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立新:用传统笔墨记录时代风采
余立新近照。
《罗浮镶银殿 西湖嵌玉堂》180cm×98cm(中国画)
《威尼斯水上城》 68cm×68cm (中国画)
《春风一阵山水秀》 27cm×68cm (中国画)
“绘画要与时俱进,用传统笔墨表现今天的现实,记录时代风采。”惠州画院院长余立新在艺术的道路上追求探索数十年,成绩斐然。一路走来,在“三头两肩六臂”的影响下,他不断攀登艺术高峰,汲取大自然精华和画坛前辈精英养分,用心感悟体会,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走出一条自己的中国画之路。
艺术道路上的“三头两肩六臂”
佛家有“三头六臂”之说。对余立新而言,艺术的成长过程不仅有“三头六臂”还有“两肩”。“我其中一个"头"就是齐白石。”余立新告诉记者,他跟齐白石的艺术有着很深的渊源。在他艺术工作室的墙壁上,悬挂着多组照片,其中有齐白石和其高徒李立的合影以及余立新和李立老师的几张合照。李立是著名的金石书画家,其书、画、印师法齐白石,为当今齐派重要传人。
对余立新来说,李立对他书画和篆刻上指导很大。李立是湖南人,居住长沙,他们两家有一段时间距离很近,步行也就20多分钟。“我早期学习中国书画和篆刻是李立老师亲授的。”28年前,余立新从湖南调来广东之前,李立非常支持他,还题写了“潇湘灵气、洞庭清风”八个字赠给他,并落款题上“立新学弟将有远行,赠此以当离筵”。此外又赠送了几幅字画,以备不时之需。余立新思考李立一直称其为学弟?其实,就是要时刻记住我们是齐白石的传人!坚守中国传统笔墨,传承齐白石艺术精神。“虽然李立他老人家已经仙逝,但他对我的栽培和影响受用一生。”余立新说。
用余立新的话来说,他还有一个“头”是中国美协原副主席、分党组书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琦。“我父亲是他的学生。”余立新介绍,王琦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国内开办育才学校的美术老师。当时学校的美术班称绘画组,王琦告诉余立新:“是我提议你父亲当任绘画组的学生班长。”余立新的父亲当时一直受王琦的器重和耐心教导。余立新的速写启蒙老师是他父亲,父亲的严格要求,培养了余立新落笔果断力求准确的好习惯。写生创作胸有成竹的作画风格,对他后来的国画创作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坚实基础。2001年,王琦为湖南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余立新速写集》专著题写书名并作序。
2007年,余立新进入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画高研班申少君工作室学习。申少君有自己独特的书画理论体系,他众多研究中的《中国画色彩的独立语言》专著,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他认为,近代山水画家中,黄宾虹是非常注重笔墨的,且到老都是身体力行的一位。黄宾虹先生独以其深沉之心得,强调中国画舍笔墨无它。由此一代宗师黄宾虹的创作研究,在申少君引领下进入了余立新的视野。这,也就是余立新的第三个“头”。他慢慢感悟到:“齐白石是有形而又无形,黄宾虹是无形而又有形,两者结合在一起研究,更能诠释中国画的特征和精髓。”
除了“三头”,余立新还有“两肩”。他认为,学习齐白石,李立给了他一个肩膀;学习黄宾虹,申少君又给了他一个肩膀。“这样我就有三个头,和两个肩了。”
余立新认为,在他的艺术道路上,还有“六臂”。“六臂,是我年轻时在广州美术学院学习时李正天、王肇民、刘盛夫老师;在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学习时吴山明、姚巧、潘长瑧老师;早期考入湖南省轻工业美术专科学校(今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的众多老师;近年,受聘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画创作研究院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龙瑞,以及中国画创作研究院执行院长袁学君博士;还有我迁居惠州后当地艺术界老前辈;艺术道路上常年帮助我、支持我的领导;包括身边的同道、朋友、藏家以及热爱生活对艺术有感悟的人。”正是有了这“三头两肩六臂”,才能让余立新在艺术的道路上行稳致远,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中国画创作路子。
“艺术家要与城市发展 的脉搏一起跳动”
余立新正在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既不是齐白石,也不是黄宾虹,是我总结分析中国画的发展过程后理解出来的。”他认为,绘画要与时俱进,用传统的笔墨表现今天的现实,记录这个时代。
余立新有着深厚的惠州情节。他来惠州后的“第一个艺术事件”就是用画笔记录中海壳牌南海石化的建设进程。余立新介绍,南海石化还没动工时,他就开始跟踪,工地打第一桩的时候他就在现场。紧接着的几年中,他将南海石化的建设过程用速写和镜头记录下来。刚开始去写生的时候,南海石化的保安人员还把他当成“特务”。后来其中一位领导看了他拍摄和写生的作品,认为他是一个艺术家,于是通过管委会及工地管理部门给他办了相关证件,特许他进入建设场地拍摄和写生。从填海打地桩开始,到南海石化投产,余立新跟踪记录了建设全过程,现场写生2000多幅,拍摄了几万张照片。2006年为庆祝中海壳牌南海石化成功投产,由广东省美协主办了“余立新美术作品展览”,开幕式余立新邀请两位南海石化建设者为画展剪彩。
表现山水画中的建筑物是余立新的专长,为了考察写生各地建筑,收集山水画的创作素材,他行走了很多地方去了不少国家,一直以“画行天下”而乐此不疲。每张写生完成,他尽可能将当时的情景和创作的感悟及时用文字记录下来,平时的创作心得也拾零收集,慢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墨砚随笔”文字系列。这些随笔在网络上发表之后很受欢迎,并引起了业界的关注。目前,他已经创作了近400篇随笔短文,他计划将“墨砚随笔”文图整理出版。
余立新有一个观点:自然界的山水和其中的建筑都是在运动和变化中的,不同地域的山水和建筑特征,在各个时期已经给人类留下文化艺术的创作烙印和想象空间。发现她、进入她、采集她、升华她,她必定会成就你!
画家简介
余立新,生于长沙,现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画创作研究院研究员,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惠州市文联主席团成员、委员,惠州画院院长,惠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结业于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作品入选第六届、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多件作品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美展并获奖,作品在世界各地展览和收藏。《画行天下》《墨砚随笔》图文专栏和余立新作品专题成为各大网络媒体热搜。
文/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宫晓磊
本版图片由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朱金赞 摄
新闻推荐
华瀛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燃料油调和配送中心及配套码头增加经营货种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华瀛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委托广东智环创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对华瀛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燃料油调和配送中心及配套码头增加经营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