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精岐黄惠民生 中西互融创新局惠阳区中医院持续加强重点学科专科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名医效应显著,国家级名老中医黄春林教授定期来医院坐诊。本版图片由惠阳区中医院提供
未病先防,关键在于对个体生命进行准确细致的健康评估。
中医特色疗法——督脉灸。
从1984年到2020年,从建院初的小门诊部到如今的“国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广东省健康促进示范医院”、“惠阳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踏着时代发展的节拍,惠阳区中医院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以社会效益为首位,突出中医优势,中西结合,不断提升综合诊疗水平,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医院,整体技术水平处于惠阳、大亚湾地区领先地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2019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建惠州市中医药事业创新示范城的目标。为助力惠州市中医药事业创新示范城和惠阳卫生强区建设,近年来,医院围绕“依托名院、引进名医、外联强院、内建专科”的总体发展方针,加强重点学科和专科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医疗为民服务能力,形成了中医特色、中西结合的发展新格局。建立黄春林教授、朱锦善教授、王丽教授等5个名医工作室及叶远松主任基层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成为广东省中医院协作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对口支援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康复联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粤治未病联盟医院。与区域内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医联体及区域内中医联盟。
康复科
智能康复系统“上岗”
细化专科专病专人治疗
一擦、一扎、提插捻转,在康复科治疗区,医生正手持银针和棉球,为患者进行针灸治疗。以针灸技术立科的康复科,从2008年开科至今,发展已有12个年头,由门诊部、住院病区和康复治疗区组成,是惠州市中医重点专科、惠阳区中医特色专科,也是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康复联盟成员单位。
创新开展优势技术
在康复科,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治疗始终。康复科主任、主治中医师朱阳师告诉记者,康复科与多个学科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覆盖面广。“例如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会导致患者神经损伤,可能留下偏瘫、失语、吞咽困难等后遗症,而我们的康复治疗,只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即可介入。”
朱阳师指出,康复治疗介入得越早,越能起到较好的康复效果,尤其是发病的早期,如果可以早发现、早介入、早治疗,是获得疗效的最佳时期,可以最大限度帮助患者减少或弥补功能损害和缺失,提高生活质量。例如对于脑卒中,患者如果能够在早期识别症状,及时以舌下取栓术放出体内的淤血,则可以很大程度预防脑卒中的发作。
目前,科室可开展小针刀、浮针、埋线治疗、颅项针、脐针、岭南飞针等优势技术,同时还开展了言语训练、吞咽功能训练、偏瘫肢体功能训练等现代康复治疗项目。通过各式中西结合疗法,满足了不同患者的诊疗需求。
为了更好地运用中医药手段提高疗效,科室还创新开展了中药熏蒸项目。“针对不同的病症,开出不同的中药处方,再将处方中的中药制成粉末,通过熏蒸机将粉末转换成蒸汽,熏蒸身体表面的部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朱阳师介绍,中药熏蒸的治疗方法加快了身体新陈代谢产物的排泄,促进炎性致痛因子吸收,对于睡眠障碍、肩周炎等骨科疾病以及湿疹、荨麻疹、痤疮等皮肤科疾病患者,效果显著。
率先引进智能康复系统
作为医院学科建设中西结合的典范,康复科立足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建设,在传统针灸方法为主的治疗基础上,更在惠州市率先引进智能康复系统并运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据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较常出现的是认知功能障碍和身体功能缺失问题。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进行介入康复治疗,才能有效促进患者各项功能的改善,获得较佳的预后效果。该系统针对患者的四肢肌力问题,通过联动患者的上下肢,达到患者“主动”锻炼四肢的目的,加快了康复的进程。
“未来,科室还将引进上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朱阳师告诉记者,传统的康复治疗由于“枯燥乏味”难以唤起患者的依从性,而上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他介绍,上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就好比机器人,系统在屏幕上会出现多种场景,患者像打游戏一般,通过机器人手臂去练习抓握能力。这样一来,患者参与互动性较强,康复训练的依从性也强了,从而达到康复治疗目标。
随着健康惠州建设的全面推进,为了给区域百姓及周边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健康服务,全科上下正努力朝着立足淡澳、辐射深圳东的目标奋力冲刺,细化专科专病专人治疗,明确医护技分工,加快学科建设发展步伐,全面提升科室综合诊疗水平,争取创下“省级中医特色专科”。
治末病科
个体化治未病
增强市民疾病预防意识
岐黄大道,薪火传承。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中起到主导作用。随着现代医学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治未病”已经成为了先进的医学模式。在重大疾病防治中的协同作用也不断彰显,对全民健康起着关键性作用。
据了解,该院治未病科从2010年开始统筹整合院内资源,于2015年正式开科。经过多年的发展,科室已经构建了一条完善的“治未病”服务链,把治疗、预防、保健、养生融于一体,将传统中医药养生之道融入健康服务,实现了健康评估、干预、追踪管理等一条龙的“闭环”服务。
一人一方受市民认可
膏方均系根据不同的体质特点、不同症状和体征,不同理化结果而组方,充分体现辨证论治和因人、因时制宜的个体化治疗原则,一人一方、针对性强、口感怡人、携带方便的优势。
治未病科
治未病科主任叶远松介绍,治未病从本质上看,其实就是健康管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理念,“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复发”是科室的健康管理目标。多年来,科室一直致力于将治未病的核心理念转化成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健康”体验,提高全民健康管理意识。
目前,科室已开展了两届膏方节,膏方根据不同的人群、病症、需求等,为市民量身定制,一人一方,颇受市民及患者认可。叶远松主任告诉记者,将膏方等中医药适宜技术融入到慢病综合管理体系中可以达到慢病防治的目标。此外,科室还一直坚持开展系列保健活动,如“三伏贴”、“三九贴”、制作中药特色香包等活动已深入人心。
未病先防 检测精准量化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为了将健康关口前移,2018年,医院将治未病科与体检科进行整合升级,建立了全新的健康管理部。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特点,健康管理部为市民提供了常规健康体检、骨密度检测及中医特有的身体成分分析、体质辨识、中医经络检测等项目。其中,体质辨识、中医经络检测等项目让体检更具个性化。
据了解,中医体质辨识主要用于健康体检,通过问卷、调查量表和中医四诊仪辨识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种体质。中医的“经络检测”在体检者四肢的不同穴位上进行“探查”,与此同时,系统将被检者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及时掌握体检者的发病倾向与关联症状病因,有利于疾病早期预防及治疗。
“我们只有对自己的身体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治未病。”叶远松主任介绍,在得出体检报告后,医生会根据个人体质提供个体化的生活方式、饮食运动等健康管理,给予有针对性的中医药预防、养生保健知识,进行中医药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帮助市民进行自主健康管理。
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粤治未病联盟”成员单位、“广东省特色灸法联盟”成员单位,治未病科充分发挥中医药维护和增进百姓健康的独特优势,显著提升了区域中医治未病服务水平,得到了市民的一致认可。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优秀的医师队伍是治未病中心强大的坚实后盾。据悉,广东省基层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将于10月份在医院揭牌成立。届时,工作室将设立在治未病科,由广东省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叶远松主任坐诊,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治未病服务。
儿科
做强中医特色
名中医工作室成效显著
“小朋友,来,张开嘴巴,让阿姨看看你的喉咙。”在中医儿科门诊,中医儿科负责人彭宝丽正在为一名感冒咳嗽的孩子把脉问诊,然后边开出中药处方,边继续跟小家伙互动:“阿姨希望下次不要再见到你了哟。”在彭宝丽的耐心问诊下,大多数孩子都懂事地配合,认真地听着医生阿姨的话。趁着孩子配合的时间里,彭宝丽也抓紧跟家长沟通患儿的情况。
名医效应带动学科发展
2018年8月,医院新设中医儿科门诊,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解除患儿病痛。成立之初,为了把学科做大做强,全面提高中医儿科业务水平,医院依托全国著名中医儿科学家朱锦善教授及其团队,设立了“朱锦善名中医(儿科)传承工作室”,由朱锦善教授及其团队定期到医院坐诊,为惠湾片区儿童带来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自从惠阳区中医院有了中医儿科后,孩子感冒发烧不用打针,也不用奔波到上级医院挂号看诊,在当地就可以享受到国家级专家的诊疗,省钱又省心。”两年来,通过朱锦善教授及其团队长期坐诊、定期会诊,开通远程诊治、疑难病症绿色转诊通道,不仅实现了惠湾片区的儿患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专家,还通过名中医效应,带动学科发展。门诊成立以来,仅彭宝丽医生个人的接诊人数就日超100人次,中医药治疗小儿疾病的疗效也获得越来越多群众的认可。
精准施治家长更易接受
“中医治疗副作用小,对身体损伤也小,家长也放心。”彭宝丽说,目前进入秋冬交替季节,感冒咳嗽的患儿明显增多。感冒分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患儿也有体质之分,即便是同一病症,由于个体体质不同用药也不尽相同,这就是中医治疗的优势所在。
彭宝丽介绍,临床上80%以上的感冒咳嗽都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的杀灭作用并不大,如果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反而会打乱孩子的免疫功能,削弱孩子自身的抵抗力。中医在面对这一类疾病的时候是从整体观念出发,对患儿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体质特点进行辨证论治,精准施治,扶正祛邪,让邪有出路,又不损伤人体自身的正气,在疾病恢复过程中整体体质也趋向平和。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中医儿科可治疗的儿科常见病如发热、咳嗽、鼻炎、哮喘、腹痛、腹泻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疗效显著。此外,还能熟练运用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反复流涎、睡眠不安、多汗、湿疹、抽动症等疾病。
“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采用中药内服、外治、针推等中医疗法,治疗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效果显著,大大缩短了患儿疾病恢复的时间,明显减少患儿静脉输液、激素和抗生素的应用。”彭宝丽介绍,中药内服疗法除传统中药饮片煎服外,还有小儿膏方、免煎颗粒合剂调配等方便服用的中药制剂。
肾病科
中医治疗显特色
名中医带动学科发展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医院不断加强特色专科建设,打造特色品牌。肾病科同样是医院集才引智,倾力打造的特色学科之一。数据统计,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约为10%,也就是说,每10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有肾病。肾病科负责人徐彬智表示,惠阳地区人口密集,肾病患者人数有逐年增加趋势。目前,在区域的综合医院中,已开展肾病科的仅有一家医院,远不能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据了解,该院肾病科门诊开业至今一年多,诊疗技术颇受患者认可。医院领导班子深知,要把学科做强,关键要靠人才带动。为此,医院把打造术精岐黄的人才团队作为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自肾病科门诊成立之初,便邀请全国名老中医黄春林教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肾病科主任卢富华教授到院进行每月一期的定期坐诊,为学科队伍提供集中学习机会,总结临床诊疗方案。目前,科室已与区域较具影响力的医疗机构合作打造区域专科联盟,通过定期组织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临床诊疗技术。“肾脏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需要面临身体及心理上的双重压力。”徐彬智指出,让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是学科发展的首要目标。中医在治疗肾病领域具有非常好的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疾病患者是医院的优势,从临床来看,也得到了患者的肯定。据介绍,肾病科是以中医优势、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临床专科,中医治疗方面有中药口服、膏方肾茶、药酒外敷內瘘等中医传统特色疗法。而对于肾脏病患者的治疗,在传承传统中医药疗法的同时,科室一直紧跟现代医学发展节奏。徐彬智指出,未来肾病科将打造成区域具有重大影响力与竞争力的重点学科,争创省级重点专科,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肾脏病诊疗方案,带动区域中医肾病的诊疗技术水平。
肛肠科
走中西医结合之路
微创技术接轨国际水平
9月26日,惠州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基层美肛技术培训”学习班在惠阳区中医院举办,吸引了来自广州、深圳、潮州、河源以及全市10余家医疗机构单位代表参加培训。据了解,该培训班的开展旨在进一步提高区域肛肠医护人员对肛肠微创“美肛”技术的认识。
优势技术接轨国际水平
该院中医肛肠科负责人林东华介绍,“美肛”技术是科室的优势技术。据悉,该技术由全国著名肛肠专家“美肛”创始人鲁开元教授首创,能够很好地解决肛门良性疾病,还肛肠患者一个“原装肛门”。
据了解,中医肛肠科是医院坚持中医传统治疗手段,特色较为鲜明的科室之一。自成立以来,学科建设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走中西医结合之路。2018年,医院特聘全国著名肛肠专家“美肛”创始人鲁开元教授每月定期到肛肠科坐诊,同时引进“美肛”技术。此外,科室在治疗内痔、外痔,肛裂、肛痿、肛周脓肿,直肠息肉、炎症性肠病等肛肠疾病方面也走在了全区前列。
“切口小,疼痛少,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恢复患者的肛门功能,这是美肛技术的优势,该技术是当今国内外肛肠界对于此类病种的最小切口。”林东华说,由于该技术几乎看不到患者伤口,因此也被患者称为“原装肛门”技术,得到患者的一致认可。
术后护理彰显综合实力
林东华指出,中医在治疗肛肠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如何充分发挥优势,提升疗效是肛肠科长期以来致力的发展方向。他指出,美肛技术切口小,但对手术技巧要求极高,操作难度也大,医护人员需不断提升临床技术,才能给患者带来更好的诊疗效果和就医体验感。
“美肛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美"不仅在于手术的成功,还在于对患者的术后护理及饮食调理。”据介绍,肛肠术后的护理及饮食调理非常重要,要确保患者的排便通畅,便秘或排稀都会影响治疗效果,任何一点微小刺激都可能引起患者不适从而引发并发症。因此,术后的护理及饮食调理更能体现学科发展的综合实力。“美肛”技术的开展表明了科室在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手术治疗技术水平上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技术难度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近年来,惠阳区中医院在学科建设上不断打出创新“组合拳”,打造了多个重点专科和特色学科。未来,医院将继续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素质,为百姓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保健服务,为健康惠州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本版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黄婷
新闻推荐
总投资400多亿元的七个项目陆续动工建设 千亿园区助惠阳迈向智造高地
文学群摄9月27日上午,计划总投资300亿元的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新城在新圩镇动工。南方日报记者王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