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学院大亚湾化工研究院以市场为导向探索发展新模式 自主研发“保暖神器”替代进口产品
肖定书(左)介绍惠州学院大亚湾化工研究院孵化企业生产的保暖背心。惠州日报记者匡湘鄂 摄
元旦前后袭来的几波寒潮,让惠州人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各种“御寒神器”也成了许多人的必备之物。
记者日前从惠州学院大亚湾化工研究院获悉,2020年该院以市场为导向,进行项目培育与企业孵化相结合的科技成果开发与转化模式,颇有成效。该院与孵化企业成功实现将远红外发热电浆应用于导电织物与导电发热柔性膜,并进一步开发出暖腿、护腰、护肩、护颈、背心等个人取暖防护用品。目前,这些“保暖神器”已进入中试并实现小批量生产销售。
■成果转化
培育孵化企业 开发生产保暖产品
与惠州学院大亚湾化工研究院院长肖定书见面,她总是一脸灿烂的笑容,并以多年的教师职业素养,尽可能地向记者详细介绍情况。采访过程中,她那希望研究院突破现状、获得更大进步的热切之情时时溢于言表。“2020年,我们也算小有收获,努力没有白费。”肖定书开心地说。
在惠州学院大亚湾化工研究院的实验室里,肖定书向记者展示了研究院与企业合作开发的几款“保暖神器”——“折叠式暖腿宝”“远红外背心”和“电护腰”。这几款保暖产品与市面上已有的产品外观上大同小异,但其关键发热材料是研究院开发的电热纺织品和柔性导电发热膜,可以替代韩国进口的同类产品。
肖定书介绍,这些保暖产品都是研究院与其孵化培育企业——惠州市碳纳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生产的,该公司2020年8月入驻大亚湾科创园区。这些保暖产品,其核心部件是纺织品里面的碳纳米管发热膜和发热纤维,而发热膜和发热纤维所用的核心技术就是该研究院研发的先进材料涂层。目前,这几款产品都已经实现小批量生产销售。“前些天寒冷时,我用了这款保暖背心,保暖效果很不错。”
肖定书表示,惠州学院大亚湾化工研究院是一家应用型研究院,目前正在探索一条适合研究院发展的模式,即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产学研合作、项目培育、企业孵化等方式,进行项目开发与科技成果转化。“鉴于此,我们希望以项目培育、企业孵化为抓手,通过共享研究院平台、孵化企业自主经营为主导模式,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探索出适合研究院的发展模式。”
据介绍,除了与企业合作实现电发热材料成果转化,该研究院研发的抗静电耐磨填料/涂料、抗静电浆料、抗静电地坪和抗静电电子包装材料,也正通过与下游企业合作,进行试生产。此外,研究院还与三家企业联合组建了新型建材联合开发实验室、氢能源燃料电池关键材料联合开发实验室和特种橡塑材料联合开发实验室,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
“月月出新品,年年上平台”,展望2021年,肖定书信心满满。她表示,今年研究院将继续充分利用共享平台和创新团队优势,在产业链上孵化更多项目和企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产品系列化、功能化,如延伸拓展电发热材料在个人可穿戴防护产品中的应用,以及抗静电、隔音绝热材料在办公家居中的应用,为人们打造节能环保、温暖舒适的办公家居环境。
■建设成效
基本完成研究院平台架构搭建
惠大化工研究院是由惠州学院与大亚湾区合作共建的地方政产学研机构,于2017年12月在大亚湾科创园注册成立,2018年11月正式启动运行。
“智能制造、先进制造必须解决材料问题,其中材料表界面不仅是对材料的保护与装饰,更重要的是实现产品高性能化、功能强化,是材料集成创新应用和新材料、新工艺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肖定书解释,如当下炙手可热的5G材料,其高频特性使其对材料的导电、导热、导磁、柔性等性能提出新要求,而“涂层与表界面工程技术”正是使材料性能达到要求的最重要手段。
“研究院以"先进材料涂层与表界面工程技术开发"为主导,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平台架构搭建。”肖定书介绍,目前,研究院建有材料合成实验室、功能涂层/功能膜开发实验室和表界面工程技术开发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为进一步打造各类创新平台、工程中心与实验示范基地奠定了牢固基础,也为提升团队与大亚湾石化产业的切合度及为相关行业、企业开展科研服务的能力提供载体。
据介绍,围绕“先进材料涂层与表界面技术”研究方向,目前该研究院已形成了精细化学品与高分子材料开发团队、柔性功能材料与器件开发团队等5支科研创新团队。2020年,该院申请的惠州市“先进涂层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工程中心、广东省教育厅“先进涂层与表界面技术开发团队”和广东省教育厅“先进涂层与表界面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已获批立项。此外,纵向项目立项9项、横向项目10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项、培育孵化企业2家,与16家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相关新闻
3家高校研发机构进驻大亚湾科创园
据了解,目前进驻大亚湾区科创园的高校研发机构共有3家,分别是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惠州产学研基地和惠州学院大亚湾化工研究院。2020年,大亚湾区科创中心继续加强政产学研合作,促进成果转化。
中大惠州研究院
纪红兵教授领衔的仿生催化烃类氧化转化的关键技术研究团队通过了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化石能源领域团队引进论证。该院承担6项科研项目,其中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烷烃脱氢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工程应用示范》立项金额1600万元。纪红兵教授团队的仿生催化技术成功转让到企业,项目总金额1500万元。该院“精密设备特种润滑材料的研制及产业化”获广东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第十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
惠大化工研究院
该院获批惠州市“先进涂层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工程中心、省教育厅“先进涂层与表界面技术开发团队”、省教育厅“先进涂层与表界面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申报相关项目20项,纵向项目立项9项,横向项目10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项、培育孵化企业2家,与16家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联合开发实验室3家,引进2名博士。
北京化工大学惠州产学研基地
承担4项横向课题,完成“蓝火计划”(惠州)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项目。开发新产品6项,申请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与深圳韦格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聚氨酯工程技术中心,并与多家公司签订技术服务合同。
本组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匡湘鄂 实习生罗蔚
新闻推荐
梌山中学旧址欧式教学大楼外观基本完好文明中学旧址(现惠州西湖元妙古观)文/图羊城晚报记者李海婵实习生唐源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