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图岗古村 900年广府围屋
至今保护完好的惠州市历史建筑——宗信刘公祠。
古围屋曾经四面环水,只有唯一的进出通道。
古围屋已经荒废,村民在边上筑起新房子。
围屋老房子墙上精美的设计,可以看出当年的辉煌。
宗信刘公祠结构为硬山搁檩,以砖墙承重,局部用木构架。
马图岗村建起了村民公园。
刘氏公祠墙上逼真的画像。
古围屋屋檐上精美的木雕。
■开栏语
惠州拥有许多传统村落。这些陈旧的建筑,或隐匿在群山之中,或立于原野之上,一条条幽静巷道,一座座古祠古屋,见证了历史的进程。传统村落呈现出强烈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历史文化素材。作为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传统村落中还有大量独特的历史记忆、宗族传衍、俚语方言、乡规民约、生产方式等,它们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内涵,凝聚成中华民族浓郁的乡愁。
即日起,南方日报惠州观察推出《走读惠州传统村落》栏目,用文字和镜头讲述一段段遗落在斑驳岁月中的故事。
马图岗古村(马图岗村民小组)隶属龙门县永汉镇振东村,距离镇中心约两公里,背靠横龙山,面朝永汉盆地。村中的广府老围屋曾是马图岗古村的核心聚落,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部分古建筑已约有900年历史。这里也是龙门有史料记载的早期聚落之一。
马图岗古村是永汉镇刘氏宗族最早的发源地,北宋宣和年间,原浙藩参政刘仲明,偶过社潭(今永汉镇马图岗),爱其山水,去官后留居之。村中围屋基本结构为硬山搁檩,以砖墙承重,局部用木构架。通面阔18.95米,5开间,通进深58.5米。堂与堂之间以庭院相隔,庭院中央为青石板甬道,左右开敞的回廊相连各堂。下堂四房一般为族内公共物品存放处;2—4堂12间屋则用于居住族内男性年长者,并按上堂大、左为尊的原则排序。下堂开敞的明、次间为门厅;中间四堂系族内公共事务处理处;最上堂的明间开敞,用于放置祖宗牌位。每一堂的山墙上都有高大雕刻精细的“镬耳”。
马图岗古村除了最主要的马图岗广府围屋,其北侧还有始建于明代的宗信刘公祠。祠堂两边有3种居住单元。第一类是“竹筒式”居住单元,即单开间民居。“竹筒式”民居由于层高约4—5米,因此可建阁楼,用于堆放杂物。第二类是“三间两廊屋”居住单元,即三开间主座建筑组成的三合院住宅。厅堂居中,房在两侧,厅堂前为天井,天井两旁分别为厨房、柴房等。第三类是“三开间天井式”居住单元,即上三间、下三间,正中为天井。这类居住单元等级高,房间多,位于祠堂左右两侧,仅有两个。
2012年,经过省专家组实地考察论证,广东省文联、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认定马图岗村为“广东省古村落”。可惜的是,由于不断有村民陆续搬离古村,古村开始被废弃,一些房屋也逐渐倒塌。如今,人们只能从现存建筑上残留的壁画和木雕,遥想马图岗古村当年的繁荣景象。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林文通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
新闻推荐
别具瑶族特色的小洞村委会。小洞村位于蓝田瑶族乡东北部,“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由于交通闭塞,耕地面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