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维和,“中国蓝盔”名片闪耀在地中海畔 他们,为和平而来

南方日报 2020-09-14 06:49

维和官兵为当地学校开展人道主义援建活动,学校学生为官兵们点赞。

维和官兵在为观察哨制作石笼。

由维和官兵们组建的蓝盔乐队,排练分队队歌《为和平而来》。

本版摄影:彭希

扫码上南方+

观看蓝盔笑容

9月9日,惠州,陆军某部营地,中国第十八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建筑工兵分队(以下简称“维和部队”)的官兵们“回家”了。

上午的总结大会刚开完,军医黄金强就迫不及待地奔回了宿舍,眼睛已经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回去就结婚!尽快结婚!”隔壁宿舍的林子刚则掏出手机给妻子打了通电话,再三叮嘱:“别给女儿说,我要给她一个惊喜!”

去年5月,他们正是从这里出发,前往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据悉,该分队以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为主组建。自2017年5月部署至黎巴嫩南部紧邻以色列边境地带以来,该旅多次派出部队执行维和任务,主要担负道路抢修、“蓝线”栽桩、工程建设和人道主义救援等维和任务。

按照计划,他们本该于今年5月回国,但是受疫情影响,归期一拖再拖,这次在外驻守了一年零三个月。虽没有辜负祖国的重托,但谈到家人,每个人言语中都充满愧疚。

一年多来,维和部队官兵们高标准完成了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司令部(以下简称“联黎司令部”)赋予的各项任务,赢得了各方一致赞誉。

●南方日报记者汪棹桴实习生吴立洋通讯员李明桂

策划:洪奕宜何雪峰

硝烟中维和

“听着枪声睡去,闻着硝烟醒来”,是维和部队工作和生活的常态。

飞机在空中盘旋准备降落,姜国力第一次看到了黎巴嫩的模样:湛蓝的海水,充满异域风情的建筑……时隔一年,他仍然忘不了当时的美景。

可当大巴从贝鲁特机场驶离,一路向南时,空气中有了硝烟的味道,布满枪眼弹孔的建筑、道路两旁张贴的烈士遗像、严密设防的武装哨卡,以及举着AK47游行的人群和随处可见的武装士兵,都提醒着他,这是一个战乱中的国家。

当地翻译指着天空对他们说:“看到天上那道云了吗?是导弹飞过的痕迹。”

黎巴嫩有着近3000年的文明史,一度是地中海地区的经济文化重镇,首都贝鲁特被称为“中东小巴黎”,但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持续的内战和教派争端,使“小巴黎”变成了“火药桶”,也使这里的居民饱受战火的侵扰。

2005年,为维护当地局势,保护人民安全,联合国商请中国派遣维和部队赴黎巴嫩参加维和行动。次年3月,中国第一批维和工兵营先遣分队开赴黎巴嫩,开启了中国向中东地区派遣成建制维和部队的历史。15年来,中国已累计派出19批赴黎维和部队,共计6500余人次。

危险与挑战如影随形,“听着枪声睡去,闻着硝烟醒来”,是维和部队工作和生活的常态。到黎巴嫩的第一晚,姜国力就深切体会到了这一点。

“刚躺在床上准备睡觉,就听到外面一阵枪响。”警觉的他立刻做好了战斗准备,冲出了房间。但营地内外并无任何异常,只有随风飘过的硝烟味。

已是第二次来到黎巴嫩维和的修理班班长王成鹏为他解答了疑惑,确实有人在开枪,但这并不代表危险。“因为当地人开心了就开两枪庆祝一下,难过了也开两枪发泄下情绪。”

警卫毕文奇的遭遇则凶险得多。

他和战友外出执行任务时,遇到不明身份武装势力阻挠。

“几个人手里提着武器,就把我们的车给拦下了。”毕文奇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虽然携带着武器,但是他知道,只有冷静和友善才能解决问题。

当地翻译下车向对方解释情况,他则不停地指着自己左臂上的五星红旗臂章,嘴里一遍又一遍重复着自己学会的唯一一句阿拉伯语,翻译成中文意为:“我是中国人”。在维和部队中,这句话被称为“保命符”,每位官兵都被要求必须掌握。

由于一批又一批中国维和军人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当地人对中国极有好感。领头的人挥了挥手,让中国车辆通行。

但也有一些维和战士,将自己的生命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2006年7月25日,中国维和战士杜照宇和其他3名联合国观察员遭遇以色列空军袭击,不幸牺牲。据统计,自1990年参加维和国际行动以来,中国已有13名军人牺牲在维和一线。

在前线施工

官兵们在建设时,还要提防脚下可能埋藏的地雷,头顶随时落下的炮弹。

杜照宇牺牲时,正在黎以“蓝线”附近的观察哨内执行观察任务。

“蓝线”,是联合国、黎巴嫩和以色列三方商议划分的一条停火线。而作为专业的工兵队伍,建筑工兵分队的主要任务,便是通过在蓝线上栽设“蓝桶”的方式,将这条无形的线变为有形。同时,他们还需要在蓝线附近建设观察哨,保护执行维和任务的联黎人员。

这并不是普通的建筑施工,官兵在建设时,还要提防脚下可能埋藏的地雷,头顶随时落下的炮弹。特别是在2019年9月之后,随着黎以冲突再度爆发,蓝线随时可能变成双方战斗交火的“第一线”。

为保护“蓝线”附近维和人员安全、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联黎司令部于当年12月在“蓝线”附近营区紧急部署了19个加强型观察哨修建任务,其中11座交给了中国维和部队负责,而建筑工兵分队则承担了8座的修建任务。

可是据工程参谋陈威介绍,8座观察哨大部分的施工点位附近都有未探明的雷区,大型机械无法作业。这不仅增加了施工的安全风险,更增加了施工难度。但在这种条件下,维和官兵们依旧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施工速度与工程质量。

2019年12月底,黎以边境,远处不时传来两声枪响。

一场暴雨过后,地面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水坑,维和官兵穿着雨鞋,深一脚、浅一脚开展施工,为加纳维和分队营区新建一个观察哨,以提高其营区防卫能力。

“在石笼中间用两根铁丝将4个面连接起来,形成十字结构加以固定。”平面建筑连班长孔令桂指导队员们编织制作完一个石笼后,捋了捋衣袖,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石笼是装填石块的笼子,几个装满的石笼堆叠起来,便是一堵简易的石笼墙,可以有效抵御子弹的射击。

一旁,加纳维和分队工程参谋西蒙上尉第一次见到这种编织方法,一脸疑惑。孔令桂解释道:“观察哨的石笼墙由4层石笼垒起,再加上棚顶钢架结构的重量,最下面的石笼受到重力很容易被挤压变形,通过十字结构可以形成拉力确保墙体稳固,延长观察哨的使用年限。”西蒙随即露出惊讶的表情,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这是孔令桂第2次到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十字结构法”正是他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做法。

“你们用精湛的技能打造出真正的"样板工程",中国军人非常专业!”竣工验收当天,西蒙主动要求与孔令桂在观察哨前合影留念。

经过7个月连续奋战,中国维和官兵战高温、斗酷暑,克服雷区附近作业、长途机动、疫情防控等重重困难,坚持工程质量,高标准完成了任务。2020年7月13日,联黎司令部举行了竣工仪式。司令部司令德尔科尔登上了由中国维和部队修建的观察哨并检查工程质量。他表示,中国维和部队全程参与并按计划完成了观察哨的建设任务,一切都很圆满。“我必须要说,所有工程点位的联黎维和分队都要感谢中国工兵分队,你们专业技术过硬、能力出众。”

牵挂着武汉

“我们要不要在黎巴嫩买一批口罩寄回去?”远在黎巴嫩的他们,在疫情发生后想着要为同胞做点什么。

谈到这一年来发生的事,新冠肺炎疫情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

今年1月,疫情暴发后,官兵们就一直在思考,远在黎巴嫩的他们能为祖国做点什么。

当看到新闻上,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都在采购口罩等医疗物资送往武汉时,维和官兵们也动了心。“我们要不要在黎巴嫩买一批口罩寄回去?”新闻报道员彭希首先提出了这个想法。

官兵们都非常认同,于是他向领导提出了建议。经过批准,官兵们在军营里举行了一次援助湖北捐款活动,当地的华人华侨也在听说后找到他们,希望为祖国抗疫出一份力,加上国内公益机构的捐助,官兵们总共筹集了四十多万元。

可当他们走出军营,走入当地药店准备采购时却傻眼了,店主拿出了一排五花八门的口罩。

黎巴嫩轻工业并不发达,医用物资基本依靠进口,因此药店里出售的口罩来自天南海北,产地、规格各不相同,别说普通人,就连一同出门采购的军医也很难辨认哪种才满足防疫需求。

经过沟通,他们决定先购买一批样品,由军医和国内的专家进行挑选,看看哪种符合需求,再去统一采购。经过挑选,最终只有五种口罩满足要求。

第二天一大早,官兵们就直奔当地药店,开始了大规模的采购。“那些当地人知道我们国家发生了疫情后,很愿意帮忙,一些暂时没有货的店家,还会主动安排第二天送货到营地来。”

“没有因为我们在急切地求购就涨价。”彭希特别补充道。

听说维和部队要购买防疫物资,一直为中国维和官兵担任翻译的当地人鲍勃找到彭希,说他可以帮忙买到物资。得到同意后,鲍勃第二天就带着几个样品回到军营,经军医确认,是防护等级更高的N95口罩,以及防护服、护目镜等物资,这可让官兵们喜出望外。彭希说,鲍勃受雇于维和部队已经有好几年了,他们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种默契和信任。

经过一周不停的奔波,他们共采购到N95口罩5500个、普通医用口罩3万余个,防护服100多件。当时很多前往中国的航班都停飞了,大家又开始想办法怎么将口罩寄回国。“寄国际快递的话,一是运费非常贵,都快赶上我们买物资的费用;二是特殊时期,谁也不能保证这批物资会不会在哪被截停。”

关键时刻,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帮助他们申请到了防疫物资的绿色通道,卡塔尔航空免费将这批物资运到广州,从海关清关,再通过快递送往湖北。就这样,只用了两天时间,物资就到达了武汉和孝感的两家定点医院。

仅有的愧疚

毕文奇4年没见到父母了,这次出国维和,瞒着父母提交了申请书。父亲叮嘱他“注意安全”,这话令他更难受。

“我们没有辜负祖国的重托,仅有的愧疚是对妻儿。”在关注祖国疫情之余,他们也担心家人的安危。

翻译官胡清的老家在湖北黄冈,每天和父母视频时,他们都会聊到当地的疫情。“我爸我妈时不时就会告诉我,今天小区里又有几个确诊的,有几个疑似的,我真是恨不得立刻就飞回去。”

毕文奇则通过家人朋友的“通风报信”,发现父母两次出门没戴口罩。这个22岁的小伙子,跟父母通话时忍不住加重了语气,让他们立刻回家。生气之余,内心更多的是担心与愧疚。毕文奇已经4年没有见到父母了,一家人最后一次团聚,还是父母送他去参军时。这次出国维和,他瞒着父母提交了申请书,“怕他们担心,不让我去。”当他通过了考核,确定出征时,才壮着胆子说了。

沉默半晌,父亲叮嘱他:“注意安全。”毕文奇说,这句回答令他更难受。

和他一样,谈到家人时,每个人言语中都充满着愧疚。

2019年9月9日上午,部队领导专门给谭志安放了假,允许他不用外出执行任务。在宿舍里,他焦急地盯着手机屏幕,屏幕那头,他的妻子刚从产房被推出,鼻子上还插着氧气管。

谭志安出发前,对于是否报名参加维和思虑再三:妻子刚怀孕不久,如果参加1年维和,则注定无法陪伴妻子生产。看出了他的疑虑,妻子安慰他“你放心去吧,家里有我”。

王成鹏已经是第二次赴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妻子在他维和期间生下了两人的第二个孩子。可王成鹏很久之后才知道,那原本应该是一对双胞胎,但是因为一次意外,其中一个孩子不幸流产。而当时的王成鹏刚刚被选入赴黎维和的集训队,正在军营里热火朝天地训练,为了不打扰丈夫,妻子瞒下了这一切,直到王成鹏抵达黎巴嫩后,她才告诉了丈夫。

疫情发生后,他们不惜付出高昂的邮费,也要将自己在当地购买到的口罩寄给家人。然而很多包裹还没抵达目的地,国内的疫情防控局势便基本稳定,中东的疫情却开始逐渐蔓延。亲人们也开始在电话里叮嘱起了官兵。

维和营地也执行了最严格的防控措施,除执行任务外,其余人一律不得外出,进出人员设备也需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和检验。

疫情下,联黎司令部要求所有出兵国在6月30日前停止轮换,他们的归期一拖再拖,原本计划1年的任务期最终推迟了近3个月。一直到7月28日,建筑工兵分队首批100人回国,8月18日,最后100名官兵也踏上了返乡的旅程。

为了确保安全,官兵们回国后,还需要进行为期15天的隔离观察及4次核酸检测,显示一切正常,才能返回营地。

■链接

为当地建起了

中黎和平广场

维和部队的任务区内,有一个小村庄叫曼苏里村,经历过2006年黎以战争摧残,许多房屋上至今还残存着战争留下的弹孔。

这里地处偏远,医疗条件落后,村民就医困难。得知情况后,维和部队将曼苏里村定为长期帮扶的对象。每周三上午9时30分,医疗小分队都会准时来到村里义务巡诊。

维和官兵还为当地的玛加迪小学建成了一座集标准篮球场、600平方米遮阳棚和停车场于一体的综合广场。

玛加迪学校是黎巴嫩一所公立学校,在校学生670余名。经历战火磨难,校舍和教学设施受损严重。3年前,学校就希望修建一个广场,让学生们有一个户外运动场地。但因缺乏财力和人力,一直未能建成。

2019年8月,该校向维和部队提出援建请求。经联黎司令部批准后,官兵们立即着手设计。但在施工时,却遇到了困难。“学校大门很窄,大型器械进不去。”孔令桂回忆。

工程中修建的广场遮阳棚棚顶都是钢架结构,重量非常大,这要求立柱基座必须非常牢固,但是在地基挖掘过程中遇到很多大块石头。没有挖掘机等大型器械,官兵们就利用电锤、钢钎等工具一厘米一厘米往下凿,确保深度达到施工图纸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安全。

揭牌仪式上,学校的孩子们精心画了一幅画送给维和官兵,“画上的两只和平鸽上分别载着黎巴嫩国旗和中国国旗,孩子们说,感谢中国维和部队带来了和平,也希望黎巴嫩永远和平。”

中国官兵们援建的这所广场,被学校命名为“中黎和平广场”。

新闻推荐

举报“两违”有奖 每起最高1万元大亚湾区强调为举报人保密,拟对举报情况和资料实行专人、专案、专卷管理

大亚湾区强调为举报人保密,拟对举报情况和资料实行专人、专案、专卷管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