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博物馆收藏了“中国的蒙娜丽莎”
油画“木美人”。新会区博物馆供图
扫二维码
看直播
穿低领汉式襟衣,梳着高耸的发髻,戴有抽纱类盖头,细细一看这两个“美人”却是鹅蛋脸,鼻梁高挺,眼窝凹陷,立体感很强,有明显的欧洲人特征。这里描述的是新会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油画“木美人”。
近日,由江门市博物馆、江门五邑联合博物馆与南方日报社江门办事处合作推出的《江门宝藏:南方+带您在侨乡寻宝》走进新会区博物馆,对入选“我最好奇的十大侨乡宝藏”的油画“木美人”进行直播,向公众介绍“木美人”的历史与文化故事。
采写:张泳渝
通讯员陈灵宁
众多未解之谜待解答
油画“木美人”,原供奉于司前镇天等村的天后庙,于1958年移交新会区博物馆收藏。笔者在现场见到,画像长160厘米,左右相对,因受过烟火熏烤,已经看不出服饰的颜色,但面部保存较完好,画像眼神生动。
这幅油画有着动人的传说。相传,在明朝洪武年间(1368至1398年),福建省莆田县有一位无依无靠的老人,以卖酒为生,热情好客。一天,一位常来老人酒铺喝酒的道士,在老人的门板上画了两个美人像,并嘱咐老人每天用竹叶蘸水酒洒在画像上,预言七日后将有奇迹发生。
老人依道士所说的照办,第七天早上,画像中的美人竟从门板上走出来了。她们白天帮助老人操持家务,晚上就返回画中,一老两少如同父女一般。美人的美貌引来了县里一名地痞的垂涎,他诬告老人拐卖人口。
事情便闹到了县衙。审案时,得知真相的县官起了贪念,强夺美人像,但任其千呼万唤,美人始终不走出画像。后来,县衙失火,屋物俱焚,但烈焰烧至“木美人”画像时即止,“木美人”无损。之后,美人像被当时在莆田县任教谕的新会司前人李仕升所得并带回家乡,供奉在天后庙里。
“油画"木美人"到底是哪一年完成,出自何人之手,目前还没有准确的说法。”新会区博物馆藏品部主任谭光辉介绍,“至于为何经历火灾而没有被烧毁,为何会被供奉于司前镇天等村的天后庙,我们都没有准确的结论。由于年代久远,并且缺乏相关的史料记载,"木美人"身上仍有很多谜题需要我们解开。”
见证东西方艺术交流
近日,油画“木美人”应邀赴北京,参加国家博物馆的“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的中西文化交流专题展览。它作为压轴,与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收藏的木板油画作品《沐浴中的女人》放在一起,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
“木美人”面露微笑,和著名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有异曲同工之妙,被称为“中国的蒙娜丽莎”。据谭光辉介绍,这两幅画都是对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使用精确与含蓄的表达方式,以达到神韵之境。
油画“木美人”早已名声在外。据记载,百年前佛山秋色大会想借其展出,需付5万两银保单。2012年中央电视台的《国宝档案》播出过《木美人》的纪录片。为何“木美人”备受关注?谭光辉给出这样的回答,其一,油画“木美人”是绘画在门板上的油画,为两个左右相对的女子形象,在国内比较罕见;其二,“木美人”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也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新会区博物馆馆长黄炳壮介绍,“这幅画可能是当时到中国的传教士的作品,也可能是传教士培养的中国学生的作品。无论是哪种观点,都见证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新闻推荐
从收资料到发证 仅需1小时 不动产新会分中心“绿色通道” 实现办证立等可取
江门日报讯(记者/林润开通讯员/邱岳华)近日,广东四方威凯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和江门道氏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到不动产新会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