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道改造背后的城市品质提升 仲恺大道19宗城市更新项目地块10个月全部完成摘牌

南方日报 2020-10-30 07:19

仲恺大道沿线城市更新正在提速,图为征拆现场。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

近日,仲恺大道沿线城市更新的最后两个单元地块项目实现摘牌,标志着该区全面完成了19宗城市更新项目地块摘牌工作。

从2019年6月启动,到现在全部实现摘牌,仲恺推进城市更新的速度不可谓不快。在此期间,多个高端产业项目在仲恺落地或动工,还有一大批等着落户。与此同时,高端产业和人才对仲恺的城市配套、营商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加强了仲恺城市更新的迫切性,也为仲恺打造国内一流高新区探索了一条新路子。

●南方日报记者刘光明宝

改造势在必行

高效工作机制助力城市更新

10月18日,冠球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的老板在香港,与仲恺惠环街道有关方面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签订了搬迁补偿协议,从而加快了该片区的城市更新进度。这是今年疫情背景下并不鲜见的沟通方式,也是仲恺在推进城市更新工作中的一个缩影。

如今,走在仲恺大道可以看到,马路两侧既有高楼大厦和繁华的商业综合体,也有不少矮旧民房和厂房,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是闲置的,改造势在必行。去年推出的仲恺大道沿线城市更新,是在仲恺大道沿线以连片改造的方式推动9.7平方公里区域实施城市更新。它经过惠环和陈江街道,总长度为8.5公里,共划为17个单元,涉及19宗地块。

对于这项工作的必要性,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邓力的解释是,一方面,这片区域产值占仲恺比重大,人口密度高,但城市面貌备受吐槽,亟须改造提质。另一方面,这片区域基础设施配套相较其他区域更完备,基本处于四环路以内,与惠州市区可以实现同城化,可以较为顺利地推进改造。

正因为如此,去年6月启动之后,这项工作立即进入加速阶段。举行城市更新单元推介会、和企业签订合作意向协议、征集城市更新意愿、组织政策宣讲和解读活动……一系列行动马不停蹄。

近日,该项更新的最后两块地块由恒大地产集团(深圳)有限公司竞得,它们都位于惠环街道,使用权面积分别为约2.4万平方米和近14万平方米。仔细算起来,从去年底第一块地摘牌,到如今全部摘牌,用了10个月时间。“这样的推进速度非常快”,仲恺城市更新领域的多位企业负责人认为,这反映了仲恺城市更新的迫切性,当然,也有赖于一套高效的工作机制。这只是完成了一部分工作,接下来还要看征拆和建设的进度。

年内完成征拆

2021年全面进入建设阶段

在加快摘牌的同时,仲恺同步加强了对相关地块的征拆事宜。

10月初,仲恺大道三阳酒店附近的两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房,在挖掘机的推动下“轰隆隆”应声倒下。这是两栋足足有25年历史的烂尾楼,有9层楼高。

相比摘牌,征拆是一块“硬骨头”。为了加快征拆进度,几个月前的8月27日,仲恺高新区领导班子全员来到7个城市更新项目现场,现场督导和推进集中征拆工作,这也标志着仲恺大道沿线城市更新进入全面征拆阶段。

当天集中征拆的7个项目是大陂村片区、科融大厦片区、学塘排片区、仲恺轻轨南(一期)、冠球片区、梧村片区、清园创投项目。共拆除建筑共54栋,面积约7.4万平方米,完成清表后可供地18万余平方米,完成拆除后将加快供地建设。

仲恺高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对第一批次已摘牌单元,该区在2020年度挂图作战计划表中列明,要在12月底前完成征拆工作,目前已进入建设阶段,2021年将开展全面建设。进入全面征拆阶段之后,每月安排一周开展集中征拆行动,确保如期完成征拆并供地建设。

记者从仲恺高新区城市更新中心了解到,目前已摘牌项目测绘评估工作基本完成。进入征拆阶段以来,陈江和惠环街道共开展12轮集中征拆。截至10月19日,累计清拆建筑物752栋,拆除建筑面积39.1万平方米。

与摘牌和征拆同时加速的,还有城市更新项目的审批流程。为此,仲恺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的基础上,对城市更新项目采取“保姆式”跟进服务,优化城市更新项目审批流程,开启“绿色通道”快批快审工作,压缩审批时间。并根据实际征拆并结合规划用地情况,对项目进行分宗供地,确保拆出一宗、供地一宗、建设一宗,让权利人早日获得回迁安置。目前,仲恺正在谋划推动一批首建区,对其先行供地启动建设。

仲恺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届时,不仅仲恺中心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而且将进一步提升仲恺的城市形象,打造更优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和团队来仲恺干事创业。

目标直指“一流”

打造仲恺版“深南大道”

“这是大手笔,将彻底改变仲恺的面貌。”此前,惠州市委书记李贻伟在仲恺高新区召开座谈会时,充分肯定仲恺高新区建设国家一流高新区取得的成效,并提出要大力提升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品质,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并指出,要下定决心把仲恺大道打造成仲恺版的“深南大道”。

对于仲恺来说,这并不是新鲜事。早在几年前,仲恺就提出要对标深圳,学习深圳的先进做法和创新经验。作为国家级高新区,仲恺正在集中力量发展以智能终端、新型显示两大产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北斗、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等产业为方向的“2+1+X”现代产业体系。

可见,高新技术产业是仲恺的主导产业,这与深圳重视创新和科技产业一脉相承。然而,尽管布局了多个高新技术产业,仲恺仍然存在产业不够高端、人才不够丰富等问题,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为此,该区一方面通过平台招商和产业链招商的方式,大力引进高端项目落户。另一方面,通过集中的城市更新来改善城市面貌、优化营商环境,这反过来也为产业升级提供优良的承载环境。

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邓力认为,仲恺城市更新和相关文旅项目的引进,都将进一步提升仲恺的城市配套和知名度。生活环境好了,高端人才才引得进、留得住,可以与其他产业形成良好的互动、相互促进。因此,仲恺如果把这些工作做好了,今后将会是产城人融合的示范区。有了一流的环境和一流的产业,仲恺才可能打造成国内一流高新区。

观察眼

从系统工程看仲恺高质量发展

当前,高质量发展是许多城市唱响的“同一首歌”。具体怎么实现这个目标,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这个目标绝不是专注于狭义上的经济发展就能实现的,应该看到它是个系统工程。从仲恺高新区近年来采取的种种措施,就可见一斑。

仲恺是1992年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最初只有8.8平方公里,到2010年体制机制改革之后面积约为320平方公里。它位于惠州西侧,与东莞接壤,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因此基础设施和城市配套欠账较多。近几年,一方面可用地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阵痛,发展面临较大的压力。

产业转型升级,是不是一味地找大项目、优质项目就有用呢?这要看两点。其一,产业环境是否相匹配。这要求周边有比较完善的产业链和营商环境,使得该项目的供应链成本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其二就是当地的城市配套,这既包括交通、教育、医疗,也包括对企业和人才的各种政策措施等软环境。

如果一个地方做好了这两点,要引进一些优质的项目并不会太难。综观仲恺高新区这些年的发展,无论是对人才团队的引进和奖励,还是集中推进成片区域的城市更新,其实都是围绕这两点做文章。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得好可以带来更多先进项目,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一流高新区的目标。

新闻推荐

锦好医疗扛起自主品牌大旗立志打破国外品牌助听器垄断局面 小小助听器让世界听见“仲恺智造”声音

锦好医疗助听器。锦好医疗工作人员在展示新品。“目前,我国拥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人数约7000万~1亿人,而助听器的佩戴率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