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公园景观雕塑为何受到市民钟爱?雕塑主创者廖万春: 以雕塑为形,让“爱”汇聚江门
爱国爱乡
善孝为先
仁爱敬义
自6月2日江门市爱心公园正式开放以来,公园内新增的18组爱心雕塑成为了江门市民微信朋友圈中的“常客”。爱心雕塑为什么获得市民“宠爱”?日前,园内景观雕塑主创者、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廖万春接受南方日报专访,讲述爱心公园中“爱国爱乡”“仁爱敬义”等爱心雕塑的诞生之路,解读爱心雕塑中那些鲜为人知的深刻涵义。
撰文:郑琦摄影:南方日报记者杨兴乐
根植侨乡,寓“爱”于园
以“爱”为主,根植侨乡本土,这是爱心公园的主题,也是廖万春设计理念的核心。
2017年,江门市文明委提出要建设“爱心公园”。“接到任务后,我们团队根据"爱"这个主题进行了"头脑风暴"。”与此同时,廖万春团队多次到公园实地走访,与来自省内外学术界、侨乡文化界、艺术界、党史研究、文化创意等多位专家学者进行探讨。从设计方案提出到最终定稿,历时约四个月。
“"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艺术创作讲求形色结合。如何通过具象的艺术作品表现抽象的情感,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廖万春说道。
在他看来,认知“爱”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爱”这个汉字的演变和衍生,对“爱”进行解读。“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最终决定在卷轴上,呈现古往今来各种不同书体的"爱"字,作品"百爱荟萃"由此诞生。市民在进入爱心公园后,便能够立刻从字面上了解爱,感悟爱。通过文字的演变也说明了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爱心公园必须体现江门的城市特色和文化底蕴。在设计过程中,廖万春深植本土,将侨乡文化与艺术作品相融合。如作品“古琴声韵”上,印刻着选自现存新会的《古冈遗谱》中的古琴曲《双鹤听泉》。在作品“善孝为先”上,廖万春选取了侨乡本土文化名人、明代大儒陈白沙先生所作的《慈母石歌》,歌颂了母慈子孝的诚挚亲情。陈白沙的另一作品《忍字赞》,则被印刻在不远处的“仁爱敬义”上,向世人阐释“仁爱”的传统思想。
“小孩子抱着新会的茅龙笔在卷轴写下"敬义"二字,这是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众人都能明白。但这个作品还有更深一层寓意。”廖万春说,“仔细留意边上砚台中的那一团墨汁,其实它的形状正是江门市的行政版图,寓意江门是一座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要用江门的文化来谱写爱、传递爱。”
形色结合,以“爱”围城
“入乡要随俗。”爱心公园依托元宝山体育公园而建。作为后来者,廖万春的爱心雕塑必须与公园原本的规划布局相融合。
“色彩上,在迎合园区整体环境特点的同时大胆地运用了红色,通过色彩体现作品本身的寓意。”廖万春说,“从整体的造型风格上来讲,为了迎合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程度市民的观赏需求,我们在创作时打破了作品的单一性,抽象与写实结合,夸张与写意并存。”
另一方面,廖万春也通过选取不同材质进行艺术表现。比如作品“古琴声韵”,选用了一块材质比较粗犷的石头来雕刻,而“爱国爱乡”的外围则选用了镜面材质。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二次创作,对每件作品的摆放位置、朝向、观赏角度等进行反复推敲和琢磨。”经过多番实地调查后,廖万春根据公园原本的地形以及景观基础进行了场景打造,最终决定将18组爱心雕塑沿环形绿道摆设。“沿着环形摆放,寓意江门以"爱"围城,也体现了江门这座城市的包容和团结。”
在环形绿道的每一个重要节点上,廖万春也做了精心的设计。“如果说"爱心之门"是一篇文章的标题,那市民进入爱心公园后看到的第一件作品——"爱国爱乡"则是引领全文的导语,蕴藏了江门侨乡文化的精髓。”
爱心公园的东面入口,在作品“大爱无疆”中,廖万春用翱翔蓝天的白鸽比喻五邑海外侨胞,虽在海外奋斗拼搏,但一直心系家国故乡。在北面入口,廖万春则摆放了寓意互相扶持的“随手捐”。“希望通过这个作品呼吁整个社会行动起来,要有奉献精神。”廖万春说道。
从形象的趣味性,易传达性出发,通过简约生动的造型,简单的色彩,浅显易懂的画风,让雕塑作品更加新颖且老少皆宜。整个公园不论从“形”“色”,还是情感表现上,都给参观游览的市民带来不一样的新鲜感。
与“爱”互动以“形”促“行”
“快来看!原来这不只是雕塑,还是可以坐的椅子。”在“爱的旋律”前,市民张小姐和李小姐齐齐惊叹道,“在公园里走累了,还能坐下来休息一下,真的不错。”
如此别致的“音符椅子”雕塑,设计灵感来自哪里?廖万春解释:“"爱的旋律"象征着西洋音乐,而前方的"古琴声韵"则代表着我们传统的民族音乐。在侨乡大地,两者交流碰撞,又互相融合,便产生了洒落在这座城市中的美妙"音符"。结合周边环境,我们将"音符"设计成休闲椅,吸引市民在此处停留,在休息的同时可以零距离接触艺术,与其交流对话。”
在其它雕塑作品上,廖万春也设计了不少互动环节。在公园一角,廖万春以六面魔方为载体,印上“文明江门”公众号平台的二维码,游人步行至此时可以进行扫码互动,传递爱心,共建文明。而在半山腰上的"伉俪情深"中,廖万春设计了“锡婚”“瓷婚”“金婚”等拍摄景墙,市民可以携带自己的爱人到此拍照,留下珍贵回忆。一系列的爱心雕塑作品不仅为人们的生活环境增添了色彩,也为他们带来了新颖的体验。
“艺术作品不只是一个摆设,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最高境界就是与人互动。”在他看来,爱心雕塑可以通过材质、空间、造型等元素与受众进行交流,使作品与受众之间产生情感纽带。
“如今,很多人更多是把"爱"挂在嘴边。”廖万春表示,希望通过爱心雕塑这种艺术语言,以“形”促“行”,启迪更多的人加入爱心行动,以艺术作品为载体,让“爱”能够潜移默化地感悟众人,把爱都汇聚在江门这座城市。
通过打造爱心主题公园的形式,将过去说教式、灌输式教育向文化熏陶、感性共鸣、理性思考、寓教于乐、自觉接受等新方式转化,市民在生活、娱乐和休闲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真正让爱融入市民生活。如今,爱心公园已成为传递爱心、传递文明的靓丽风景线。
■廖万春简介
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雕塑家协会会员,曾多次荣获全国城市雕塑设计大奖。曾主创设计了白水带法治公园、蓬江区法治公园、新会区法治公园、鹤山市核心价值观公园等多个项目。
■雕塑作品欣赏
爱国爱乡
爱国爱乡是江门侨乡文化的精髓。以古典祥云造型承托大型爱心,镂空的碉楼象征五邑侨乡,寓意侨乡文化是在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结合近现代人类文明孕育而成。与爱心相连的飘逸流云,象征家国情怀凝聚着每一位海内外五邑人。
善孝为先
孝,是儒家文化家庭价值观的核心理念。陈献章(1428—1500年),明代著名学者,广东新会白沙里人,世称白沙先生,主张学贵知疑、独立思考,创立形成自成一体的学派,史称江门学派。《慈母石歌》为陈献章在母亲离世后所作,如泣如诉地细说父母恩情,感人肺腑。景观设计粉墙黛瓦,古朴大方,折扇舒展,寓意无穷。
仁爱敬义
仁爱为人事之本,人道之极。敬义就是要将仁爱的价值理念立意为中华传统文化之基石。陈白沙是岭南杰出书法家,其茅龙笔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独树一帜,堪称一绝。背后的《忍字赞》为茅龙行书,是陈白沙70岁时作品。该诗蕴含的忍让箴言,从理学角度阐释仁爱的传统思想和敬义的传统爱心文化。
新闻推荐
江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获得国家督查激励,有经营者表示 “与政府打交道更方便了!”
江门高新区去年率先完成县级“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抽查文/图羊城晚报记者陈卓栋彭纪宁通讯员谭耀广办理食品经营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