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古村落绳武围400多年传承生生不息 一村走出8举人14贡生

羊城地方 2021-03-26 10:41

数百年来,绳武围巍然屹立,守护村民黄克锋 摄

镬耳墙基本保持完好,精美漂亮

门楼两侧立着多块清代的功名夹

统筹策划/羊城晚报记者陈骁鹏马勇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李海婵实习生唐源泽通讯员陈鹏飞杏园

绳武围,龙门古村落的一颗璀璨明珠。绳武围始建于宋代,李氏族人由韶关南雄珠玑巷南下番禺,后建业于龙门,是粤东有名的高门大户。“绳武”二字出自《诗经·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绳武太祖希望后辈继承祖业,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行。

水有源,树有根,历代李氏子孙不忘祖先鞭策,惨遭匪寇血洗,仍能浴火重生,修建超强防御力的围屋;崇文传统深厚,清代中后期共出8位举人14位贡生;历经400多年风雨洗礼,整体建筑保存基本完整;不少后人奔走传承文化根脉,使其成为龙门县第一个国家级古村落……

龙华镇镇长钟晓艺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地计划投入25亿元开展绳武围综合项目,从绳武围精神文化内涵出发,力争实现“筑天下第一围”的目标。相信不久后,一个更加古色古香的绳武围将重现世人眼前。

建筑宏伟

大片镬耳墙犹见往昔辉煌

高大的围墙、雄伟的门楼、古朴的民居……绳武围位于龙华镇龙华村委会新楼下村小组,拥有40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一道厚重的古城墙将传统的绳武围和热闹的龙华圩镇相隔开来,墙内墙外宛如两个世界。

远远望去,绳武围俨然一座坚固的城堡,气魄不凡。门楼前,是一个半月形的池塘,门楼两侧,立着多块清代的功名夹,依次刻着绳武围李氏读书人在清朝乾隆、咸丰等不同年代考取功名者的名字,其中还有在京城履职的高官。镶在墙上的一块大石牌,更是密密麻麻刻着数十位李氏族人名字,那是民国时期在全国各地为官或经商之人。

一踏入绳武围大门,第一眼看到的便是主兑李公祠,这是重建绳武围的李待举(字主兑)的祠堂。据了解,该祠建于清朝,三进二井,有不少花岗岩构件,雕梁画栋,饰有灰雕、石雕、砖雕、木雕等,这也是绳武围最为辉煌醒目的地方。中门上有一块“泽荫堂”匾额。村民说,此匾为当时的兵部尚书颜检亲笔题写。

仔细看去,门楼屋顶上排列着一大片威武的镬耳墙。粗略一数,竟有数十个,基本保持完好,十分精美。镬耳墙是岭南传统民居的特色,多用青砖、石柱、石板砌成,外墙壁饰有花鸟图案。镬耳屋象征着官帽两耳,具“独占鳌头”之意,一般要有功名的乡村方能采用。功名越大,宅子里的镬耳墙修葺得越高大,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高高耸立的镬耳墙工艺非常复杂。其结构从檐口至顶端用两排瓦筒压顶并用灰塑封固,处理收口的工艺难度高,造价也昂贵。此外,所用的青砖以水磨青砖为上乘,若非大富人家,是用不起也住不起的。由此,可见这座古围当年的富庶和辉煌。

绳武围内的民宅一座座整齐排列,构造基本都是三合院模式,三面房屋和一面墙围成庭院。民宅墙壁基本上都是打磨光滑的青砖砌成,巷子四通八达。绳武围四周围墙高七八米,四面围合的跑马道,互成犄角的角楼,共同构成完整严密的防御系统,可攻可守,也曾数次抵御敌寇、防御洪水。

劫后重生

惨遭匪寇洗劫后重振绳武围

追溯绳武围历史,其祖上始于宋代,由韶关南雄珠玑巷南下番禺,后建业于龙门,元代迁居龙华蓼溪嶂,后开辟出龙江围(即今龙华镇的水坑村),到明万历元年(1573年),水坑李氏出现了家族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分家,那就是李梅庄的孙子李素闲迁居龙华圩旁,开建绳武围。到绳武开居之初,李素闲建了一栋新大楼居住,并将此楼取名为鼎革楼。“鼎革”两字出自《易经》:“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李氏家族的财富积累之路,与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龙华村因驻地在龙门河南岸,商贸兴盛,早在明朝洪武年间,这里已成繁华圩集,因此称为龙华。这座因商而得名的村落,是当时增江繁华水道上的一颗明珠。

明清两代,绳武围李氏以龙华圩为根据地,先由农入商,打造了雄踞一方的商业版图。后由商入儒,在科举事业上也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粤东有名的高门大户。据清代《李氏家谱》记载:“龙华圩,梅庄祖税业也,建有铺位,建造圩亭二十四间以便商户买卖,每间租银一元,四面之铺各房起造共三十二间,后有买卖……”李氏五世祖李梅庄开创的产业遍及良田、旅社、圩亭、铺位、运输、房产等领域。

但也正因家底丰厚,李氏族人引起了匪寇垂涎,导致大祸。一天,匪寇对绳武鼎革楼发起进攻,李氏族人最终抵抗不过,惨遭匪寇灭绝人寰的血洗,几近灭门。血洗之时,十一世李待举因在外婆家,幸免于难。这场大祸被记载在族谱和龙门县志之中,称为“鼎革楼难”。

李待举在大祸后发奋图强,艰苦创业,修复家园,繁衍子孙。又经过李家两代人的努力,到第十三世李隶中的时候,李家家业渐丰。或是吸取“鼎革楼难”的惨痛教训,从李待举开始到李隶中这三代人,一直在干一件事,就是计划修建一座具有防御功能的围屋。

“鼎革楼难”不仅使李氏家族受到重创,也使绳武多了个“新楼下”的俗称。据说,这件事让周邻乡人也大受惊吓,此后乡人便用“新楼吓”代指绳武,随着时间推移,演变成了“新楼下”。如今,龙华人一般都用“新楼下”代指绳武围。

人文蔚起

“耘经”传家延续书香门第传统

在绳武围,随处可见祖先的谆谆教导。古围空地上有一口三眼井,村民说,该井建于乾隆三十二年(1768年),井水清澈,从不干旱,也不会受涝溢水。该井直径2米,深度约7.5米,井底以河沙和白瓦填了一米多厚,以起过滤之用。四周墙体以青砖砌成,井面以数块麻石板覆盖,正中留有三个提水口,呈“品”字形,提醒后人要做品德高尚的人,并以清廉似水、饮水思源之意警示后人。

绳武围西面有一个侧门,门楣上刻有“耘经”二字,这表达的是李氏家族理念,与耕读传家异曲同工。耕耘,是家庭、家族生存发展的物质需要,是先决条件。所以绳武围人把“耘”列在前面,同时也希望后辈能辛勤耕耘四书五经,成为栋梁之材。

绳武围两个大门的门楣上分别刻有“绳武”和“耘经”,这寄托了李氏先祖对后辈文韬武略的期待。

事实证明,绳武围李氏后辈不负期待,传承了崇文重教的精神,成了书香门第、仕宦世家。自李隶中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考取恩科举人起,至清末,绳武围共出了8位举人,14位贡生,至今让李氏族人津津乐道。

在众多后起之秀中,李隶中和李步蟾的事迹广为流传。绳武围耘经门每年张贴的春联“铭垂东鲁,绩绍西秦”,便是对李隶中和李步蟾两人事迹的盛赞。“铭垂东鲁”李隶中,字司公,号峰厓。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中举,派往山东任职,在外为官多年,多行善政。比如,李隶中任山东莱芜县县令期间,河堤崩决,李隶中不想让老百姓来承担,将自己的薪俸捐献出来,但这远远不够,于是他“贷粤商金代办,邮书其弟晃中在措偿”,使得“莱民无秋毫之累”。清咸丰元年《龙门县志》称:“隶中历宰六邑佐二州,不名一钱,时称山左清官第一。”

“绩绍西秦”李步蟾,字敬跤,号桂苑。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32岁的他以县试第一名选为拔贡,以州判发陕西省南河任试用州判。为官清廉,分文不贪,还倡捐创办书院。作有“但使初心能不负,何须生入玉门关”等脍炙人口的诗作。他审案不用杖刑,悉得其情;误罹法网者不治重罪,冤屈者为之昭雪,被誉为“李青天”,贤名远播。

新闻推荐

严密做好农村疫情防控

广州日报讯2月7日,省委常委叶贞琴率省有关部门到惠州市检查指导农村疫情防控工作,深入龙门县龙田镇旧梁村、邬村,龙城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