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天地 意趣盎然马荣篆刻艺术探微

东江时报 2021-04-29 11:29

马荣近照。

《菩萨婆诃》(篆刻)

《快乐》(篆刻)

《抱璞堂》(篆刻)

《受想行识》(篆刻)

《登云桥》(篆刻)

《宁静致远》(书法)

《伯庸》(篆刻)

《富强》(篆刻)

《终始如一》(篆刻)

书法家简介

马荣 号伯庸,1972年出生于江苏句容。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上元雅集成员、南京印社社员、中国道教协会道家书画院委员、古循书院艺术家。

一枚直径不到3厘米的石料,一支如钢笔长的刻刀。马荣操起刻刀,端详片刻后一刀刀凿下去。几分钟过后,一枚刻有“大吉”的印章便大功告成,字迹粗细相谐,字间疏密有致,风格朴茂古拙。在接受采访时,马荣即兴创作了这件篆刻小品。

事实上,在篆刻艺术上颇有斩获的马荣,最先是研习书法的。有一天,他突然发现,篆刻的方寸天地对于自己的吸引力更胜过书法,于是他转而“以刀为笔”,用一枚枚小小的刻刀去探微篆刻的大千世界。

先学齐白石 继攻汉印、秦印

踏入印坛,马荣最先研习的是齐白石篆刻。齐白石篆刻变书法虚实为印法朱白,刀法简单,刀随字势,巧拙兼容,不露痕迹;在字与字、字与边处理上,胆大心细,别具匠心,善用借边、损边、去边、细边、粗边等法。

马荣从齐白石篆刻中体悟到了篆刻方寸天地中蕴含的艺术意趣,也明白齐白石作品之所以“天气浑成、别开蹊径”,是因为“不失古代名碑之遗模”。于是,马荣开始下工夫学习篆刻艺术中的瑰宝——汉印。

汉印的主要特点是章法布局丰富多样、结构谨严工稳。为了学到这一精髓,马荣反复临摹,着力甚多,练就了娴熟的“刀下工夫”。而汉印构思精巧、虚实相生、大方浑厚、朴拙天成的艺术特色,非常契合马荣率真的性格,让他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在打下坚实的基本功后,马荣上溯秦印。秦印章法险峻得势、字形细而雄劲、疏密铺排自然天成。研习秦印,让马荣对篆刻艺术的理解更加深入,为他日后进行创作奠定了很好的综合素质。

拜著名书法家王友谊为师,系统研习篆刻艺术

清代金石学家陈介祺曾指出:“凡刻印,篆书功夫占十之六七,刀法只占十之三四耳。”现代篆刻家邓散木也认为,印人首先必须是书家,“善书法者,治印有笔有墨;善章法者,治印有神有韵;善刀法者,治印裁顿合度。”由此可见,书法实践尤其是篆书创作对于篆刻创作的重要性。

为进一步提升自我,2012年,马荣拜著名书法家王友谊先生为师,系统学习篆书创作。王友谊书法博采众长、旁搜远绍,在篆书创作领域颇有成就。他告诫马荣说,篆书创作和篆刻创作,文字正确与否非常关键。这是书法家、篆刻家综合素质的直接体现。他勉励马荣多读一些文字学方面的书籍,尤其是与篆书相关的工具书,如《甲骨文诂林》、《古文字诂林》、《金文诂林》、《说文解字诂林》、《汉语大字典》等。在王友谊的指导下,马荣系统临习甲骨文、金文、籀文、石鼓文等,积累了丰富的文字学知识。

多年来,马荣心无旁骛,潜心篆刻和书法,上至甲骨文、石鼓文,下至明清、现当代名家篆刻,马荣均有涉猎、学习和借鉴,仅仅秦玺汉印,临摹不下千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近几年他来在国展上多有斩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名家、原惠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赵玄认为,马荣书法与篆刻“已跻身国内一流的行列”,艺术特色鲜明:“大篆朴茂雄浑,小篆婉通娴雅”“结字密不透风,疏能走马;运笔虚能见灵,实能见古”;篆刻“面貌风神,变化多端”,满白文印工稳停匀,细朱文印婀娜秀美,鸟虫篆印趣味盎然,古玺作品斑斓奇古。确实是颇为中肯的评价。

艺海无涯,印坛有径。期待马荣在篆刻和书法创作上再攀高峰,创作出更多精品佳作。

马荣作品谦和 内敛、坚毅执着

马荣于书法与治印,拥有纯正精准的技法,翰不虚动,刀不妄行,线质生辣而结体静穆,面目清晰而境界苍莽,深得相反相成、对立统一之三昧。故其作品既悦目也耐看,意趣深远,亦古亦今。一如其为人:既谦和内敛也坚毅执着。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名家、原惠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赵玄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祁大忠

本版图片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朱金赞摄

新闻推荐

茶山:“茶园游会”线上启动 非遗亲子嘉年华玩转“五一”

南社古村打造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交流的平台。5月1日上午,2021年“茶园游会”线上启动仪式暨东莞市第三届非遗亲子嘉年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