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7个月民企贷款比增三成,7月进出口转降为增 惠州金融强力助推经济复苏

南方日报 2020-08-25 06:24

惠州市举办金融暖企融资对接会。

惠州市举办政银企项目融资对接会。

惠州市政银企项目融资对接会。

金融机构为仲恺高新区辖区40家企业授信310亿元。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刘光明宝摄影: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

复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关键词。

尽管面临疫情和全球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惠州经济得益于自身的基础和韧劲,以及金融等多个领域的支持,正在进入明显的复苏阶段。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分行的统计,上半年惠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4%,是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唯一正增长的。截至7月末,惠州市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贷款同比增加346.35亿元,增长30.45%;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同比增加115.70亿元,增长38.77%。大量金融“活水”正在不断流向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为惠州的经济复苏注入能量。

今年7月进出口转降为增

近日,一批装有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商品的3000多个包裹随传送带进入海关查验辅助系统,这是惠州市惠阳跨境电商分拣清关中心首批跨境电商直购出口模式货物。这批货物将经深圳皇岗口岸运往香港,再运往国外,标志着惠州跨境电商直购出口业务正式开通。

“以往我们都是跑到东莞、深圳办理跨境电商业务,惠阳跨境电商分拣清关中心开通后,我们可以就近办理了,非常方便。”惠州市俊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建军说,今年受疫情影响,许多航线减少班次甚至停运,导致物流费用大幅上涨。但产品走跨境电商渠道,相对传统外贸来说中间环节缩短,交易成本更低。

这项业务的开通为外贸企业打通了深圳关区东部物流配送渠道,使惠州的跨境电商企业可以就近实现本地通关卖往全球。

除了通关的便利,金融机构对外贸企业的支持也在加大。在“惠州市2020年政银企项目融资对接(外贸专场)暨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政策宣讲活动”中,有关银行向20家企业进行了现场授信,授信总金额达46.7亿元。据统计,截至6月末,惠州市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50.2%,惠州市金融机构对外贸企业授信额达390.78亿元。

在金融“活水”的加持下,今年7月份,惠州进出口值创近15个月以来单月最高,达到234.3亿元,同比增长3.6%,环比增长26%。当月,惠州市进出口扭转了下降的趋势,开始转为增长。其中,出口162.7亿元,增长4%;进口71.6亿元,增长2.5%。

惠州海关有关负责人介绍,总体上,7月惠州的外贸呈现良好态势,加工贸易转降为增,一般贸易增幅继续扩大,对东盟和欧盟的出口还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疫情期间的“宅经济”也带热了电子消费,作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惠州,机电产品的进出口持续增长。同时,惠州民营企业连续28个月来保持着增长态势。以7月份为例,民营企业进出口54.8亿元,增长24.9%。

政银企多方对接融资

获得金融支持的不只是外贸企业,在近日惠州举办的多场融资对接会上,大量民企和中小微企业都获得授信或贷款。

在近期仲恺高新区的一场科技金融合作对接会中,金融机构为仲恺高新区40家企业授信310亿元。其中,24家科技型企业获授信173亿元,其他16家主要为政府下属平台、城市更新和房地产企业。TCL科技&TCL实业模组整机一体化项目获得中行、农行、工行和建行授信115亿元,成为此次授信额度最大的项目。

在2020年“党企携手克时艰、党建引领促发展”金融暖企融资对接会上,一批金融机构向10家企业授信,总额达到54.5亿元。其中,仅欣旺达惠州新能源有限公司就获得近13亿元授信。另外,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现场签约获得1.97亿元贷款。

惠州市维尔康王漆化工有限公司账务总监张安明介绍,公司主业是研发生产油漆和日用化工等方面的产品,由于主要做内单,受疫情的冲击较小。去年的营收约1200万元,今年六七月份就已经达到了去年的营收,“可能是宏观政策刺激了内需,导致产生了这样的效益”。

他说,公司扩大生产需要融资,现在银行的身段也放低了,不仅主动提供服务,而且降低了融资门槛,因此公司在这次对接会上签约获得了数百万元的贷款。当然,贷款的过程比较顺利,一方面得益于政府、银行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和企业的效益较好分不开。

可见,无论是像TCL科技、欣旺达这样的科技龙头企业,还是维尔康王漆化工这样的中小微企业,只要达到一定的条件,都能较顺利地获得一些金融支持。另一方面,惠州市金融界人士表示,为了扶持实体经济,尤其是帮小微企业渡过难关,银行会适当降低一些融资门槛。但为了控制金融风险,对融资门槛要把好关,这要求企业在充分利用好政策的同时,尽量发挥出自身的优势。

惠州市副市长李俊玲介绍,今年以来,惠州市委、市政府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总要求,先后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从金融、税务、社保、就业等领域支持企业渡过难关。截至7月末,惠州市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贷款同比增加346.35亿元,增长30.45%;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同比增加115.70亿元,增长38.77%。

她表示,惠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发展城市之一,发展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希望各金融机构通过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金融政策的精准性和直达性,稳住市场主体信心。

前7月贷款增加约887亿元

在国家、省、市各项金融支持政策加持下,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进度明显加快。

近期,惠东县稔山镇某农机合作社负责人陈先生为农机采购缺乏资金而发愁。随后,他通过惠州工商银行普惠金融“e抵快贷”产品,只用了3个工作日就获得了数十万元优惠利率贷款,并用这笔贷款迅速购买了一批农用机械设备。

“e抵快贷”产品可随借随还,循环使用。类似的普惠金融产品,惠州的金融机构今年以来推出了不少,解决了一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贷款难题。比如,中国银行惠州分行在保普惠金融客户专项行动中了解到,惠州某制造业企业有增额及变更授信品种的需求,第一时间为其定做了授信方案,并快速新增发放贷款500万元,及时缓解了企业的还款压力。通过此次行动,该行访谈了420家普惠金融客户,为其中62家企业新增授信金额1.85亿元。

不仅是普惠金融客户,一些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也得到了金融的支援。建设银行惠州市分行有关负责人向南方日报记者介绍,截至今年7月,该行新增164亿元贷款,用于支持企业防疫抗疫、保障民生和复工复产,以及相关重大项目的建设。接下来将继续落实有关政策,全力帮助企业稳生产。

8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公布了今年以来惠州市主要金融数据。1-7月,惠州市贷款比年初增加约887亿元,其中实体行业贷款增长明显加快。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聚焦政策落实的“精准度”和“直达性”,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引导货币流动性直达实体经济,积极帮助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复工复产。

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有关负责人介绍,从各领域来看,实体行业贷款增长普遍加快,民营小微企业贷款“量增、质优、价降”,专项领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截至7月末,惠州市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贷款同比增加346.35亿元,增长30.45%;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同比增加115.70亿元,增长38.77%。该负责人认为,今年以来,惠州金融加强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将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复苏和稳步发展。

■链接

上半年重点融资对接会

2020年“党企携手克时艰、党建引领促发展”金融暖企融资对接会

8月14日,惠州市举行了2020年“党企携手克时艰、党建引领促发展”金融暖企融资对接会,进一步帮助企业融资。

在活动现场,数十家金融机构设置展位,为企业现场提供融资咨询服务,吸引了不少企业界人士交流。一批金融机构向10家企业授信,总额达到54.5亿元,另有10家企业现场签约获得1.97亿元贷款。

惠州市2020年政银企项目融资对接会(外贸专场)

7月23日,“惠州市2020年政银企项目融资对接(外贸专场)暨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政策宣讲活动”举行,以更好地服务外贸企业,落实“六稳”“六保”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粤财普惠、简单汇(惠州)、出口信保惠州办事处对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供应链金融支持外贸企业等相关业务作了介绍。惠州市商务局、惠州市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惠州银保监分局分别对有关外贸企业的政策作了介绍。20家银行向20家企业进行了现场授信,授信总金额达46.7亿元。

赋能仲恺·科技金融合作对接会

6月16日,“赋能仲恺·科技金融合作对接会”在惠州仲恺高新区举行,以促进仲恺高新区金融与科技、产业深度融合。

在对接会上,仲恺高新区与中国人民银行惠州市中心支行签署了《全面加强金融创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约定双方在协调配合货币、财政、产业政策,支持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建设,促进小微、民营企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同时,金融机构为仲恺高新区辖区40家企业授信310亿元。

■观察眼

企业不能坐等金融支持

受疫情和全球经济下行等诸多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国家加大了金融扶持实体经济的力度。比如今年1-7月,惠州市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贷款同比增加346.35亿元,增长了30.45%。

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为数不少的企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记者也听到了一些抱怨的声音,甚至有些企业希望把融资门槛再降低一些。这是否可行,金融部门自会根据现实情况加以研究。

另一方面,企业也要了解,银行之所以设融资门槛,从根本上讲是要控制金融风险,防止发生金融崩盘的现象,从而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定。这也就是所谓的“金融稳,经济稳”。在这个前提下,才会有“金融活,经济活”。

仍然是以今年1-7月为例,惠州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同比增加115.70亿元,增长38.77%。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增长这么快,惠州的金融机构无疑面对了更大了金融风险,尽管它仍然在可控的范围。因此,适当的融资门槛是必要的。特殊时期,国家会适当降低融资门槛向企业输送金融“弹药”,同时相应扩大对不良贷款的容忍度,但企业不能指望这个门槛会无原则地一降再降。

那么,企业是不是就没有办法了?是不是只能坐等政策?显然不是。先来看以下一组数据。

以惠州企业为例,到今年6月末,惠州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为95.86亿元,其中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48.02亿元,同比增长74.02%,可谓增长迅猛。而在近几年,惠州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得的贷款每年都在2亿元以上。

可见,除了固定资产之外,企业的信用和知识产权都可以用来融资。那么,企业如果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注重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保持良好的信用,或者大力推进研发工作,产生了有竞争力的知识产权,不都是有机会用来融资吗?

这仍然是对企业自身发展提出了要求,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企业不能一味指望银行会不断降低融资门槛,而应该首先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在此基础上尽量寻求融资,这才是正常的心态。

新闻推荐

中小微企业遇电费加价可举报打通政策红利传导“最后一公里”,市市场监管局整治转供电加价行为

码上查看降价明细为应对疫情影响,一般工商业电费又降价了。为了给企业和个体户等各类市场主体减负,国家发改委对一般工商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