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救助站按照高于社会面防控标准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落实“五有”确保救助站无疫

惠州日报 2021-06-17 08:19

为到市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的人员检查身体、测核酸。惠州日报记者游璇钰 通讯员刘惠雄 庞菁 摄

面对仍然复杂和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惠州市民政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努力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果断部署、加强监督,按照高于社会面的防控标准积极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该局下属机构惠州市救助管理站(以下简称“市救助站”)作为一线基层对外窗口,充分认识到疫情防控中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自疫情发生以来积极采取多项有力措施,确保救助机构零疫情。

严格源头管控强化入站排查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市救助站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严格做到“五有”,即有制定机构防控指南、有完善疫情防控管理制度、有配备适量防护物资储备、有属地医疗卫生力量指导支持、有隔离场所和转运安排准备等措施。

众所周知,救助服务机构中的老年人、儿童、流浪乞讨人员等都属于易感薄弱人群,是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为此,市救助站专门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安排专人收集整理最新疫情风险信息,及时根据公布的中、高风险地区名单,调整受助对象排查范围和管理等级,坚决守住“民政服务机构不发生疫情”和“困难群众不因疫情影响而挨饿受冻”两条工作底线。

从源头上,市救助站严格落实“一测二询三隔离四检测”防控步骤,对入住人员问活动轨迹、问接触人群、问身体状况,开展核酸检测,实施单独隔离等差异化精准防控措施。对来站访问或救助人员第一时间测体温,发现发热、干咳、气喘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的,立即报告当地防控指挥办,在做好个人防护情况下,转送至定点医院就诊并做好消毒工作。同时,严格信息查询登记。在完成体温检测的基础上,认真查验到站人员“健康码”和“行程卡”,并做好信息登记和风险区分。对无法出示“健康码”和无法提供14天旅居史的求助对象,列入高风险人员管理。

分区分类管理入站受助人员

“凡是入站接受救助的受助人员,都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市救助站负责人说,该站对新入站住宿受助人员进行分类管理,求助人员核酸检测结果未反馈前,不得与原有受助对象混居。

同时,市救助站严格按照“人、物同防”,要求求助人员的所有随身携带物品不得带入受助区域,交由救助站消毒后统一保管;对求助人员佩戴、使用过的口罩,在进入隔离区之前按照医疗废弃物处理。

该负责人表示,该站每日均有安排专人对工作人员及受助人员进行早晚两次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的人员,及时就医排查,并按要求做好上报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流浪乞讨人员接触人群较为复杂,市救助站站内划分为若干区域,包括接待区、隔离区、救助区和工作区,隔离区和救助区实施封闭式管理,区内工作人员实行轮班制度;接待区和工作区在落实防疫要求的基础上,对新入站住宿受助人员实施分类管理,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及时开展2次核酸检测,实行14天单独隔离措施,并及时向防控指挥办报告;来自低风险地区的人员在完成核酸检测并确定为阴性后,可不再隔离居住。

市救助站尤其注意日常清洁卫生,及时换洗受助人员衣服被褥;保持生活区域干燥通风和整洁干净;对受助人员住宿区域、食堂、洗浴间、厕所等场所每日进行清洁消毒,防止传染源滋生。在饮食安全方面,把控好食品采购环节,不购买冷冻(藏)食品。

暂停跨省送返,慎终如始把好每一关

为减少人员流动,市救助站近期已暂停了特殊困难救助对象跨省送返工作。对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受助人员主动要求离站的,离站前进行一次疫情防控宣教和健康注意事项提醒,且不得流入中高风险地区。

工作人员管理方面,该站全体工作人员每7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截至今年6月6日,已做核酸检测的服务对象1026人次,工作人员787人次,全站已有77名工作人员完成新冠疫苗接种,疫苗接种完成率为100%。同时,提醒干部职工减少外出,与他人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业余时间不聚集、不扎堆,不到人流密集场所活动,要求如无必要,不离惠、不出省。

来访人员方面,要求戴口罩,落实体温监测、查验健康码等基本防控措施,并严格做好来访登记。“为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我们落实24小时专人值班、领导在岗带班制度及应急处置机制,同时加大站内服务巡查、安全检查频次并做好记录。”该站负责人说,通过落实应急处置预案和演练,能确保救助站及时依照预案开展应急演练,确保遇到特殊情况及时发现、迅速上报、妥善处置。

惠州日报记者游璇钰 通讯员刘惠雄 庞菁

新闻推荐

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风险提示 警惕以养老为名 的诈骗套路

近年来,银发经济引来众多投资者的眼光。可在一些人眼中,所谓老年人的钱好赚,只是因为老年人好骗。他们不是通过提供更好的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