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家有女初长成 中秋之夜舞火狗 龙门县蓝田瑶族乡民俗成特色旅游节目,现正申报国家级非遗

南方日报 2020-09-25 08:09

舞火狗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赏。通讯员供图

传承人林何娣往斗笠上插上线香,将少女装扮成“火狗”。通讯员供图

即将到来的中秋节,是杨柏喜最忙碌也最为期待的日子。

“火狗仔,仲唔来?火狗公,仲唔来?来罗,来罗,冇梳头哩,冇洗脸哩……”每年中秋节,当满月冉冉升起,龙门县蓝田瑶族乡十五六岁的少女装扮成“火狗”,在杨柏喜的主持下,围着篝火一边舞蹈一边清唱瑶族歌谣,宣示成年、祈祷丰收。虽然舞蹈动作简单,服装古朴,却独具瑶族纯朴浓郁的民族风情。

舞火狗起源于清代初期,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表达了瑶族人对狗图腾的崇拜和对成人仪式的敬重,是我国唯一余存以图腾祭祀与少女成人礼相结合的民间祭祀形式。如今,除了每年中秋节举办成年礼活动,舞火狗还被搬上舞台,成为接待海内外游客的表演节目。

南方日报记者糜朝霞

独具特色引各方游客

作为龙门县蓝田瑶族乡文化站站长,杨柏喜是当地民俗舞火狗祭拜仪式的主持人。从活动的前期策划、表演筹备到现场主持,杨柏喜身兼多职,一干就是十几年。

9月初,杨柏喜就开始策划筹备中秋节当晚的舞火狗活动,除组织村里少女进行演出排练外,还要协调活动场地、设备、道具等各项工作。

“我小时候就随妈妈一起参加舞火狗活动,年轻的时候还帮忙放过鞭炮。”杨柏喜说,参加工作以后,他开始负责舞火狗的传承推广工作,收集整理舞火狗的影像资料。十几年前,杨柏喜在大家的举荐下做了活动主持人,以村里男性长辈的身份主持祭拜仪式。

杨柏喜介绍,舞火狗源于当地瑶族神秘的图腾信仰。相传瑶民先祖靠狗奶养大,为永远记住狗作为“再生之母”的恩德,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晚上举行舞火狗活动。舞火狗既是一种传统舞蹈、瑶族的祭祀活动,也是瑶族少女的成年礼仪式。以前,每个瑶族少女要参加两三次舞火狗方能宣示成年,进入谈婚论嫁的行列。

每年中秋节晚上,圆月当空,村中老一辈妇女为少女们捆扎黄姜叶、戴上斗笠,并插满点燃的香火,将她们装扮成“火狗”。村里长者在祠堂供奉先祖后,“火狗”少女先在祠堂叩拜,再到地塘上舞拜几圈,围着篝火一边跳起火狗舞,一边唱起旋律古老、韵律悠扬的瑶族歌谣,给人一种古老神秘的庄严感和肃穆感。

舞火狗舞蹈动作古朴简单,少女们持香抬头,向上方叩拜,然后双手向前靠拢,并不断重复这个动作。地塘舞拜后,少女们唱着歌,穿道过巷,到厨房灶台舞拜,祈求火神庇护,再到菜园舞拜,祈愿蔬菜长得茂盛,并唱起抓虫歌。

最后,“火狗”少女穿过巷道,走向村旁的河流,将身上捆扎的黄姜叶、山滕、竹斗笠、香火等全都扔到河里,然后用河水濯洗手脚,象征沐浴全身,祛除病邪。所有仪式结束后,少男少女在河两岸对唱山歌,这是大胆求爱、展示自己魅力的最佳时机。两岸歌声此起彼伏,一来一往,好不热闹,将活动推向高潮。

在大约1个半小时的成年礼活动中,男性青年一直在旁燃放鞭炮助威,直到最后选择意中人与之对歌。

每年中秋夜,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涌入龙门县蓝田瑶族乡,近距离体验瑶族文化的独特和神圣。“每年活动我们都办得很热闹,除了本地瑶族乡民主动参加,舞火狗已经成为一个特色旅游节目,去年就有4000多人到现场观看。”杨柏喜认为,今年中秋节适逢国庆长假第一天,应该会吸引更多游客到来。

培养传承人面临困境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蓝田瑶族称为团圆节,当天要举行传统的“打歌堂”活动。“打歌堂”由祭祖、祭拜峒主公(本地本峒的最高神)、舞火狗及男女对歌等活动组成,舞火狗是“打歌堂”活动的主体。虽然有历代传承人的长期坚守,但今年7个村庄仅有19个女孩、9个男孩参与舞火狗表演。

作为龙门蓝田瑶族文化的主要承载体,舞火狗是岭南民族文化发展变迁的一块活化石。但是,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其传承和发展面临诸多困境。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年轻一代对瑶族文化的了解和传承并不热衷,瑶家少女也只知道有舞火狗活动的存在,却不了解其蕴含的精神、文化与历史内涵,也不习惯旧时这种以歌传情的情感表达方式。

惠州市非遗中心主任袁学欢表示,当前,瑶族的生活方式和家庭结构已经改变,不再是旧时的“女不落夫家”,少女不再需要经过成年礼就能谈恋爱。而且,瑶族少女主要在学校里上课学习,很少有田地间的劳作经验,对唱山歌时无从发挥,所以参与的热情很难培养起来。

舞火狗面临的更严峻挑战是老一代传承人陆续离世,瑶族山歌的经典传唱者越来越少。目前的传承人年龄偏老,老一代传承人谭松娣今年87岁,体力大不如从前。但蓝田瑶族乡仅谭松娣一人会唱上百首舞火狗的祭祀吟词。

主力传承人林何娣已经60岁,先后培训了600余人。为此,瑶族乡正着力培养新一代传承人,初步确定的人选是杨秀花,今年47岁,已经连续20多年参与舞火狗筹备工作,经验丰富。

除了老一辈的传承人,熟悉掌握舞火狗流程、舞步和唱法的大多是县、乡两级的文艺工作者,他们为保护和挽救这种独具特色、濒临失传的民俗活动,做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幕后工作。

舞火狗上舞台进校园

龙门县蓝田瑶族乡是广东省内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民族乡,瑶族人口占86%以上,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2006年,舞火狗入列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也是龙门县继农民画品牌之后的又一特色文化品牌,成为惠州的一张文旅名片。

由于舞火狗独特的审美价值和人文价值,从上世纪80年代起,龙门县文化部门开始搜集和整理民间资料,培养起一批舞火狗的传承者。蓝田民族中学成为舞火狗的训练基地,2008年起开设火狗舞舞蹈班,每期招纳30余名瑶族学生进行舞火狗歌舞基本动作和仪式歌谣演唱培训。

林何娣介绍,由于舞火狗表演者主要是15—18岁的女孩,所以只能招纳初中生,而初三学生面临中考的升学压力,所以舞蹈班的学生最多维持两年,更新迭代的频率非常快,至今已培训200多人。

近年来,由蓝田民族中学瑶族学生组成的舞蹈队,将原生态祭祀舞蹈改编为适合现代舞台演出的民俗歌舞,将传统民俗活动搬上舞台,走出广东、走向全国,还多次登上央视,成为接待海内外游客的表演节目。

“真想到龙门感受一下围火歌舞的舞火狗。”2016年中秋节,蓝田民族中学舞蹈班学生出演的舞火狗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第四频道播出,浓缩舞火狗仪式精髓、充满民族特色的表演广受好评。去年4月21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的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广东卷龙门篇,不少网友被舞火狗所惊艳。

为弘扬特色文化和配合旅游业发展,龙门县打造蓝田瑶族民俗风情歌舞系列节目,民族舞蹈舞火狗获全国民族舞蹈金奖。龙门县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龙门县组织舞火狗参加非遗展演、进校园、民俗文化节等20多场展示活动,参加人次达9.8万多人次;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龙门县培训舞火狗学徒230多人。

接下来,龙门县将继续做好舞火狗非遗名录的整理、推荐工作,目前正在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聘请省市专家对该申报项目进行全程指导。

搜集整理濒临失传的瑶族山歌,组织传承人传授舞火狗技艺,以师带徒的形式培养传唱者……与其他非遗项目一样,舞火狗正与高速的城市化进程进行一场拔河。

“作为本土瑶族乡民和乡里的文化工作者,我很担心舞火狗传承不下去,但随着政府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央视等各级媒体的宣传助力,村民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中秋节基本都会回来参加,我们从中看到了希望。”杨柏喜感慨道。

■观察眼

让非遗活起来

惠州非遗项目之多国内少见,入列市级、省级、国家级的非遗项目数不胜数。但部分遭遇传承困境,发展模式跟不上时代步伐。

活在过去,注定会被时代抛弃,唯有创新思维和激活内在的力量,才能让非遗在当下获得重生。如何让传统非遗在当代生活中活化,是摆在政府、社会和我们每个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让非遗活起来,必须见人、见物、见生活。既要舍得投入人力、物力,还要与当代生活气息相结合,开发出适合新消费语境的产品,将非遗带入一条由文化走向市场的持续性发展新路径。

就舞火狗非遗项目活化而言,我们欣喜地看到,蓝田瑶族风情旅游区有了初步的尝试,推出瑶族原生态实景演出《印象蓝田》,将舞火狗引入旅游景区,与本地旅游业充分融合,一天两次定点定时为参观者献演,既推广了传统非遗项目舞火狗,也为龙门旅游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扩大旅游影响力。

不过,《印象蓝田》中的舞火狗演出并没有保留民俗的原汁原味,而是进行了大幅改编,这个尝试成功与否,需要继续观察。其实,像舞火狗这类传统舞蹈或民俗类非遗,可以先进行小范围的产业化经营,再逐步走向新兴的文化市场,以开放性、包容性之姿活在当下,彰显传统非遗独有的审美价值和人文价值。

新闻推荐

边纵东三支队老兵参观龙门红色村

边纵东三支队老兵邱秋(左六)、张成(左七)、罗期明(左八)参观低冚红色村。信息时报记者曾文秀摄信息时报讯(记者曾文秀)昨日,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