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庄村:以疏代管强治理 党群同心办实事 党群理事会“理”出城中村治理样板

惠州日报 2020-11-05 13:07

智能垃圾投放亭以标准化的“蓝、红、绿、黑”城市生活垃圾四分类法设置。

“以前这里乱糟糟的,人流、电动车、小摊贩把整条路快塞满了,小车根本过不去。现在摊贩都搬走了,路面整洁有序,车也可以顺畅地开进停车场了。”日前,随着临时疏导点的启用,惠城区河南岸启明苑小区门前道路的乱摆卖问题迎刃而解,居民谢先生非常开心。

马庄村是河南岸街道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地处城乡结合部,村内出租屋多、流动人口多、小商贩多。近两个月来,马庄村以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为契机,大力整治村内环境,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已久的突出问题。

针对辖区启明苑居民反映已久的姚屋云巷乱摆卖问题,设立临时疏导点;对村内小巷道实施硬底化,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在两个村民小组设置智能垃圾投放亭……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马庄村逐渐发生蜕变,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完善,成为城中村治理的“惠城样板”。

整治占道经营

“马路市场”消失 小摊贩入“新家”

行走在马庄村,周边既有新建的小区,又有村民的住宅,城市与乡村两种形态并存。马庄村有8个村民小组,其中两个与居委会相邻。城中村的特点导致马庄村在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方面管理难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乱摆乱卖、占道经营现象严重。

自惠城区农村人居环境“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马庄村迅速掀起环境整治热潮。整治过程中,除了清理积存垃圾,解决群众反映已久的乱摆卖问题。营造更加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也被纳入马庄村的议事日程。

马庄村启明苑小区旁的姚屋云巷是一条双向两车道马路,近20年来,周边村民在这里自发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摆卖点,常年摆在露天大马路上,附近小区居民叫苦不迭,由此带来的交通、卫生、安全隐患问题日益凸显。“不方便走路、过车,而且路面脏兮兮的,吵吵闹闹,非常影响市容环境,周边群众特别是启明苑小区居民的意见很大,不断有人投诉。”马庄村综合管理员邱健文说。

据了解,启明苑及周边居民约有2万人,由于附近没有菜市场,市民又有需求,小摊贩便自发集中到启明苑门口的这条村道来摆卖,“马路市场”的存在给群众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也带来村道被摊贩挤占的问题。

既然取缔较难,不如改堵为疏。河南岸街道办通过实地走访,发现在启明苑小区几百米处有一块政府储备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正好可以满足启明苑门口这些小摊贩的摆卖需求。在取得市自然资源局同意后,街道办牵头在马庄村建立了临时疏导摆卖点,对场地进行区域划分、接通水电,实施日常管理、常态保洁。日前,登记在册的固定摊贩加上少部分流动摊贩,共有将近100户小摊贩搬入“新家”。

记者看到,和原来马路边露天摆摊不同,这个类似厂棚结构的临时摆卖点更像是一个综合的小市场。市场内摊档摆放整齐,蔬菜、肉类、副食产品十分丰富,前来买菜的居民络绎不绝。看到摊位前有掉落的垃圾,档主自觉地拿起扫把将其清扫到垃圾桶内。有商户告诉记者,有个集中的场所摆卖,环境好,生意更好了。

如今,启明苑门口的村道干净通畅了,居民买菜只要走上几百米,摊贩也不用担心被驱赶,三全其美的管理让居民、摊贩忍不住点赞。“你看,现在道路不堵了,卫生环境好了,我们买菜也方便,皆大欢喜。”亲眼见证了家门口的变化,启明苑居民陈女士指着眼前整洁的道路高兴地说,政府确实为群众做了实事,既管理好了小摊小贩,又留住了城市的“烟火气”。

推进共建共治

成立党群理事会

创新基层管理服务

偷倒建筑垃圾、随意堆放大件垃圾杂物、村道坑坑洼洼,这些都是阻碍马庄村美丽乡村建设的“顽疾”。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在街道挂点干部、部门驻村干部的指导和协助下,村“两委”党员干部包干到户,积极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在重点实施“三清三拆”的同时,联合治安队、城管执法队等相关部门一起行动,严打偷倒建筑垃圾行为,劝说村民配合清理掉大件垃圾杂物,督促其落实好“门前三包”责任。

马庄村负责人居环境整治的村委委员李贵平告诉记者,由于该村没有统一的垃圾收集点,村里专门请了3个工人和一台农用车清运垃圾。村里外来流动人口多,很多村民都将自建房出租,增加了基层治理的难度。为巩固整治效果,村委会要求外来人口办理居住证和营业执照时,签订一份“门前三包”责任承诺书,做好家门口的卫生。如果巡查发现责任落实不到位,则会将其纳入诚信黑名单。

出租屋密集也带来消防安全隐患。为此,下马庄、金山湖两个村民小组给每户村民家中每层楼都配置了灭火器,并要求其建好逃生窗,筑牢消防安全基础。“接下来另外6个村民小组也要求村民配置好消防设施,消防安全不合格要查封水电。”李贵平说。

下马庄是个老村庄,村内一条老村道原本是泥土路,到处坑坑洼洼,不仅影响周边村民出行,垃圾与泥土混杂在一起很难清理,给人居环境整治增加了难度。为此,该村发动村民积极筹资,对这条村道实施硬底化改造,目前路面已铺上了水泥,还剩一些收尾工程正在进行。该村还成立了党群志愿服务队,党员志愿者带头清理卫生死角、疏通下水道,并配合工人修路。村民们看在眼里受到触动,更加支持环境整治了,还有人主动加入到整治行动中,自觉清理好家门口的环境卫生。

日前,该村另一条名为“同心路”的连接道举行了开工仪式。在推进这条道路建设过程中,刚成立不久的下马庄村民小组党群理事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党群理事会的带领下,党员、村民代表示范带头,广大村民积极响应,快速完成了同心路修建工程的资金筹集并保证其顺利开工。

据悉,下马庄村民小组党群理事会是河南岸街道成立的首个村民小组党群理事会,是在党组织领导下建立的群众性议事组织,是村委会加强村民自治与服务的辅助力量,代表村民对村集体范围内的公共事务开展议事协商,实行民主管理和监督,同时还承担发展公益事业、调解矛盾纠纷、倡导文明新风、服务生产生活的功能,向村民小组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通过建立村民小组党群理事会,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创新基层管理服务,有效激发“村细胞”活力。“党群理事会将凝聚乡贤、热心村民等各方力量,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的开展,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马庄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邱锦青说。

推进垃圾分类

智能垃圾投放亭

实现垃圾源头分类

当前,惠城区正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河南岸街道也不例外,马庄村更是从设施建设抓起,为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升级装备。

“垃圾分类,文明投放,从我做起。”在位于马庄村新二小组的马庄21号小区内,惠城区首个标准化四分类智能垃圾投放亭日前正式投入使用,每当有居民拎着垃圾前来投放时,智能垃圾投放亭就会响起这样的语音提示,并自动打开桶盖,“吞入”垃圾。

记者在现场看到,智能垃圾投放亭以标准化的“蓝、红、绿、黑”城市生活垃圾四分类法设置,每类垃圾桶上详细标注了可以投放的垃圾,并设有自动感应装置,居民不用接触垃圾桶盖就能按类投放垃圾。旁边还安装了洗手池和饮水机,配有洗手液和毛巾。

“人不用接触垃圾桶,干净又方便,哪个桶里该投什么,一看就清楚了。这个设备好,很环保,大家都比较自觉做到了垃圾分类。”居民胡德茂指着小区内的地面自豪地说,“你看我们小区现在多干净!”据悉,该设备还设置了智能化手段,对居民正确和错误投放垃圾行为进行记录,后期对投放错误的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指导,实现垃圾源头正确分类。

据邱锦青介绍,该村共安装了两个智能垃圾投放亭,分别装在新一小组和新二小组,一共花费五六万元。“目前来看,智能垃圾投放亭的使用效果还是不错的,确实促进了垃圾分类,接下来我们会根据村集体资金情况考虑在其他村民小组增设这样的设备。”邱锦青说,为进一步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村委会还专门成立了党员先锋宣讲队,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作用,推进垃圾分类宣讲活动进村居、进家庭,把垃圾分类知识送上门,号召居民群众为建设美丽宜居家园出力。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彭红霞 特约通讯员郭慧 通讯员黄燕妮

新闻推荐

莞惠城际全线10月份发送旅客超56万人次 发送旅客人数 创今年以来月度新高

昨日,记者从莞惠城际了解到,10月份莞惠城际全线合计发送旅客人数创今年以来月度发送旅客新高,达到56.6万人次,环比增长24%,一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