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迈出创一流铿锵步伐 找准定位深度“融湾”释放更大发展潜力专家支招惠州抢抓“双区”建设机遇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惠州拥有大湾区1/5的陆地面积。制图:石益行 黄丽婷
惠州犇起来
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在“双区”建设重大机遇和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中,要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度融入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为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贡献惠州力量。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和深圳都市圈重要成员,全力支持、积极融入是惠州鲜明的政治态度和必然抉择,要找准惠州在“双区”建设中的定位,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能。
融入“双区”建设、融入“一核一带一区”、融入“深圳都市圈”,惠州深度“融湾”备受关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关键词。多位省市专家认为,惠州提出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主动融入、深化合作、更加开放,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展现惠州担当。
强意识
主动融入释放更大潜力
“在"双区"建设和都市圈合作中,惠州明确发展定位,强调各方面"新突破",深度"融湾"主动性更强。”广东省社科院经济学研究员丁力认为,珠三角经济圈经过多年发展,各市在道路交通对接、产业分工协作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尚未有深层次触及利益的格局调整,广东强调都市圈建设,是顺应中央关于发挥中心城市的综合带动作用的要求。“积极主动融入,可以看出惠州强调"我要做"的主动心态,主动融入将让惠州在新发展阶段释放出更大潜力,走得更稳更快。”
市委全会强调,惠州发展一定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决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实际,更不能认为我们发展势头好,就可以轻轻松松“躺赢”。
丁力认为强调这一点十分重要。在大湾区与都市圈城市群中,惠州有着空间与资源的后发优势,思想意识、城市发展、产业提升上很容易进入经济圈中的“舒适区”,因此强调主动性、责任感、紧迫感和更大的改革力度,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对比周边发达地区,惠州发展没有舒适区。”惠州市委党校科研部副主任、经济学博士黄忠平说,惠州坐拥大湾区1/5的陆地面积、超过广深莞三市总和的岸线资源,而GDP还不及深圳龙岗区。发展不足是最大的问题,加快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惠州要进一步换位思考,增强协调与学习能力,增强抢抓先机的意识。
深研究
抢抓“双区”建设机遇关键是“融”
“抢抓"双区"建设和深圳都市圈建设机遇,关键是融合。它不是简单的合作,而是要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认为,惠州应该“跳出惠州看惠州”,在“双区”建设中有些突破性的政策是可以叠加的,如果深惠联手融合,惠州便可以承接这些改革政策红利,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无论从产业发展还是资源流动上,惠州和深圳两城是完全可以互补的,惠州可以成为深圳产业发展延伸的重要腹地,而深圳的资源如人才、创新、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也是惠州所需。惠州若将自己视为深圳先行示范区的重要经济腹地来谋划融合发展,争取获得政策辐射,就可以推动深层次的改革,实现体制机制的突破,这就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走得更快更稳。
丁力也认为,深圳在先行示范区建设中积累了许多创新经验和优质资源,惠州要进一步对接深圳在市场体制、营商环境、人才招引、基层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创新经验,把深圳资本市场的优势“嫁接”到惠州;深圳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是深圳都市圈中的标杆,未来都市圈协同合作中将会加深深圳与其他城市间的均等化发展,惠州要利用好机会主动作为,发挥优势拓宽合作内容,共谋发展大计。
黄忠平认为,惠州要抢抓机遇实现深度“融湾”,要写好三篇文章:一要处理好“舍得”的关系。深圳选择发展总部经济,要舍得转出部分制造业环节,惠州选择发展制造业,也会面临总部经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受制的问题,因此要坚定不移抓实体经济、抓产业发展,推动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着力锻长板、提质量,打造核心竞争力。二要实现“竞合”的状态。随着都市圈同城化的推进,中心与外围分工将会更加明确,要发挥惠州的比较优势,以陆海资源优势及制造业长板,与深莞特别是与深圳形成城市功能互补、产业协作配套。三要树立更加进取的姿态。充分利用发展时间窗口,拿出“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快”的速度,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进驻。
大胆试
打造广深两大都市圈跨界合作高端平台
“所谓抢抓机遇,就是谁反应最快,谁获得的机会就越多,享受到的辐射也就越多。关键就在于融合发展到什么程度,这座城市在多大的程度上接受深圳的辐射。”在林江看来,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融合发展时,各城市都要从对方的需要角度出发来考虑融合的方向,抓住对方和自身关切的主要需求来释放融合发展信号,“将对方的关切考虑得越深入,对你就会越有利,这就是在区域融合发展大格局下的新要求。”
林江建议,惠州可以选择一个临深片区与深圳开展综合示范区合作,先行在现代服务业领域如消防、教育或医疗等方面开展合作,实现机制体制创新,试点成功后再探索其他领域。“双城”高度融合时,惠州要把深圳视为重要的产业合作伙伴和科技创新高地,两地的资源交流更加频繁,深圳的人才也会来惠州,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浩也认为,可以聚焦建设“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的发展目标,重点规划、集聚资源打造惠州湾产业新城等平台,打造广深两大都市圈跨界合作的高端平台。
林江称,惠州宜抓住国家和省下放权限的机遇,加强对都市圈的研究,借助“双区”建设实现体制机制的突破,推动高质量发展。
修内功
打造具有惠州特色的发展平台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惠州要充分利用好优势资源,在"双区"建设中打造具有惠州特色的发展平台。”丁力指出,广东省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惠州参与多个产业集群建设,这看出惠州“2+1”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发展壮大所释放的能量和效应。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惠州不仅要把“拿到碗里的饭吃好”,更重要的是下功夫构建好“双区”建设中的惠州平台。
“构建惠州平台,不是简单的招商引项目、建全产业链,而是要明确自己在"双区"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集中优势资源、扩宽市场渠道,为产业发展、人才流动、项目招引等提供全方位的城市平台,为大家所共享。”丁力说,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给惠州城市创新创造的机遇,为惠州深度“融湾”带来更多的流量和效益,惠州不仅要稳扎稳打做好产业,更要因势利导强化创新,鼓励更多年轻人创新创业,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环境。
“城市是现代经济的载体,是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的容器。”黄忠平认为,惠州存在工业化先行、城市化滞后的问题,地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和好的学校、医院等服务机构投入都很大,离不开人口和经济密度的支撑,只有规模较大、流量足够的城市才负担得起,才能把成本分摊出去。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的人口发展策略,增强城市对产业和人才的磁吸力、承载力,推动惠州从城市到都市蝶变聚变。
王浩认为,惠州要在资源配置、基础设施联通、公共服务配套保障等方面修好内功参与“双区”建设,引导土地等资源向临深、沿海地区集中布局,保障重大产业平台发展空间需求,并充分预留用地空间,以承载未来广、深等地的功能外溢。“惠州还要预判都市圈人口流动的趋势,适度做好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预留,为进一步承载"双区"建设带来的人口流量提供民生保障。”
更开放
加强跨区域联合深化分工合作
市委全会提出,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无论是大湾区还是都市圈,都要做到国际一流水平。”林江认为,惠州外向型经济特征鲜明,还拥有广东省唯一一个中韩(惠州)产业园,除了在电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等方面加快转型升级、补链强链外,还应看到文化创意、大健康产业等都是大湾区建设重要的产业领域和未来的增长点,惠州要解放思想,对接韩国先进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站在国际化的角度与香港更深入地合作,助力企业走出去。
黄忠平认为,惠州作为珠江东岸最具增长空间的战略腹地和新兴工业城市,有更大发展空间来承载产业和人口,最大程度发挥价值创造作用。
丁力强调,在大湾区和都市圈城市群的合作过程中,政府要加强引导,但政府不是唯一主体,更多要交给市场,让企业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澳门中医药产学研基础好链条深,惠州中医药产业一二产业有基础有基地,两地政府和企业可探索合作机制;惠州与深圳、东莞都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优势,三地企业可加强跨区域联合,深化分工合作。
声音
“更好深度"融湾",惠州要挖掘大湾区与都市圈建设以及区域合作过程中的潜力,找准了路子、看准了项目就大胆做。不仅要深度做好产业上的协同合作文章,积极主动吸引深圳资本市场优势,更要发挥城市基础与后发优势,发力构建惠州特有的发展平台,为都市圈中的城市群所共享。”
——广东省社科院经济学研究员丁力
“"双区"建设不是单靠广州、深圳就能实现,因此必须融合。深圳是创新型城市非制造业城市,建成先行示范区离不开制造业的配合,这就决定了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中,必然要跟大湾区其他城市融合。关键在于惠州跟深圳如何融合发展,可以接受深圳多大的辐射。”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
“作为与广州、深圳等城市协同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惠州要增强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并以"丰"字道路交通主框架推动城市空间框架重塑,引导全市土地资源沿轴线集中高效布局,充分对接广州、深圳、东莞等周边城市,同时重点保障重大平台的空间资源供给,支撑打造广深两大都市圈跨界合作的高端平台。”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浩
“深度"融湾"就是要推进与中心城市同城化发展,增强自身承载能力,加快释放发展潜能。可以期待的是,未来惠州会协同深圳共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与深莞形成半小时交通圈,实现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民生服务共建共享,教育、医疗、养老、环保等政策顺畅衔接。”
——惠州市委党校科研部副主任、经济学博士黄忠平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李向英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李向英 冯丽均 邱若蓉
新闻推荐
精准放权赋能 激发基层活力惠州市聚焦基层实际所需做深做实乡镇街道体制改革
“此次改革更有利于推进乡镇基层工作,让管理更有底气、执法更有硬气、队伍更有朝气。”说起乡镇街道体制改革带来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