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瑶族穴居遗址入选市文保单位 蓝田瑶民文化变迁活化石
蓝田上东田心围系龙门县文物保护单位。
蓝田瑶族穴居遗址。
今年1月,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第七批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共有19处文保单位入选,位于龙门县蓝田瑶族乡的瑶族穴居遗址名列其中。
瑶族穴居遗址位于蓝田瑶族乡新星村杨坑洞口一处叫猪炮兜地方,早在1987年,它就经广州市文管会和广州博物馆鉴定为明代营造。瑶族穴居遗址,成为研究瑶族先民从山腰、山顶间流迁,而向低坳、近水处定居过渡的重要实物资料。
明代蓝田已有瑶民
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云:“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玉暖日生烟。”民谚亦云:“诗题红叶,玉种蓝田”。蓝田一名,颇有诗意。
龙门瑶族居住的蓝田,是一个令人可以充满展开遐想的名字。相传很久以前,蓝田的土著人,种火棉(一种优质的棉花)苎麻,纺纱织布。蓝田先民利用蓝靛来染衣料。由于当时过着游猎的生活,为采蓝方便,先民把蓝从山上移植到田里栽种,到处都种有蓝,一片蓝色。蓝田妇女这种用“蓝旋自染花布”的方法,惜已失传。
蓝田瑶族是怎么来的?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撰写的历史地理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关于“瑶”的来历变迁认为,隋唐以来,“荆蛮”南下,至两宋,广东瑶族以西江流域为中心,分布已极其辽阔,清康熙福建人陈梦雷在《古今图书集成》中称,“广东十郡,惟雷、琼距海,余皆多山,瑶壮峒僚丛焉。”其时,岭南大地,已经是“无山不有瑶”。
粤中增城、龙门诸地,山峦众多,历史上,瑶、壮、畲、汉族或犬牙交错、集散无常,或驰骋交融、生息出没。明戴璟《广东通志》卷记载:“瑶刀耕火种,自新会、香山、龙门,迄阳山、连山皆有之。”
按照今天蓝田瑶民的记忆,他们的先祖是在明朝以前,从粤北的瑶寨南迁而来的,这与岭南瑶族的发展脉络是吻合的。今天的蓝田人在风俗、生活习惯、服饰、婚丧,传统节日、方言和信仰等方面都反映出瑶族的特征,保存着丰富的历史密码。
山瑶居于岩峒之中
建筑是石头书写的历史。蓝田瑶族居住形态的变化,反映着这个民族的变迁。
客籍初期,蓝田瑶民傍山挖窑而居、或半穴居(窑洞上搭棚顶),自称“山仔瑶”。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考古专家在整个蓝田瑶族乡发现了200多个瑶洞遗址,在寒山、上围、双厦、谭家湾、杨屋一带,向阳近水的山边,有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和马蹄形,见证着瑶族“由山腰、山顶间流迁,而向低坳、近水处定居过渡”的历史。
考查史料,有“山瑶穴居野处,虽有屋以庇风雨,不过剪茅叉术而已”(宋·朱辅《溪蛮丛笑》),以及“生瑶即山瑶,皆居于岩峒之中,不与华通”(张其盷《中国民族志》第五章),蓝田瑶族穴居文化跟史籍所记完全吻合。
此次入选惠州市文保单位的蓝田猪炮兜瑶族穴居遗址,有两个瑶洞,一小一大,小的瑶洞仅高1米多,大人置身其中不能站立;大的瑶洞则高约两米,呈椭圆形,洞后壁顶部共有3个圆孔,是用来排气的孔道。不用担心洞顶的积水会流入洞内,因为洞的上方专门修建了排水沟,水不会在洞顶积聚。瑶洞左右两旁的洞壁则凿了不少规则、深浅不一的小洞。
虽然原始,但瑶洞的建造工艺颇为讲究,它们开穴在丘陵坡壁处依山近水,前方为宽阔平地,既宜于垦殖与栖息,又可避风雨和防范野兽侵袭。瑶民还使用黄泥、硝盐、草木灰等搅拌成三合土,抹涂在洞壁四围,厚度一般达到20厘米左右,使得瑶洞内更适合人居住。
1987年3月,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广州市博物馆专家到蓝田考察瑶民生活穴居遗址,确定为明代建造。
然而,这些承载着瑶族历史文化的瑶洞,保护状况堪忧,近半个世纪以来,大量瑶洞毁于人为建设和泥土的自然塌陷,如今能称得上保存较为完好的,已为数不多,瑶洞保护迫在眉睫。
瑶居方式与时俱进
瑶族先民知道,瑶洞毕竟不是久居之地,蓝田瑶民逐渐走上地面居住,先后出现了竹木茅房、泥墙茅顶、泥墙瓦顶等样式,住房建筑依然十分简陋,这除了生活水平低下的原因,亦受着传统意识束缚的影响。游耕、狩猎时代居无定处,在实行了定居农业后,其流迁习惯依稀残留,并演化成为一种跟凶吉挂联的祈求观念,如若出现年景不佳,人畜不旺,会咎责于风水不顺、地域不宁,亦会要求搬迁。这种意识反映在建房上,在房屋营造上只求取材方便,结构简易,随用随手,不会要求其牢实与百年大计。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与意识的更新,现在蓝田瑶族的住房,多为泥砖黑瓦结构,茅房已普遍绝迹。
当瑶族先民从低矮潮闷,空气混浊、光线昏暗的瑶洞走出来,选择在平地建造房子,瑶族人开始了新的历史。历经早期的漂泊,到了古代的围屋时代,瑶民实际上已经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了。
在蓝田瑶族乡上东村田心村民小组,矗立着一座已有200多年历史的清代瑶族古民居——龙门县文物保护单位田心围,其结构为三堂、八横、二围龙,石头和泥砖砌成的灰色墙体,木质的门窗,家家户户紧密相连,同时又围绕周匝。
实际上,从穴居到地面建屋,在很长一段时间,蓝田瑶族人也有固定的形式,均为泥砖黑瓦结构,屋内分厨房、厅堂、卧室,居处相对稳定。这些屋子分布在全45个大小村寨,村寨的构造形式与龙门其他地区均不同,成圆弧形,较大村寨分几条街巷,便是个圆形,他们称之为“围”。这些围屋的屋和街巷的结构规格是基本统一的,村周围有围墙,整个村的入口处有门楼,门楼设有神台。而这种“围村”与椭圆形的“瑶居”洞穴无疑具有传承关系。
改革开放后,随着瑶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这些瑶居渐渐空心化,瑶民的居住方式,已变成分散的现代楼房,瑶民生活翻开了历史一页。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新闻推荐
龙门县教育局向我局提出用地申请,我局拟将位于龙城街道青溪大道旁一宗国有土地使用权以划拨方式供地。根据《关于贯彻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