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查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我为群众办实事” 实践活动经验全省推广
惠州日报讯 (记者付巨晗 特约通讯员赵新平)记者昨日从市委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省委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下发简报,全面介绍推广惠州市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系统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有关经验。
简报指出,惠州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满意作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查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当下立查立改与长远系统整改结合起来,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简报从4个方面介绍了有关工作举措和成效:
——系统集成一份“为民实事”清单,加强督导检查,确保落地有效。
惠州市把教育整顿与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治轮训相结合,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将优化“三级综治平台”、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之“健康服务社”布局等7项涉政法民生实事作为重点改革项目,明确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市委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方案,搭建“我为教育整顿建一言”平台,广开言路纳谏,认真排查梳理群众关心关切和政法队伍工作提质增效的事项,最终确定663项政法系统“为民实事”清单。市委教育整顿办发挥监督检查作用,从市、县(区)政法各单位抽调127名精干力量组成15个小组,对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开展专项督导检查,确保取得扎实成效。
——聚焦群众遇到的急迫问题,实施马上改、立即办。
针对群众办事办证等当下“最急”的事项,法院系统利用“授权见证通”,完成涉外当事人面签手续;提供网上立案服务,打造跨境诉讼一站式服务;公安机关建立24小时“无人车管所”自助服务平台,实现“政务不打烊、群众少跑腿”,同时简化老年人办证流程、实行省内最多三日送达“制证警邮便民服务”。针对海外华人受疫情影响回乡公证难的问题,惠州公证处升级“海外远程视频公证”服务2.0版本,优化上线了粤港澳大湾区服务模块,提供远程视频公证,目前为港澳同胞提供服务456次。
——聚焦群众关注的难点问题,强化源头治理、堵塞漏洞。
为解决基层群众矛盾纠纷,市、县(区)两级党委政法委探索“网格共商”,建立医调委、住调委、金调委等第三方调解机制,推动矛盾多元化解、有效化解、平稳化解。面对群众“信息安全”担忧,检察机关组织召开“人脸信息识别系统”圆桌会议,规范数据采集,划定采集“红线”,有效破解房地产销售领域人脸信息保护难题,成为该领域全省首例公益诉讼案例。为实现案结事了、止纷息争,检察机关开展主动下访活动6次,推进检察长接访制度,主动约访、释法说理、引导息诉,解开重复信访人多年“法结、心结、情结”。
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党委政法委牵头开展校园周边安全治理,排查整治缺少减速口、电网建设不规范等问题。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专项行动,持续推进断卡行动,持续深化“一村(居)一警”机制等活动,全市2277名村警深入村居摸排走访,及时掌握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7支“特巡队”2000余人全员全天候开展路面巡逻防控,提高“见警率”“管事率”。今年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815起,全市社会持续保持平安稳定。
——聚焦群众盼望的问题,做到着眼长远、立足当前。
为适应人民群众对便捷出行的新需求,惠州市委市政府正在谋划打造一流的现代城市智慧交通体系,公安机关率先实施“畅通工程”,采取公交优先、智慧停车等举措,实现城市道路治堵提速。为适应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新期盼,市、县(区)两级党委政法委联合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示范乡镇、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室),开展“法治锦囊”“点单咨询”等活动,提供法律援助,加强普法宣传,把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为适应人民群众对和美善治的新期待,市委教育整顿办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与惠州社会治理创新十大项目链接起来,持续培育深化“和美网格”、关心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帮扶涉毒家庭等服务项目,推动共建共治共享。检察机关开展跨区域公益诉讼保护工作,共同守护东江“母亲河”、守护“海洋蓝”。
新闻推荐
惠州日报讯(记者陈春惠通讯员匡立红陆虹)经过4天闭园,在完成火场清理和景区隐患排查整治后,市区红花湖景区昨日上午6时重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