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见南湖南湖以多元的性格成为城市新景色

惠州日报 2020-08-16 08:11

生活气息浓郁的南湖。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摄

惠州西湖以曲折秀邃闻名,大部分湖岸幽深而富有野趣,然而西湖南端的南湖生活气息非常浓郁:湖畔的南苑公园和湖公园里,无数吹拉弹唱的人们自得其乐;被林立的住宅小区包围的南湖畔里,无数人在惠州一中南湖校区传出的朗朗书声中休闲散步。

南湖曾是西湖水源之一

百年之前,南湖还洼地众多,就如整个西湖的前世容颜。西湖,并非一开始就是湖泊。张友仁《惠州西湖志》记载:“东汉时,湖上犹有狼虎居之,无所谓湖也。”可见那时的西湖还是一片狼虎出没的洼地。

但就是在这洼地边,出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晋武帝咸宁元年(275),惠州龙兴寺始建,该寺基址原为东汉伏虎台,这是惠州人营建西湖的较早记述。据考,龙兴寺在惠州古城南银岗岭南麓,即今天长寿路北侧、南湖之畔。隋代,龙兴寺改为舍利道场,唐开元二十八年(740)改名为开元寺。这里到南宋还一度成为聚贤堂、丰湖书院的所在地。

北宋余靖在《惠州开元寺记》介绍该寺之兴替沿革时,有这样一段记述:“惠州治城之南二里,则所谓最胜之寺者也。古者邑而未郡,山犹林莽,虎狼宅之,肆害民里。东汉之末,有僧曰文简,挂锡栖此,猛兽驯服,因为伏虎台云。”余靖还写到元寺记一带的风景:“兹寺重冈复岭,隐映岩谷,长溪带蟠,湖光相照,探幽赏异,一郡之绝。”张友仁称,此“为惠湖风景见于记载之始。”

最不起眼的南湖,居然是西湖营建、西湖风景入记载的初始地,这应该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

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南湖还是西湖水源收纳湖区之一。历史上曾有三大水源在惠州城西汇聚,形成湿地,后逐渐转化成湖,其主要水源:一叫横槎水,发源于黄峒山,经白鹤含书、犹龙山(又称太保山)流出,注入菱湖;第二新村水,发源于古榕山,经大、小榜山,从新村流出注入丰湖;第三条发源于西部红花嶂,从大石壁流出,经飞鹅岭注入南湖。《惠州西湖新志》称,旧时山上有摩崖石壁,峭壁间有觞咏、寒渌、复泉三亭,山上有张留书院,水帘洞下有洗心台,人们登上此山,仰望榜岭叠翠,近在咫尺,眼下飞帘溅雪,其景可与杭州西湖南高峰媲美。国内西湖数十,惟惠州西湖有此瀑布。

鹅城传说的发源地

南湖虽然名不经传,但其西畔一座小山却让惠州扬名,它就是飞鹅岭。飞鹅岭与仙人骑木鹅开埠鹅城的传说密切相关。

相传南北朝著名的山水诗人谢灵运来到岭南广州,“梦游”罗浮,乘坐木鹅船逆龙江而上,抵达惠州这块仙源福地,环视四周,江湖相连,水天茫茫,谢灵运只得在小船里过夜。第二天,木鹅船化成一座小山头,谢灵运就在山头上羽化升天(实则在广州被诛,后人讳言其事)。这座小山就是惠州城南的飞鹅岭,惠州也因此而得名鹅城。

民间有谣谚云:“铁链锁孤舟,浮鹅水面游。任凭天下乱,此地永无忧。”浮鹅,曾是惠州的一大特色,到了现代,惠州城多处可见仙鹅的雕塑,就连跨东江的合生大桥桥墩,也塑造成仙鹅引项高歌的状态,惠州人对仙鹅的喜欢可见一斑。

传说归传说。现实中,飞鹅岭蛰伏南湖之西,地据南湖、丰湖两湖之滨,山脉有翔翥之态,极似飞鹅张翅,故名飞鹅岭。《惠州西湖新志》称飞鹅岭高75.6米,面积约6.5公顷,飞鹅岭上林木苍郁,风景素来优美。旧时,人们春游踏青或者重阳登山,都携酒于此鸟瞰西湖与鹅城,饱览湖光山色,“飞鹅揽胜”之景由此而来。

子西岭为何变“紫西岭”

与飞鹅岭相对望、同在南湖之畔“紫西岭”,也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山丘,它的来历,来自宋代苏东坡之后又一著名寓惠诗人唐庚(字子西)。

“一州两迁客,无地顿奇才。方送端明去,还迎博士来。”这首小诗是南宋诗人刘克庄来惠州游西湖时,凭吊唐子西故居而写的。端明指的是苏东坡,博士则指的是唐子西。苏东坡为北宋文坛领袖,帝王之师,其对惠州文化影响之巨大和深刻自不待言。唐庚进士及第,官宗子博士,诗名早著于海内,文采风流与苏东坡相仿,时称“小苏轼”。

山明水秀的惠州,“此邦宜住玉堂仙。”苏东坡与唐子西,均成为当时还是岭外荒僻之地惠州的”迁客”,唐子西之来距离苏东坡之去,前后仅仅13年,不能不说是一件巧合难逢的盛事。

北宋大观四年(1110),唐子西被贬惠州,在城南沙子步李氏山园筑庐而居。谪居惠州近五年期间,所作诗歌杂文三百余篇。

北宋政和五年(1115),唐子西遇赦北归,后人将其在惠州居住地改名子西岭,他还曾被惠州人建祠祭祀。

入明后,被立祠祭祀的惠州本土先贤日渐增加,惠州官修和民建祭祀的先贤的祠堂,多达数十个,到了现当代,祠堂几乎坍塌殆尽,唐子西的也不例外。

而“子西岭”这个地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还被使用,到了20世纪八十年代,却变成了“紫西岭”。对此,惠城方志办工作人员曾分析,1986年1月国务院出台《地名管理条例》:一般不以人名做地名。当年8月,惠州开展了为新街道命名的活动,子西为人名,不能采用为地名,这很有可能与紫西岭最后的定名有关系。

变迁中的南湖景色

“子西岭”的变更,放在整个南湖的营建和变迁史来看,只是冰山一角。百年萎缩,至今仅剩以前四分之一,虽没有像鳄湖被断成3处,南湖的命运也写满波折。

1985年,南湖整治工程启动,至1987年冬竣工,修复后的南湖水域面积保存至今。2007年,南湖南端12万平方米水域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改善了南湖的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III类以上。

南湖,还不吝与惠州市第一中学的师生们分享半湾月色与清风,让读书于此的年轻学子凭栏远眺,无限青山迷雨外,有情绿水绕窗前。校园内的古榕树,以及南湖,成为无数学子的美好记忆。

南湖,千年风光隐退,它以多元的性格,成为城市新景色。生活在惠州城里,每一个为生活打拼的我们,很难成为为菊自醉的陶渊明隐士,苏东坡、唐子西吟诗作对的时代背景也远去无迹,然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南山。惠州西湖五湖中,南湖亦可当作南山看。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新闻推荐

谢岗谢山村拟建20.76万平方米商住区

记者日前从谢岗获悉,根据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官方网站发布《谢岗镇谢山村商住更新单元划定方案批前公示》(以下简称《批前公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