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特色产业 结出脱贫金果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精准帮扶助脱贫,龙门江冚村焕发出奔小康的蓬勃朝气
张育才(左)在了解村民的种植情况。
“雨天走路一身泥,夜晚外出伸手不见五指。”这是2016年4月,市烟草专卖局驻江冚村“第一书记”张育才上任后对江冚村的第一印象。
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必须不折不扣兑现脱贫承诺。在帮扶之下,龙门县龙田镇江冚村积极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等多项措施,贫困户去年全部达到上级“八有”的脱贫标准,村集体年收入2016年以前还不到4万元,预计今年将达到50万元。江冚村还切实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摘掉了“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的帽子,蝶变为幸福村。
加强水稻种植基础,开发种茶新模式
7月上旬,记者走访江冚村时,村里连片的水稻田丰收在望。贫困户路金余忙完施撒肥料,又赶着去管理茶园。“在茶园做管理一个月收入有2000多元,自己种了10多亩水稻,除去成本,年收入大概有十一二万元吧。”路金余说,自己的两个小孩外出打工也有收入,家庭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
江冚村地处丘陵山区,张育才说,帮扶伊始,村里大部分村民的生活水平比较低,跟全市大部分地方比有很大差距。由于村中缺少产业,即便此前有4年驻村扶贫经验,他刚上任时看到此番景象也倍感压力。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重要途径。江冚村村民多年来有种植水稻的基础,张育才经过实地调研和缜密思考,决定绕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传统扶贫模式,以当地传统特色产业为依托开展能形成长效机制的扶贫项目。
“这种扶贫措施不仅有技术基础能够开好头,也有群众基础便于推动开展。”张育才开始积极协调扶贫帮扶资金,为村集体、贫困户提供100亩扶贫水稻秧苗和20亩马古铎种子。同时,贫困户跟村集体签订协议,前期由村集体提供秧苗、化肥等物资,水稻成熟后再由市烟草专卖局通过村委会进行统一回收推向市场。
“贫困户有条件通过劳动脱贫,以专业知识奔小康。”为带动江冚村农产品种植朝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张育才请当地农技人员教授村民农产品种植技术。他算了一笔账:“一开始每户贫困户种植面积是2亩,只要大家踏踏实实地干,每年每亩的收入可以有4000元左右。到了明年再多种一点,三四亩也不成问题的。”
3年多过去了,江冚村村集体的水稻种植基地规模已发展至200亩,也有了固定的销路和市场。
在种植水稻的基础上,张育才因地制宜选取茶树作为种植作物,依托山地资源,既改造了荒山,又开启扶贫旅游、体验旅游的新模式。目前,村中茶园以“村委会+企业+贫困户”的合作模式种植了30亩茶叶基地,日常由两户贫困户进行管理维护。每年的采摘季,村中其他贫困户也可获得务工收入。与此同时,村委会与企业签订长期收购协议,解决了销售的后顾之忧,预计今年该茶园年产值可达13万元。
“软弱涣散村”蝶变为幸福村
让村民富起来,村容村貌也要美起来。“现在晚上走路不用打手电筒了,下雨天在村道上走也不用卷起裤腿了。”这是村民如今的切身感受。
在帮扶之下,江冚村积极实施道路硬化和亮灯工程,完成了7.8公里的村道硬底化路基建设和270盏路灯的安装,点亮了这个地处惠州东北部的贫困村。同时,张育才注重文化扶贫,如今江冚村在樟洞村民小组修缮了一间文化室,在万兴围修建100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中心,在村主要位置的墙上绘画了农民画、法制宣传类等墙绘500多幅,村庄焕发出脱贫奔小康的蓬勃朝气……
值得关注的是,在2017年7月,江冚村一度戴上了“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的帽子,成了当地有名的问题村、落后村。张育才立即成立工作组,与党员群众进行座谈。张育才发现如果要重拾村民的信任,就必须树立党员干部的形象。他带动村党支部建立学习制度、积极协助上级部门开展指导整顿工作、建立完善村务公开制度等,转变了村“两委”的作风,增强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使江冚村于去年12月顺利摘帽。
在党建引领下,江冚村从“软弱涣散村”蝶变为幸福村,也激励着村民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
贫困户朱浩昔自身有水电工技术,但其妻子因身体原因丧失劳动能力,加上有2个孩子需要照顾,无法外出工作。张育才得知情况后,为其解决家庭困难,并为朱浩昔寻找工作提高其收入水平。朱浩昔说:“我是党员,不能拖后腿,一定要好好干,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
“在我们退出后,江冚村就要开始自己"造血"了。”为了筑起防止村民返贫的“防线”,张育才经常跟村民强调种植出来的农产品一定要保质保量,强化“造血”能力才能确保稳定脱贫。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江冚村的茶叶和水稻种植正从扶贫项目转变为特色产业,将打响品牌推向更广的市场。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新闻推荐
龙门提升全域文明指数迎“创文”复检 安排2000多万元实施“补短板、促提升”工程,组织志愿者传播文明风尚
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龙门的城市环境品质不断提升。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进入8月,龙门即将迎来一场“大考”。为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