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湖潼文塔初考

惠州日报 2021-04-05 08:45

潼湖,古称“同湖”。“同”是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湖以“同”命名,足见其大。

明代郭棐《粤大记》称归善有“湖三:丰湖、鳄湖、同湖”。康熙《广东舆图》卷五:“同湖,在府城西六十里,源自银瓶嘴、白云嶂诸山之水,出永平,会博罗界之东江。”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同湖,在府南四十里,群山之水注焉,春夏间弥茫数十里,冬月水涸,有鱼虾之利,其下流北入于东江。”范端昂《粤中见闻》:“惠州又有同湖,弥茫数十余里。春夏水阔天空,一望无际;冬月水落,鱼虾窝聚,土人利之。”

潼湖在古代又有“铜湖”之名。清康熙年间归善知县邱嘉穗有《铜湖》诗云:“春涨湖平水接天,秋空潦尽草铺烟。村庄渺渺三叉路,原隰离离万亩田。数点渔舟斜照外,几人牧笛远山前。清时无复传枹鼓,好与斯民乐有年。”在诗人的笔下,潼湖一派田原风光。又据同治《广东图》,潼湖占地宽广,从古代地图的比例来看,潼湖面积是惠州西湖的十多倍,湖区内有航道,可直接进入东江。

“铜湖”一名一直沿用到民国时期。1939年经济部珠江水利局出版的《珠江水利计划》中,有专门的“东莞惠阳铜湖灌溉计划”。民国时期东江洪患一直得不到根治,潼湖的水利建设也一直是东莞、惠阳两地的重点工作。

潼湖旧有塔,然事迹不详。1988年出版的《广东省惠阳地区地名志》记载:“潼湖镇境内有潼文塔古迹。”2003年出版的《惠阳县志》“文物古迹”中记载的“潼文塔遗址”:“潼文塔在潼湖镇中心的宝塔山上,建于清初,"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今仅存遗址。塔基直径5米,原塔高18米。相传塔附近为多雷区,人畜常遭雷击。建塔后,因塔可避雷,雷害减少。今军垦农场在塔基上建一亭,亭上竖避雷针,雷害甚少。”

由上述记载大致可知,潼文塔始建于清初,遗址在潼湖宝塔山,塔基尚存。据雍正《归善县志》卷十九“寺观”:大云寺,在邑治西八十里永平约。明隆庆间,有六祖金像浮水至,旋回数日不去,乡人异之,寺而祀焉。康熙甲戌(1694)夏,洪水飘荡,片瓦无全,惟祖像端坐不动。众信合启,请金绳庵耕云禅师重兴,师以老辞,命其徒海印募缘重建。落成之日,金郡侯题额曰“远溯曹源”,盖嘉其师弟继美也。寺向有施,田粮散悬各户。壬辰年(1712),前令丘开立僧户,收米便纳,今新旧共载米三石二斗六升二合五勺四杪,实征银六两一钱一分六厘,本米七斗零六合。

根据《惠阳县志》与《归善县志》的记载,潼文塔与历史上的大云寺息息相关。大云寺始建于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康熙三十三年(1694)毁于洪水。不久后由僧海印重建,然查《惠州府志·职官表》,康熙年间并无金姓惠州知府,故大云寺落成的时间佚考。至康熙五十一年(1712),归善县令邱嘉穗在大云寺“开立僧户”。查邱嘉穗任期为康熙四十六年至五十三年(1707-1714),故“大云寺重建于康熙末年”与“潼文塔建于清初”,在时间上是大致吻合的。

潼湖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内陆淡水湿地,自古以来也是东江的天然泄洪区。正常情况下,“潼湖水溢出”(光绪《广东舆地图说》)自西南注入东江,而东江发洪水时,洪水则汇入湖区。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潼湖蓄水最多的时节是夏秋之时,而每当潼湖洪水,就会对当地居民造成相当程度的洪患灾害。有学者在研究东莞谢岗谭公庙文化时,在潼湖黎村一带做了较详细的田野调查:

明清时期,黎村附近地方荒芜。由于“黎村临近东江之滨,沂溪水旁,北去东江之水为桥头及潼湖一带之山地所阻,故夏秋间常水浸。道光年间,潼湖大水,淹潼湖、门口田、中岗一带,伤民无数。……由于连年水患,惠阳县民(旧称归善县)在潼湖宝塔山建塔镇水。道光年间,黎村、常平、桥头、企石、石龙一带乡民集资在崖山岭之巅,建谭公庙,以镇治水患。”

从今天的卫星地图来看,潼湖宝塔山距离黎村5.4公里,距离谢岗谭公庙6.6公里,均在古代潼湖湖区周边。综合上述史料来看,潼文塔建造于宝塔山,确实极有可能是出于“镇水”的需要。(严艺超)

1922年绘制的潼湖地图。

严艺超翻拍

新闻推荐

博罗税务局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助力茶农茶企增收致富 “税力量”来帮忙 柏塘山茶满园香

惠州日报讯(记者李燕文朱丽婷贺小山通讯员蔡明智)“明前茶,贵如金。”广东名茶之一的柏塘山茶迎来最佳采摘季。国家税务总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