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珠“西湖棹歌”何时重现江湖?惠州文化名人呼吁推动西湖文化资源活化利用

羊城地方 2020-11-13 12:32

黄澄钦画作表现张萱《惠州西湖歌》内容

黄澄钦画作表现丘逢甲棹歌,展示古时人民朴实的生活

黄澄钦年逾八旬,仍笔耕不辍

西湖成为老百姓生活休闲场所 黄辉延 摄

夜幕笼罩下的西湖黄辉延 摄

西湖一角黄辉延 摄

元妙观是棹歌吟唱的题材,窥见当年惠州老百姓的多神崇拜信仰王锭铨 摄

统筹策划/羊城晚报记者陈骁鹏马勇

文/羊城晚报记者李海婵陈骁鹏

旧时,惠州城三分陆地七分水,百姓棹舟一叶,穿梭往返于万顷碧波中。“水城”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孕育了“丰湖渔唱”。脱胎于当地歌谣,清代大量的文人雅士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西湖棹歌,从明代起有正式记录。

纵观历代西湖棹歌,涵盖的内容极为丰富,贴近生活,呈现出独特的地方特色。同时,西湖棹歌保存了丰富的社会史料,被认为是“有韵之方志”。直到民国后,日渐式微,如今已少人知晓。

近几十年来,这一西湖文化的“遗珠”逐渐被拾起。凌伯汉与徐志达传承棹歌特色,创作出不少棹歌精品。惠州画家黄澄钦更是网罗棹歌,一气呵成绘写了数十幅反映旧时西湖民俗风情的作品,图文并茂……

多位惠州文化名人奔走呼吁,唤起市民们重新认识“棹歌”,传承发扬西湖文化。下月,羊城晚报“花地·西湖文学榜”将正式拉开帷幕,抛砖引玉,或将进一步引发人们对西湖文化资源活化利用的关注。

脱胎于通俗歌谣,数百年吟唱不断

“粤俗好歌”,惠州也不例外。自古以来,西湖是惠州人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之一,更是老百姓在岁时节日中进行欢歌醉舞的天然舞台。旧志有载,重阳时节“合城士女饮菊花酒,西湖歌声相续,醉舞而归”。

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惠州人创作了很多歌谣。惠州市岭东文史研究所副所长、惠州文史学者何志成曾撰文写道,古时西湖周边的村民近取湖利,亦渔亦农,朝耕暮渔。他们出湖打鱼捞虾,入城卖菜买肥,辄棹舟一叶,穿梭往返于万顷碧波中,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充满乡土气息和古城风情的“丰湖渔唱”与“半径樵归”。

脱胎于当地歌谣,特别是“丰湖渔唱”,惠州在清代涌现出大量西湖棹歌。棹歌,即船歌,描写内容多是舟楫之事,其词藻清丽,不避俚俗,朗朗上口,有浓郁的民歌风味。这是由于在当时的语境下,文人根据自身的审美取向和表达需要,进行一系列模仿和改造,明显地带上了人文色彩,但仍留下了民谣的印痕。

西湖棹歌始于何时,至今尚未定论,但最迟在明嘉靖年间就有记载。如惠州知府顾言在《游西湖记》中曰:“素秋四山碧,袅袅天风鸣。日暮还野樵,渔歌起棹声。”惠州文史界普遍认为,明代大儒、博罗人张萱所作的《惠州西湖歌》是惠州人第一次以通俗歌诗的形式,对惠州西湖进行了全面的描写和高度的评价,至今被视为西湖棹歌的代表作。

张萱之后,特别是在清代,出现大量文人写作西湖棹歌的文化现象,如屈大均、宋湘、丘逢甲、江逢辰等诗人名家,不断以棹歌的形式吟咏西湖。到了民国,番禺文人黄佐写就的一系列棹歌,首首精品。

数百年间,惠州西湖棹歌在文人骚客口中吟唱不断,唱出了惠州的万种风情,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为西湖文化高地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惜的是,民国后,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民生艰辛,棹歌日渐式微。

地方特色浓厚,“每言必及惠州风物”

一首首西湖棹歌,用方言独唱或对唱,集地名、人物、出产、典故于一体,保留了许多民俗、风景。惠州市岭东文史研究所所长吴定球认为,西湖棹歌虽然是文人拟作,大体而言,调式近乎竹枝,但词语不避俚俗,颇具地方民歌的风味。

西湖棹歌,“每言必及惠州风物”。西湖的名胜古迹如孤山塔、大江塔、准提阁、元妙观、逍遥堂、红棉水榭、明月湾等;西湖的风物土产如莲藕、茨菰、菱角、藤菜、丹虾等,都成为棹歌吟唱的题材。“因此,内容一般都很贴近老百姓生活!”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史素昭举例介绍,宋湘诗云:“西新桥下水苏苏,三月风吹白饭鱼。郎罩桥南妾桥北,两头莫放一头虚。”三月份水晶鱼初出时,老百姓尝新争购的热闹情境如现眼前。

从文学角度而言,西湖棹歌颇具艺术观赏性。史素昭表示,中国古诗词格律往往太严,缺乏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堆砌大量的深奥词语,让读者难以欣赏。反而,历观西湖棹歌,则是雅俗共赏。如丘逢甲诗云:“黄塘寺畔几人家,种菜年年当种花。卖菜入城归欲晚,湖船携酒看晚霞。”平俗如口语,可看可吟,朗朗上口。

更值得一提的是,棹歌还有“补方志所未备者”的作用。惠州文化研究学者徐志达表示,一些市井风情,正史方志一般不载,在西湖棹歌里则是常见的题材。因此,棹歌被认为是“有韵之方志”。如从“西湖之水三大溪”“弱藻潜鳞皆可见”等句中,了解到西湖是由横槎、新村、水帘三支溪流汇流而成,湖水如此清澈透亮;“拜神好到摸仔庙”、“栖禅寺里礼观音”、“朝云墓上去烧香”等句中,窥见当年惠州老百姓的多神崇拜信仰;“寄言莫打水宝鸭,吓得鸳鸯不敢双”、“莫教全割湖云去,留取眠鸥浴鹭天”,更体现了人们对保护西湖生态环境的关切……

西湖不老传说——东坡和朝云的爱情故事,也可在西湖棹歌中找到佐证。如,“三月花开湖草青,踏青都上六如亭。渠浓嫁得好夫婿,听说生前渠念经。”“六如亭上草成茵,来拜朝云问夙因。不羡成仙共成佛,羡他生死托才人。”“六如亭路多垂杨,红菱翠藕开野塘。郎坐船来妾船尾,朝云墓上去烧香。”等等。由此可窥,这一故事不仅给惠州西湖添注了意韵悠长的历史人文气息,还深深地渗入古城的日常生活之中。在当地老百姓眼中,朝云是爱神,朝云墓是众生祈求婚姻美满的圣坛,衍化为一方良风美俗。

传承西湖文化,盼有“补西园人”接棒

后人云“东坡到处有西湖”,惠州西湖是东坡平生功业所在地之一,是享誉岭南的旅游胜地,也是惠州当之无愧的文化符号。不计其数的诗文、美丽动人的传说、质朴自然的民谣和艺术性较高的棹歌等珍贵的“宝珠”汇聚,才成就了西湖这一文化高地。而如今,历史文化悠久且内涵丰富的西湖棹歌却鲜为人知,成为“遗珠”。

令人欣慰的是,为避免西湖棹歌完全没落,不少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当起传承者。1958年,惠州市大兴土木建设西湖,时任市长凌伯汉以望江南为词牌名,创作了若干首歌颂西湖的诗篇,其中有云“惠州好,象岭幻云飞,巨象腾空冲北斗,鲲鹏搏击迅如雷,气势扱苍巍”,引发关注。数十年后,徐志达有感于西湖建设的日新月异,挥笔写就《(惠州西湖)南湖竹枝词十二首》,赢得好评不断。何志成从张友仁编著的《惠州西湖志》中,呕心整理出西湖棹歌的文字资料,使其流传。

在好友何志成的助力下,惠州著名画家黄澄钦更是进一步发扬西湖棹歌。他精选棹歌的部分优秀作品,涵盖了明代以来至民国不同时代诗人,如明代的大儒张萱,到清代的江逢辰、宋湘、梁鼎芬、丘逢甲等20余位名家作品,用作绘画的底本,于2014年盛夏,挥汗泼墨,一气呵成地绘写了数十幅反映旧时西湖民俗风情的作品,收录在其著作《惠州西湖画境》中。“将如此多的诗人及作品汇集一册,让诗人们穿越时空,同台演唱。我们仿若随诗人和画家畅游往日的西湖,惬意无比!”一读者看完后,如此评价。

赏读众多诗篇,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出对应数量的画作,耗费的心力可想而知。而黄澄钦年逾八旬,为何如此煞费苦心?实际上,这与他的经历有关。“我是惠州水土养育成长的画家,儿时爱听祖母讲故事,少时好玩,惠州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印于脑中。”在与黄澄钦的接触中,记者发现他年事虽高,仍保有赤子之心,“言必称西湖”。在他看来,西湖棹歌的内容多是山川、人情、景物、历史,而包括西湖棹歌在内的西湖文化是最具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

实在不忍看到这一丰富的人文资源白白地浪费,怀揣着“写下就是永恒”的信念,黄澄钦完成了这一心血之作:“我只能去传播我所认识的有价值的东西而已!”一直以来,以徐志达、黄澄钦、何志成等惠州文化名人为代表,他们都在为包括棹歌在内的西湖文化的传承而奔走呼吁。

“现在一宣传西湖,就离不开江逢辰的名句‘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其实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西湖文化资源藏在深闺,鲜为人知!“黄澄钦呼吁,西湖文化亟需后人来传承创新,急需当地政府的重视。正如张萱所唱出的那样:“湖山之灵更有说,东坡先生果奇绝,明知后有西园公,能为先生补其缺。”他还唱道:“唯问西湖千载后,有谁能否补西园。”

黄澄钦希望,未来大家能够对西湖棹歌达成一个“约定俗成”的共识,鼓励更多的青年人以多种形式去传承和发扬本土优秀文化,争当“补西园人”,为后世留下他们心中的西湖印象。

新闻推荐

东进置业首选 畅享美好年代

区域地标楼盘壹城峰荟佳兆业·东江新城金融街·海世界龙光城保利天汇灿邦珑廷中洲·天御丨云悦府丨云睿府泰丰牧马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