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沉香产业发展平台,引导产业良性发展 让“惠州香”香飘全国
位于惠东县稔山镇的沉香种植基地。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
“迦南香一作琪南,出粤东海上诸山,即沉香木之佳者,黄蜡沉也。”地处岭南的惠州,自古以来便是天然沉香的主产地之一,清代纳兰常安所著《宦游笔记》,道出了惠东县沿海一带山地拥有沉香的悠久历史,且品质与价值上乘。
当前,惠州正着力打造大健康产业,作为一类价值高昂,且涵盖林业、药用、观赏、收藏与食用等多个领域的林产品,沉香无疑是助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据不完全统计,惠州全市沉香树种植面积9万余亩,其中,人工沉香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占全省的1/4,且普遍处于可结香状态。如今,随着绿奇楠沉香的出现,成熟时间短、结香产量和品质高的特点,再次掀起惠州沉香的改种热潮。
未来,伴随着沉香产业链向制药、化妆品等精深加工产业方向不断延伸,惠州大健康产业能否驶上繁荣发展的快车道?
●南方日报记者乌天宇
“一两沉香一两金”
人工种植沉香面积超过5万亩
沿着惠东县稔平半岛X213线向南行驶,一旁田野中的马铃薯茁壮成长,一旁碧山上的绿植郁郁葱葱。许多人不知道,这些山坡上的绿树看似貌不惊人,却是价值千金的沉香木。
惠州市珍稀沉香公司在黄埠镇附近经营着一片面积近千亩、种植沉香20万株的林场,是当地大规模种植沉香的企业之一。走进沉香林,眼前的沉香树周身满是规律分布的炭黑色小洞,有部分树脂溢出。刮开树皮,一条已经胶质化的树干显露,丝丝香味飘出,这部分组织就是沉香。
记者了解到,沉香是由沉香属的树种在生长过程中受伤后形成的天然混合物质,要结香就必须让沉香树“受伤”。传统上,只有当树木受虫蛀、动物撕咬树身或人工开凿产生创口,树木在受损位置凝聚树脂,日久才成为沉香。
“结香后,要将沉香树干砍断,运至工厂加工取出。”惠州市珍稀沉香公司副总经理许斌介绍,公司目前主要将沉香制造成为雕刻品、香道日用品、原木摆件以及洗护化妆品等,这也是市场中常见的沉香加工品类型,古玩收藏是国内沉香流通的最大消费市场。
实际上,得益于适宜的地理地形、气候环境,惠州具有沉香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野生沉香资源丰富,所产沉香品质上乘,延续了悠久的历史文化根脉。
东晋时期,葛洪在罗浮山隐居时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独创千古名方“五香连翘饮”,就以沉香、丁香、麝香等香料入药,治疗积热、结核、恶疮和肿痛等,还有记录查证,东莞名噪一时的“莞香”,原料便产于在罗浮山、南昆山一带。
近现代以来,国内沉香行业经历了野生沉香的无序采挖,野生资源日益稀少,国内外纷纷将沉香列入濒危保护植物范畴,禁止随意砍伐。2000年后,人工沉香技术成熟,沉香行业再次火热,兴起种植热潮,沉香价格也水涨船高,每克可卖至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随着国内沉香行业复苏,惠州民间沉香种植热情也日益高涨。然而,对于相关政府部门来说,沉香行业却依然是个“地下产业”。“无论是林业主管部门还是行业协会,都无法提供沉香产业相关数据。”惠州市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市政协专题调研沉香产业发现,惠州沉香存在行业无统计、经营无规模、技术无规范、质量无标准、政策无支持等瓶颈。
不过,横纵对比之下,惠州培育沉香产业的优势和前景相对突出。记者查看市政协专题报告时看到,除了自然条件、人文底蕴外,惠州沉香现存的产业基础较为扎实。
调查显示,全市沉香树种植面积共9万余亩,主要分布在惠东沿海一带以及博罗等地,其中,人工沉香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占全省的1/4,人工种植沉香树树龄普遍在5年以上,树径10厘米以上,已具备结香条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力发展沉香精深加工和制药业,必将迎来沉香产业第二春,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惠州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说。
绿棋楠盛行
沉香种植方兴未艾
日前,记者走访惠东县多家沉香种植园看到,满山种植的沉香树体均包裹着一层白色薄膜,从其中长出了新的枝条。种植企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这些新枝条是经过嫁接培育的新品种——绿棋楠。有民间说法称,绿棋楠是惠东本地发现的天然优质沉香。
记者了解到,棋楠有多种别名,比如伽南、伽羅、奇南等,行业内还有白奇、绿奇、黄奇、紫奇、黑奇等分法,因其特殊香味,被认为是沉香中上等珍贵品种,价格昂贵。有文献指出,棋楠外表油润光滑,软硬适中,用手捻捏便可成型,散发持久幽香,而普通沉香则质地坚韧,香味有限,这直接影响后续加工制造的用途差异。
“棋楠的出处和来源在学术上还没有定论,但通过嫁接繁育良种沉香,解决了人工种植的多个瓶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海口综合试验站骨干专家梅文莉指出,民间有人发现,通过嫁接种植野生沉香母树枝条,结出的沉香具有棋楠沉香特征,且拥有结香时间短、产量高、质量优等特点。
梅文莉介绍,国内沉香种植多为土沉香品种,也叫做白木香树,传统种植到结香最短也需要8—10年,才能真正有收获,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因结香技术不规范,产品品质参差不齐,较难实现规模种植的标准化。但通过嫁接棋楠栽培技术,2—3年树龄便可通过简单的打洞方式,获得品质更加优质的沉香产品。
随着棋楠嫁接栽培技术的出现,惠东县已掀起新一轮种植热潮。位于稔山的惠州市绿棋公司,两年前接手了这片400亩的沉香林场。此前,林场种植的12万株白木香已全部改种嫁接绿棋楠,大部分已长至1米高。
“按照目前行情,每克绿棋楠沉香可卖至百元至上千元,每株树可至少结香500克,单株树最低产值也在5万元左右。”公司负责人陈国良看好沉香产业未来前景,他认为,相比其他行业的投资项目,沉香产业的大健康方向正被社会资本认可。
在这样的热情下,苗木市场也水涨船高。惠州绿棋公司便建立了50亩的苗木基地,可年产20万株棋楠种苗,并拿到了林业部门颁发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在记者采访当天,该公司迎来了一批前来考察的投资者。陈国良表示,此前棋楠苗木可以卖到200元/株,目前已下降到20元/株左右,但比普通林木还是贵出不少,需求依然巨大。
搭建大数据平台
打造“绿棋楠之乡”品牌
实际上,在惠州沉香行业火热的背后,产业发展依然面临诸多瓶颈,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梅文莉认为,沉香种植、结香周期长,优质沉香生产尚处探索阶段,加上国内沉香精深加工产业规模有限,大规模量产后,市场需求并非定数。
“在国家药典中,对入药的植物成分有着严格标准,但沉香中的部分化学含量不足,目前还只能用于日化用品、线香、装饰等加工用途。”梅文莉说。
对此,惠州市政协沉香专题调研组建议,在全市已大面积种植白木香的情况下,不宜再盲目鼓励扩大种植面积,而应将产业发展重点放在结香技术改良、沉香品质提升和加工业发展上,坚持试点先行,试点成功后再进行推广。
调研组还提出,要充分挖掘惠州深厚的沉香文化价值,鼓励沉香生产经营企业或行业协会申报“惠州沉香”地理标志,擦亮惠州沉香药材品牌,并积极创建自主品牌,提升“惠州沉香”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打造“沉香之都”。
惠州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林业部门正组织对全市沉香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摸底调查,通过对全市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情况核实录入和统计分析,建立中药材产业大数据平台,促进生命健康产业发展。
记者了解到,作为惠州沉香种植主产区,惠东县正积极引导沉香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日前,在惠东县举办的“加强林业保护建设共享绿色惠民成果”新闻发布会上,惠东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透露,近年来,惠东相继出台了《惠东县发展沉香产业实施方案》《惠东县退桉改香实施方案》,在绿棋楠沉香种植方面着力,积极打造“惠东绿棋楠之乡”品牌。
为推动沉香产业高质量发展,去年9月,惠东组织成立了“惠东县沉香产业协会”,搭建沉香产业发展平台,引导产业加快发展;并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达成了沉香产业创新发展合作,将委托科研机构开展惠东绿棋楠沉香调研和质量评价研究。
该负责人表示,惠东还计划深入挖掘惠东绿棋楠史实,制作成文字、音像以及实物标本等资料,培育“惠东绿棋楠之乡”品牌,并加强种质资源库建设、种苗管理等工作,为绿棋楠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沉香产业化离不开市场化,企业才是推动沉香产业化发展的主力军。”该负责人说,惠东当前正着手规划建设沉香加工产业园和产品专业交易市场,为企业提供集约式、规模化经营场所,助力提高沉香种植管理和加工水平,扩大本地沉香产业影响力。
■专家观点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梅文莉:
加强绿棋楠沉香种质资源保护和标准管控
目前,我国沉香行业正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据资料显示,全国沉香种植产业规模已经超过3000万株,以海南、广东和广西为主。近年来,因沉香嫁接、结香技术的成熟,种植面积还在快速攀升。
此前,由于沉香产量限制,沉香产品加工业发展较为缓慢,多以线香、古玩、家具等产品类型为主。事实上,沉香在药用领域具有多种功效,随着快速发展的种植业,人工沉香产量增加,沉香进入大健康产品领域将成为可能。
作为拥有悠久沉香文化积淀和可观种植规模的惠州来说,发展沉香产业具有一定优势,应加大对“绿棋楠”沉香的品牌打造力度,抢占行业发展先机。不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从政策层面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市场,避免陷入盲目发展状态。
随着沉香产业的蓬勃发展,沉香市场存在赝品丛生、市场混乱等不良现象,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缺乏权威的质量标准、行业标准和级别评定。惠州应加强“绿棋楠”沉香种质资源保护和产品品质标准管控,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才能有效促进沉香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记者手记
为沉香产业“生根发芽”提供良好环境
沉香自古出岭南,岭南沉香在惠州。当前,惠州提出发展大健康产业,努力打造具有惠州特色的健康品牌,培育沉香产业无疑是其中的重要方向。
从现有条件来看,“惠州香”拥有产业崛起的核心基础和自然条件,塑造“沉香之都”行业形象有路可行。
然而,长久以来,“惠州香”并不为普罗大众所熟悉,沉香只限定在古玩收藏这个窄门领域,并充满了神秘色彩。不过,对于行业人士来说,“惠州香”在沉香产业中早已拥有一定的定位。
笔者了解到,10多年前,慕名到惠州偷挖盗采沉香现象较为严重,林业部门每年都要处理大批外地采香客,也有许多外地从业者表示曾从惠州引进过“绿棋楠”优良种苗,足见惠州沉香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
当前,惠州沉香产业面临的发展短板,也是国内沉香行业的共性问题。相比日本、印度等国在传统香道文化上的刚性需求,国内沉香文化虽然历史悠久,但受众群体有限,国内市场熟悉沉香的重要原因是收藏市场的追捧,而这其中存在许多利益驱使,一直备受行业人士担忧。
笔者认为,一方面,在相关政策支持方面,惠州应加强对沉香企业在用地指标、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加大“沉香之都”品牌宣传力度,讲好惠州沉香故事,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入驻;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推进沉香产业标准化、基础信息透明化,并加大对产品的抽检、监管力,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有效管控和规范沉香市场,为沉香产业在惠州的“生根发芽”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也是“惠州香”香飘全国乃至世界的必行前提。
■他山之石
中山打造五桂山沉香特色小镇
中山古称香山,即因五桂山盛产沉香而得名。目前,五桂山境内仍保存有全国最大的野生土沉香群落,储量占全国的5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五桂山域内人工种植土沉香达到600余万株。
早在2016年8月,五桂山就作出了将土沉香生产与制作技艺申报为“非遗”的决定。一方面加大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并且专程到东莞尚正堂国家级非遗“莞香制作技艺”传承基地学习取经。另一方面,召开了沉香申遗专家座谈会和沉香产业发展座谈会,积极打造沉香特色小镇,在政府规划的层面对土沉香的生产与传统技艺进行整体保护。
近年来,中山市通过品牌化和标准化助推沉香产业发展。在品牌建设方面,2018年,中山取得“香山香”第20类(沉香)商标证,设计范围有家具、沉香雕刻艺术品等;2019年,中山再次获批涉及食品、药类商品的多个商标认证,进一步夯实了五桂山沉香特色小镇品牌建设基础。
在标准化制定方面,2018年,五桂山还与中国林业科学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合作,共同建设中山市沉香检测中心,并出台发布中山市《沉香鉴定及质量分级》团体标准,该标准对人工栽培白木香沉香原料及其直接加工制品质量、企业行业自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2020年,中山市《沉香茶叶》团体标准发布,为沉香产品加工提供了规范性依据。
目前,中山正把五桂山沉香特色小镇建设成为中国沉香产业发展集聚区,并制定出台促进沉香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通过积极引导,一大批沉香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正被吸引入驻五桂山。
新闻推荐
道路交通供需严重失衡 “预约通行”精准管理需求 东部景区告别“车比沙多”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解树森截至2020年底,深圳机动车保有量359万辆,每公里车辆密度525辆居全国首位。交通拥堵、出行难、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