,获奖证书快30本了。

我现在是江门市市区公路局养护中心外海道班班长,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自己负责的区域进行道路养护。回首过去,除了养护工作的改善,交通水平也提升了。最初的省道只是双向两车道,然后是双向四车道,随着技术的发展,沥青路面依据更优异的特性逐步替换了水泥路面。

以前只是平面交通,现在看我局管养的江门大道,是江门市第一条快速公路,不仅仅只是平交路,还有隧道、下沉式立交、高架跨线桥,多种道路形式交汇在一起,主线双向八车道、辅道双向四车道,道路通行速度也越来越高,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公路。

我觉得工匠最满意的东西应该是自己的作品。在江门公路规范化建设时期,我参与了一批公路、桥梁的建造,目前大部分仍在正常使用,服务于万千市民。现在从事公路养护得工作,主要任务就是检修病害公路,保证江门市市区省道的正常工作。每次看到广大市民从我造过的桥、修过的路上经过,平平安安出行,安安稳稳回家,心中就有一种自豪感,就觉得自己再苦再累也是值得,这是我这辈子最满意的事情。

新闻推荐

从取得不动产权证到施工许可证不到10天 总投资10亿元四方威凯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跑出新会投资项目审批新速度

10月26日,新会区举办投资项目动工建设攻坚会议暨三季度“两看两比”活动。南方日报记者杨兴乐摄10月26日,新会区召开投资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