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暖阳里 户户挂“金丝”
晾干的薯粉丝装箱准备销往全国各地。
将粉皮晾在竹筒上拉直定型。
村民在种植槟榔薯。
用槟榔薯做出的粉丝有嚼劲。
薯粉丝成了村民致富的“金丝”。
教你做薯丝
初冬时节,惠东县多祝镇松坑村村民忙着制作薯粉丝。冲洗、碾磨、揉粉、沉淀、切割、晾晒……每一根粉丝都要经过10多道工序,加工作坊内一片繁忙。
薯粉丝是松坑村一道特色美食,是家家户户春节年货必备之品。该村有70多户村民制作薯粉丝,一直保留手工制作的传统,靠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村民陈燕丽介绍,每年6、7月份种番薯,必须是槟榔薯才能制成有韧性有嚼劲、爽口滑溜的薯粉丝。到了11月,槟榔薯成熟了,村民把薯碾磨成粉并调成薯浆,过滤后倒入大水池经过两次沉淀,最后把淀粉提纯后拌浆。拌浆是个技术活,淀粉与水的比例必须分毫不差,水少蒸出的粉皮过硬,量多则稀,蒸不出粉皮。
陈燕丽将粉皮取出放在竹筒上拉直定型,手法娴熟。晾晒四五个小时左右,才能用机器切成丝,接着晾晒两天,才能进行包装,通过电商、微商销往全国各地。
40岁的村民吴拥光家每年种番薯20多亩,生产薯粉丝1万公斤左右,一公斤薯粉丝卖30元。年关将至,订单越来越多。为了能按时交货,这几个月来,吴拥光一家每天都守在作坊里没日没夜地加班。在20多年制作薯粉丝的过程中,他们用的是原始器具,靠的是天气风干,操作全凭经验和手法。纯手工制作的薯粉丝味道纯正、爽口滑溜、营养丰富,吸引了众多外地客商慕名前来采购,供不应求,薯粉丝已成为松坑村村民脱贫致富的“金丝”。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朱金赞
通讯员陈文
新闻推荐
徜徉在古色古香的水东街,从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商埠文化。街道两旁随处可见民间小食、茶饮、手工制作店铺,而那些时尚的电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