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校共建一周年,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硕果盈枝实现医院管理、品牌、人才、技术、学科等“五个融合”,培育临床重点专科带动快速发展
政校共建一年,惠州市中医医院焕发出新活力。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摄
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名医堂。
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中医药文化展示馆。
2019年8月14日,惠州市政府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共建“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正式签约揭牌,标志着惠州市中医医院以“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作为第一名称,并参照大学直属附属医院标准进行建设,通过合作共建,实现医院管理、品牌、人才、技术、学科等“五个融合”,培育临床重点专科带动快速发展。
合作共建一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在推动“健康惠州”行动、助力建设全省中医事业创新示范城、促进优质资源共享等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亮眼的成绩?
布局落子,合作共建实现历史性开局
医疗是最大的民生事业。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高质量发展“2+1”现代产业集群,其中“1”就是指以中医药产业为重点的生命健康产业。而在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要加快培育生命健康产业。中医药产业发展迎来了新蓝海,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站上了发展的新风口。
据悉,惠州是继深圳、顺德之后,省内第3家参照广州中医药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管理的政校共建医院,这标志着惠州在创新管理模式,助力建设全省中医事业创新示范城、打造生命健康产业上迈出了重要而坚实的一步。
今年6月,惠州市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将“扶持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建设”列入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的第一要务,提出要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医院临床诊疗技术的突破与能力提升,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建设区域中医医疗中心。
医院领导班子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坚持以“中医要领先、西医不落后;综合实力强、服务品质优”为总体目标,借外力、强内功,不断推动医院体制机制创新,科学谋划,布局落子。特别是在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推进医院运营发展,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研教学和服务能力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突破。全体医务人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表现出空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升级嬗变,学科建设领航医院发展
急诊科是群众就医的第一道关口,为了提高急诊患者救治效率和成功率,该医院花大力气再造急诊流程,优化布局、改善环境,畅通急救绿色通道,将急诊关口前移,让急诊成为患者进入医院就诊的真正“前端”。
“原来科室人手不足,岗位之间相对分散,难以形成合力。”急诊科主任唐纪文说,为了确保急诊病人的安全性和抢救的及时性,医院建立多学科协调机制,整合各科室人力资源,重点建设创伤中心、卒中中心和胸痛中心,以急诊为战场,举全院之力抢救急危重患者。“让科室、医生围绕着病人转,这是最为明显的改变。”唐纪文说。
数据最能直观反映急诊抢救的及时性——急性心梗病人接诊后半小时之内,胸痛中心就可以做好抢救的前期准备;卒中中心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1年多的努力,已通过卒中地图的评审,建立了高效、快捷的急性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各种卒中疾病治疗数量均明显上升,如静脉溶栓量由2019年下半年的7例上升至2020年上半年的2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DNT时间缩短在46分钟(《2018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要求在60分钟内)。更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整合急诊科医护资源,目前该院东江新城院区救护车出车速度缩短至1分40秒,反应速度达到省内乃至全国先进水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做优做强骨伤、肛肠等专病专科,及时总结形成诊疗方案,巩固扩大优势,带动特色发展。修德至仁,修业至专。医院在推动学科建设中持续锻造核心竞争力,着力创新中西医、内外科融合技术,朝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知名的现代化、智能化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目标迈进。
据了解,肛肠科是该院具有突出中医特色的业务科室之一,拥有久远的中医药文化传承历史。为充分发挥该科室的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今年6月,正式开设了独立的肛肠科住院病区。在菱湖院区住院部三楼,一个窗明几净、配套齐全的病区成了肛肠科的“独立地盘”。目前,肛肠科在新、老院区均开设门诊,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坐诊,运用中西医疗法诊治肛肠疾病。肛肠科主任叶育勉说,“微创伤、微疼痛”“短疗程、高疗效”是学科建设发展的新理念,旨在灵活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为患者提供优质诊疗服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西合璧,传统中医焕发新活力
中医药要想老树开新花,唯一的出路就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做好创新。记者采访了解到,作为广东省“十一五”首批中医重点专科,该院骨伤科共设有三个病区。多年来,该科室坚持中西医“两条腿”走路,用中西医结合的模式诊治骨伤科常见病、复杂骨折、运动损伤、严重多发伤等,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骨伤科二区主任谭志宏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骨伤技术的同时,吸取现代医学中先进的科技成果,自创了一套“中医筋膜针”疗法。该疗法以传统银针入穴位,通电发热后能够有效缓解肌肉紧张,对于头痛、手脚发麻症状的患者效果显著。骨伤科团队一方面从传统医学汲取营养,创新应用中医外治方法;一方面向现代医学寻求新路径,在领先技术上精益求精。
而作为“十二五”期间获批的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针灸科发展已有50余年历史。一直以来,学科以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及痛症康复为重点,针药并用,逐步形成了集针灸、理疗、康复、中药为一体、中医特色鲜明的临床科室。然而,直至2019年6月,针灸科才开设住院病区,由于专科人才匮乏,甚少接收神经康复患者。针对这一情况,医院特意为该病区增派了两名神经内科方面的专业人才,将针灸科与神经康复专业进行人力资源和专业技术重组,升级为“针灸/神经康复病区”。重组后,科室拓展了服务项目和领域,实现了服务功能的升级,学科发展进入“快车道”,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实践。
另一个中西医结合建设学科的典范,是该院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学科共建。“在此之前,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在神经外科领域相对薄弱,只有一位曾经进修过神经外科的医生,不具备团队基础”,市中医医院院长扶玲介绍,为了缓解全市神经外科医疗资源的供需矛盾,该院正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洽谈神经外科学科共建合作,在原来惠州市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联盟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合作模式,建立神经外科共建合作医疗关系,建设中西医结合病区,双方坚持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积极推动中医药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康复等方面的应用。
事实上,发展神经外科的需要与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的地理区位息息相关。该院东江新城院区周边的建筑工地和工厂较多,意外伤害多发,如果不具备基本的神经外科处置能力,就可能耽误患者的救治。
“我们对医院的定位是,中医一定要突出,但是西医不能落后,要有救死扶伤的能力。”扶玲说。
共建再结硕果,“大咖”团队进驻
在传承创新中医药事业过程中,医院着力建设精英汇聚的高地、名医辈出的摇篮。据悉,医院近期通过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的评估,正式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二级研究生培训基地”,并圆满完成了首次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成功招收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3个专业方向共4名中医专硕研究生,实现了该院研究生教育“零”的突破,开创了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医疗、教学、人才、科研、全方位发展的里程碑。参加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遴选出包括广东省市名中医、国医大师弟子、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等在内的9名研究生导师,为今后医教研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合作共建一周年之际,该院又有了新动作:广州中医药大学10个“大咖”级专家团队即将进驻,将定期来院开展坐诊、手术、查房、病例讨论、学术交流等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参与科室建设,提供管理和业务技术支持,发挥传帮带作用,合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惠州高端医疗团队,助力医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疗技术水平和科教研水平向更高层次提升。
“通过柔性引才、师承教育等途径,将初步搭建起高层次、创新型中医药人才梯队。”扶玲表示,在今年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医药及时介入,发挥了特色优势,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带来强有力支援,越来越多的百姓认识到中医药的作用与功效,开始主动选择中医进行问诊咨询。“大咖”团队的进驻,让惠州百姓从此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名医名院的优质诊疗服务。
“色香味”俱全,健康管理中心“动起来”
“您好!这里有我们自己研制的降火清咽茶和养肝护肾茶,可以试饮,请问您想试下哪款茶饮?”在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中医养生体验区,工作人员热情地为市民介绍着养生茶饮,这是医院推广中医养生膏方、茶饮,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创新医疗服务模式的具体实践。
扶玲院长表示,医疗卫生事业是重要的普惠民生事业,医院的发展落脚点是利民惠民。为进一步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和国家卫健委《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医院高擎利民、惠民旗帜,走出了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新路径,不断推动全民健康关口前移。
改善、创新医疗服务模式,首先是自身要先“动起来”。这不,一个颜值高、气质佳、功能全的健康管理中心登台亮相。今年4月底,该院健康管理中心完成升级改造,面积从之前的380平方米增加到850平方米,分为普检区、优诊区、中医养生体验区、中医药文化展示区。在中医药文化展示区里,不仅有中草药原植物标本散发的阵阵药香,还有各式“针灸”器材和脉诊,宋代、清时期的药罐、药盅、药碗、研钵、鼻烟壶等。旁边的电子屏上,手指轻触则可以了解各类中医知识,可谓“色香味”俱全。
除了颜值高、气质佳,这个健康管理中心功能也全。为满足社会不同层次人员的体检需求,该中心提供有个人体检、入职入学体检、职业健康体检等服务,不仅可以专人导医、专人陪检,还可以提供专业的健康咨询与宣教、预约名医专家等服务。“健康管理中心服务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针对每个人的个体差异进行体质辨识,通过体质辨识与健康干预,市民对自身身体状况有全面的了解,可以及早发现部分疾病或进行体质调理。”该中心主任黄河表示,根据体检结果,量身定制中西医健康处方,达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调理、早治疗的目的,为市民健康“把脉”,推动健康关口前移。
惠州首家,开启智能诊疗先河
医院从“互联网+”入手,逐步开拓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医疗服务模式,让患者少等待、少跑路,让管理更加有效率。
“1个小时后,检查报告会出来,在医院公众号"个人中心"那里可以查看,然后进入互联网医院咨询、问诊。我看到了就会回复你。”在菱湖院区二楼的消化内科门诊处,消化内科医生跟患者李女士说到。李女士前一晚跟朋友聚餐吃多了海鲜,次日起床后头晕无力、呕吐不停,随后便来到菱湖院区就诊,医生为她进行了详细问诊和检查。
一个小时后,李女士在公众号查看到自己的检查报告,她进入互联网医院的界面,选择了“复诊续方”,以图文咨询方式预约了医生,填上基本资料、疾病既往史,上传检查报告后预约成功。随后,医生进行了回复,告知李女士仅是消化不良问题,并为她开出了健胃消食的处方。“很方便啊,第一次使用互联网医院,没想到跟面对面问诊是一样的,不仅省去了来回跑医院拿报告、看报告的时间,还可以送药到家。”李女士感叹道。
2019年10月21日,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互联网医院上线,这也是惠州首家互联网医院,足不出户看病在该院率先实现,开启了惠州市及周边地区的智能诊疗先河。只要手机登录“互联网医院”,就可以“面对面”问诊医生,还能享受送药上门等服务。记者在互联网医院的主界面看到,“面对面”问诊医生已开通了健康咨询、视频问诊、复诊续方、用药指导等板块,每天都有值班医生坐诊,为市民提供更高质、更便利的医疗服务。
此外,医院还在全市首家引进了中药智能化免煎系统,并首家开展了全国医保异地结算服务,首家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启用“寄达药房”、免费快递中药饮片等……在改善就医体验,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的路上,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一步一个脚印,坚定不移地前行。
抓“点”成“面”,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改善医疗服务,关键还在于 “细节”。
“很方便,体验感很好,胃镜检查预约后,3天内就能排上。”在候诊区的市民陈先生说,两年前他也来医院做过胃镜检查,但是那时预约的时间将近半个月。随着人民大健康意识的提升,胃镜检查、肠镜检查人数增多。作为医院医技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镜中心的发展建设也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不驰于空想,医院对内镜中心进行了流程再造。
通过合理调配人员、绩效调整、增加周末开诊及延长服务时间等措施,提高服务效率,胃镜检查预约时间由原来的15天缩短至3天内,肠镜检查预约时间由原来的1个月缩短至7天,诊疗人次增加了近30%。
展望
深度融合,一院两区谋划新发展
合作共建一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两个院区在整合优势资源、开拓发展空间、改善就医条件、提高规模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城市发展骨架不断拉大,与之相对应的是百姓看病需求与日俱增。长期以来,菱湖老院区以其特有的交通、地理和人文优势为满足人民群众中药服务需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十载发展,菱湖老院区的医疗服务半径不断向周边延伸,涵盖了下角片区、桥东街道、龙丰街道等所辖部分人口约15万人,更辐射至惠州市各县区以及河源、增城、东莞、汕头和梅州等周边城市。
然而,菱湖院区建设年代久远,硬件设施和就医环境亟待改善和升级。2020年,菱湖院区迎来了突破瓶颈实现快速发展的转折点。该院区改造工程项目被列入《2020-2022年市级财政投资三年滚动正式项目》,计划改造总建筑面积14602.44平方米。目前,项目已进入勘察、施工图研讨和完善项目设计方案等工作的推进阶段,将于今年10月开工,2021年底竣工。届时,一个布局再造、设施更新、环境升级的菱湖院区,将再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特色诊疗服务。
记者了解到,在东江新城片区,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现有业务用房紧张问题也逐渐凸显。目前医院正谋划东江新城院区二期建设项目。扶玲院长表示,相信随着菱湖院区的改造、东江新城院区二期项目的谋划,“一院两区”的成熟运行以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大力支持,医院将不断加快业务结构调整,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强化科研教学成果,助力医院飞得更高、更远、更稳。
好风凭借力。未来,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将进一步依托大学的人才和技术平台,借力借势,聚焦建设全国百强中医医院的目标,全面推进“1+2+3+4”战略,即打造一个立得住、叫得响、有示范的品牌;抓好专科和人才两个方面的建设;构建医疗、教学、科研深度融合三位一体平台;建设中医专科专病诊疗、中医临床教学、中药制剂示范、中医药科研创新四大区域中心,形成菱湖院区以提供中医特色诊疗服务和临床教学为主,东江新城院区以提供急危重症等中医综合性诊疗服务为主的“东西两翼”协同发展强劲态势。
从变量到变质,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合作共建已惠及到每个百姓的生活,并为惠州市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耕耘展壮志,浓墨绘新景。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在合作共建路上,必将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勇擎大旗、勇立潮头,为“健康惠州”添砖加瓦,为百姓健康谋福祉。
惠州日报记者黄婷 通讯员马丽昕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市中医医院提供。
新闻推荐
惠州日报讯(记者谭琳龚妍)日前,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在广州白云宾馆举办“广东省工业旅游精品线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