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一双鞋也能个性化定制顺应“订单碎片化”趋势,惠东鞋企开启转型升级新路

惠州日报 2020-11-24 08:29

一条生产线,同时生产上百种鞋,不同的款式、尺码、颜色,不同的收货地址,48小时交付;打开系统,从顾客下单,到采购、排产、发货、售后,各个环节一清二楚,管理者可以随时远程查看和管理工厂……

这样的制鞋工厂,你见过吗?

惠东县吉隆镇就有这样一家鞋企,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个性化定制工厂,一双鞋也可以个性化定制。个性化定制如何实现,将给鞋企带来哪些变化,难在哪里,未来又将如何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实地走访了惠州市速造鞋业有限公司。

如何实现 数字化中台进行有效管理

今年9月,阿里巴巴旗下沉淀三年的“新制造”样板“犀牛工厂”在杭州揭开面纱,将互联网消费与制造业有机融合,通过销售预测和柔性制造,实现了“定制服装批量化生产”。

快时尚、个性化需求极强的鞋业如何实现个性化定制?“数字化中台是关键。”速造鞋业总经理邱明介绍,数字化中台集制造执行系统(MES)、办公自动化系统(OA)、ERP系统于一体,做到人、机、物、事、钱、信息的全链路实时互通,从而对原材料采购、生产调度、制造流程、人员、设备、效率监控、质量管理、产品溯源等环节实现生产数据实时采集与监控,并在此基础上打通采购与生产、生产内部、生产与销售、销售与仓储信息交互渠道,大幅降低管理成本。

通过数字化中台,企业顺应了“订单碎片化”的新常态,运用数字化管理,有效解决当下市场需求,做到全平台打通,小单起订、快速反应、柔性化生产。

小单起订是指无论再小的单,哪怕是一件产品,工厂也可以接单制造。工厂将兼顾M2B与M2C模式,过程中系统将给产品(订单)分配唯一码,唯一码不但可以对生产时效进行有效管理,还可溯源产品。

快速反应是指从接到订单开始,数字中台系统将智能调配产能,利用数据、计算机算法统筹安排生产流程,简化接单流程、降低各生产部门间沟通成本,做到生产快速高效。

借助数字化管理,企业以按需生产的先进方式,实现柔性化生产,很好地解决小批量、多频次、多SKU(最小存货单位)的生产矛盾,在缩短产品生产周期的同时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使企业市场竞争力有长足提升。

哪些变化

降本增效提升客户粘性

打开速造鞋业的“格希欧”淘宝旗舰店,“女鞋私人定制”“大小脚不用再担心买不到高跟鞋”等广告语颇具吸引力。单以鞋码为例,该店支持定制32~46码,邱明说,“女鞋做到46码的,在全行业来说都是比较少的,这就是定制化的优势”。

“定制化最明显的作用是提升了客户粘性。”邱明告诉记者,在他们网店定制化的客户,品牌忠诚度较高,回头客多,这是其他品牌难以实现的。

同时,由于数字化中台的存在,使得销售、生产、仓储、物流、上下游供应链等数据将会沉淀在企业,并作为大数据使用。数字化中台通过算法对基础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并自动得出结论,这将为企业生产销售决策提供重要依据,进一步为企业发展赋能。例如,对于上一个周期与当前周期销售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可以帮助企业预测未来销售,合理安排产能、优化库存结构,从而增加企业经营效率,控制企业经营风险。对于产品各个SKU的销量分析也能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偏好,为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走进速造鞋业生产车间,与高大上的智能工厂相比,这里没有想象中的全自动化硬件设备和智能化的生产车间,但当你看到一条生产线可以同时生产上百种鞋、满足不同的尺码以及根据不同的发货地址在48小时交付,下了产线即发往千家万户时,你就会惊讶于它的精细化管理和信息化处理订单的交付能力。这里没有大量一线管理人员,老板远程就可随时查看和管理工厂,省去了人员的频繁无效沟通,也节省了管理成本。

通过数字化赋能,速造鞋业不断降本增效,从一家传统的制鞋工厂,转型成为一家科技驱动的个性化定制工厂。

难点在哪

投入大回报周期长

个性化定制,用通俗的话来说,叫“散单”。与个性化定制相对应的是批量化生产,与散单相比,企业更愿意做批量化生产“大单”。一款鞋生产几万乃至几十万双,可以使企业研发、模具、原材料等各种生产成本大幅降低,资金周转快,利润更可观,也没那么多“手尾”。

但是邱明看到了定制化蕴含的商机。他认为,未来鞋业快消费市场的发展方向是市场订单碎片化,线上销售端向小库存或零库存方向发展,倒逼制造业转型柔性化生产,柔性化生产催生智能化管理系统,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是未来的趋势。

那么,个性化定制难在哪里?“一双鞋的个性化定制,其实大家都可以做得来,关键是管不来,太辛苦太累。”邱明告诉记者,“通过数字化中台,我们管理着大概4万个SKU、400多款产品,普通的鞋企一般也就一二十款产品”。

不仅本身如此,鞋业这一传统行业信息化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也导致鞋企做个性化定制意愿不强。5年前,速造鞋业开始研发数字化中台,生产线改进优化了一遍又一遍,并获得了软件著作权。“这些年我赚的钱都投入进去,大概3000万元左右,我们也做好了前几年亏损的准备。”邱明告诉记者。

此外,做个性化定制,实现企业信息化转型升级,专业人才不可或缺,需要既懂互联网、信息化,又对鞋业本身有一定理解,熟悉企业管理。所以很多鞋企对信息化转型和实现定制化生产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们整个工厂都是对外开放的,如果有时间,我还会给前来参观的企业讲解一下,希望影响一批人,带动整个惠东鞋业的数字化转型。”邱明说。

发展设想

打造个性化定制“共享工厂”

在惠州市新一代工业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刘宏伟看来,这家企业沉淀5年,依靠自身奋斗打造起来的专供小型鞋行业应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虽然现阶段仅是个雏形,但契合了鞋行业定制化、个性化以及碎片化订单不断增多的市场需求。

这个鞋业平台不仅使交易在线化,更使制造在线化。刘宏伟认为,在线化是信息传递和交互高效、廉价的好方式,当制造实体(生产工厂)实现在线化后,再辅以京东、淘宝等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以抖音、直播等渠道卖货,实现产、供、销、需的融合。在这条价值链上,工厂可以办成社会化的共享工厂,与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需求方(淘宝卖家或者网红等平台)构成一个立体的生态系统。随着个性化市场需求扩大,鞋业互联网平台将是产业互联网应用平台的新方式和新起点,所有融入这类平台的工厂都将成为线上工厂,实现有目的销售、有目的制造、有目的供应的生态链多赢机制。

“依靠科技能赚长期的钱。”邱明对定制化的未来充满信心。眼下,他正在进行融资,计划在惠东打造鞋业定制化生产的“共享工厂”。以“共享设计开发、共享制造、共享仓储、共享员工、共享供应链”为理念,打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新型经济形态。项目同时将吸纳惠东女鞋产业上下游成熟企业参股,以ODM、OEM,M2C、M2B多种模式并行运作,将会是一家以科技、数字化驱动的生产制造型企业。

“现在个性化定制产品占公司全部产品的10%左右,未来,我们预计个性化定制的产品要占到三分之一。”随着5G商用,万物互联会从愿景变为现实。邱明认为,“共享工厂”在未来将以数字化中台为核心,将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设备、产品以及生产环节所产生的数据有机串联,依托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传统鞋业的定制化、数字化转型升级,迈向智能制造。

惠州日报记者谢宝树

新闻推荐

惠东吉隆派出所副所长王德惠坚守刑侦一线8年破获一批大案要案难案 “拼命三郎”利剑出鞘蔡伟健 赖金朗 洪鹊儿

王德惠,80后,惠东县公安局吉隆派出所副所长,主管刑侦的他,以心思缜密、破案快速、勤于学习出名。此前轰动一时的黄埠金钱龟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