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曾战斗在敌人心脏(修改稿)
在热播一时的谍战剧《潜伏》里,共产党员余则成和翠平夫妇在隐蔽战线并肩战斗的感人故事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70多年前,在肇庆,有一对革命伉俪经历过真实版的《潜伏》,其中事件里的女主人公最终为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就是打入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中枢电台的共产党员陈铮郞和他的妻子李惠中。
陈铮郎是广东省四会大沙人,1910年生,他自幼随父亲到广州生活。1928年,陈铮郎在中山大学附中毕业后,考入广东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无线电训练班学习,次年夏季毕业。曾先后在国民党军队电台任中尉报务员、中校台长之职。1939年5月,陈铮郎升任广东省政府第三电台台长(驻地肇庆),期间开始与中共党员秘密接触,思想大有进步。他多次机智掩护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并在生活上提供方便。
李惠中出生于1923年,是广东鹤山人,李氏家族是当地的官宦之家、名门望族,李惠中的叔祖父李磊夫曾担任国民党中央委员、广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队司令。李惠中童年时代的生活丰足优厚,在别人眼里,她就是一个衣食无忧、万事不愁的“富家千金”。
1939年李惠中在四会中学读书。1940年初,17岁的李惠中被家人送往肇庆师范学校就读。当时,广州已经沦陷,肇庆成为抗战前线,抗日的烽火燃遍西江两岸。李惠中在校期间,接触了大量进步书籍并被书中热情洋溢、充满战斗气息的文章感染,于是瞒着家人参与进步活动。
在肇庆师范学校读书期间,李惠中认识了时任广东省政府第三区电台台长的陈铮郞。这时的陈铮郞经同乡人、中共党员陈德介绍,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利用自己的便利身份为中共西江特委工作,有段时期,陈铮郞的家成了西江特委的秘密联络点。在陈铮郞家中,李惠中先后结识了刘田夫、梁嘉、梁威林等一批共产党员,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的熏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热心参与。对陈铮郞,李惠中也从敬佩到爱慕,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1940年年底,李惠中不顾家人反对,与比她年长13岁的陈铮郞结为夫妻,并一度改名为李雪,正式与自己的家庭决裂,毅然踏上了革命道路。
1941年2月,陈铮郞调任国民党广东省政府战时通讯第三组组长,携李惠中前往广东省战时省会韶关赴任。当时,中共粤北省委领导机关也设在韶关,并在南雄县建立了秘密电台。由于日寇的严密封锁,中共地下党的电台所需各类物资极其缺乏,通讯工作严重受阻。陈铮郞根据省委的指示,将战时通讯第三组的物资秘密调出,经李惠中转交给粤北省委的地下交通员,然后送往南雄。从这个时候起,粤北省委地下电台小到电池、大到手摇发电机,以及极其稀缺的真空管、变压器等配件,都能及时得到补给,通讯工作也恢复正常。
1942年年初,陈铮郞升任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中枢电台台长,直接负责广东省政府与重庆国民党中央政府之间的联系。这一时期,国民党广东省政府的中枢电台实际上已牢牢掌握在中共粤北省委手中。李惠中与陈铮郞密切配合,战斗在敌人的心脏,为党组织送出了大量情报。
日军偷袭珍珠港后,太平洋战争爆发。为解救滞留在香港的国民党中央委员、银行实业家、文化名人,重庆国民政府应各方要求,加派航班将他们抢运到内地。期间,《大公报》揭露了孔祥熙的二小姐从香港包机,运载家具、保姆、洋狗飞返重庆的丑闻;并报道了文化界许多知名人士买不到机票滞留香港不能返回内地的消息,国民党的腐败激起了民众极大愤慨。在中山大学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中山大学积极响应西南联大发起的要求惩办孔祥熙、没收其财产充作抗战经费的“讨孔运动”。1942年2月,国民党中央教育部部长陈立夫以中山大学爱国学生开展“讨孔运动”为借口,通过中枢电台密令国民党广东省政府抓捕中大地下党员。陈铮郞获取这一情报后,迅速通过李惠中将情报火速转报给粤北省委,待粤北省委通知中大地下党采取相应措施后,才将电讯送给广东省政府。由于陈铮郞夫妻传递情报及时,陈立夫秘密布置的有关逮捕中大地下党员、镇压中大民主运动的阴谋未能得逞。
这一时期,李惠中也积极向组织提出入党要求,考虑到李惠中的特殊身份,且为了革命工作需要,粤北省委要求李惠中暂时以非党员身份开展工作,待时机成熟再接纳她入党。李惠中听从组织安排,继续以党外人士的身份与陈铮郞并肩战斗,勤奋地为党工作。
1942年5月,设在粤北的中共广东省委遭敌人破坏。为避免暴露身份,按照上级组织的部署,陈铮郎借故离开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中枢电台,转移到私营公司从事商业电台运作,李惠中也随同前往。次年7月,按照党组织的指示,夫妻俩返回四会大沙老家隐蔽。期间,夫妻俩还在难童收养所工作过一段时间。
1944年11月,中共西江临时工委为了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决定恢复四会党组织的活动,成立了以陈德为书记,黄显声、陈铮郎为委员的中共四会县委员会。
1945年2月,在西江临时工委的指挥下,四会县委在黄岗、安平、大沙等地组织民众参加武装起义。不久,四会与广宁的起义队伍共同组成西江人民抗日义勇队,陈铮郞任四会大队参谋长,李惠中担任交通联络员。在西江人民抗日义勇队里,陈铮郞和李惠中勤勉工作,深受战友们的爱戴。
虽然此时仍处在国共合作的抗战时期,但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虎视眈眈,不断制造摩擦。1945年5月,李惠中按照上级指示,前往粤中地区传递一份重要情报,完成任务后在返回游击区时被国民党反动当局逮捕,关押在广宁监狱。因为李惠中的特殊身份,国民党反动当局在逮捕她后如获至宝,软硬兼施,逼迫她说出游击队的内部情报。各种各样的诱惑和严刑拷打都没能让李惠中屈服,她咬紧牙关,自始至终没有透露党组织的任何秘密。
朝鲜籍共产党员金波此时也关押在广宁监狱,金波后来出狱后写文章回忆,李惠中在狱中仍然坚持与一同被捕的共产党员陈广华、吴春良等人讨论马列主义和时局,并利用一切时间向狱友宣传党的政策、传播马列知识,被称之为监狱中的“马列教员”。
1946年2月3日,农历大年初二,国民党反动当局见李惠中始终不肯屈服,下令将她与另外两名共产党员一起杀害。李惠中牺牲时年仅23岁。
李惠中牺牲后,陈铮郞忍住悲痛,继续带领四会大队转战四会、广宁,后来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电台训练班教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铮郞被任命为中共西江地委新闻电台台长。1950年8月,根据组织的安排,陈铮郎返回四会,先后担任大沙镇工商联主委、四会工商联副主委、主委等职,1968年逝世。
1949年后,李惠中被四会县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在她的母校四会中学的校史馆里,至今还陈列着她的事迹。陈铮郞和李惠夫妇战斗在敌人心脏里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学子奋发进取。陈铮郞和李惠夫妇和许许多多曾经在隐蔽战线战斗过的英雄们一样,永远被人们铭记。
参考资料:《四会英烈传》《四会文史》
新闻推荐
鹤山市博物馆镇馆之宝 首次公开亮相 这件大明宣德年制铜熏炉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例证
大明宣德年制铜熏炉。鹤山市博物馆供图扫码查看更多直播内容小小铜熏炉,不仅是日常生活用具,也是供奉的主要香器。在鹤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