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冚蝶变红色村 初心依旧映丹霞
2019年春,为献礼建党98周年,红色资源众多的低冚村,建设成为龙门首个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这里共划分为前导区、胜利主题区、抗争主题区、史实主题区4个区域。胜利广场是胜利区的核心,而“聚和堂”又是胜利广场的核心,穿过“红色五角星”形状的胜利之门,“聚和堂”前广场上种着十八棵木棉树,每棵树下,都篆刻着一个姓氏,代表十八姓兄弟的义气与团结。木棉树又称“英雄树”,既象征着开基低冚的先人勇武奋进的精神,也象征着革命武装力量战胜归来,在此列阵,有庆祝大捷的寓意。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游人,来这里感受“聚和堂”独树一帜的文化氛围和红色低冚的炽热初心。
红色村
龙门首个红色革命教育基地
正如低冚族训中所言“守承须立志,此日良弓良治,曰苟完苟美;创建在坚心,今朝肯构肯堂,适乐土乐郊”,为了开辟更美好的生活图卷,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史中,低冚十八姓子孙和排岭王氏子孙一道,继承和发扬先辈勇武刚毅的精神,敢为人先,不畏牺牲,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和人物,也保留了很多富有历史内涵的建筑和遗址。
新中国成立之后,因为地处偏僻,经济发展落后,作为革命老区的低冚成为省级贫困村。2017年年底,广东省启动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低冚被列为第一批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从那时起,低冚这个南昆山东麓沉寂的小山村开始了华丽的蜕变和升级。
2018年6月低冚红色村正式开工建设,投入省级资金、企业资金、县镇级资金共4350万元。当时建设过程中需要村民提供土地和山林,村民不仅积极配合,还不时为工程队送茶水,在村民的大力支持下,工程仅用10个月便建设完成。“原来低冚村相当偏僻,少有人来,自2019年6月开园以来,不到半年时间,来低冚参加学习的已经有120个单位,近万人来到这里开展党建教育、观光旅游,小山沟一下子热闹了起来。”龙门县永汉镇党委书记林建辉介绍道。
低冚红色村是龙门县首个革命传统教育和乡村振兴战略实践基地。十八姓祠堂,低冚伏击战遗址公园,李绍宗故居,东三支纪念馆等,沿着功臣路和低冚河次第排列,成为龙门重要的红色旅游景区之一。
打卡地
山环水绕成乐土
过去贫穷、冷寂的低冚村,而今变得整洁干净,宽广的柏油路将村民小组连接起来,从增龙公路拐进村子,一路的竹林田野,空气十分清新,进入村子,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的年桔和光伏发电站,将农业和科技并列在一起,彰显着低冚的过去与未来,进入红色村,有打卡地,不仅富有特色,而且能学到知识。
过了年桔林和光伏发电站,来到胜利主题区,眼前富有特色的“红色五角星”形状的大门便是胜利之门,象征着革命和胜利,这里是低冚的地标,也是打卡“红色村”的首要之地。
穿过“胜利之门”,旁边是代表开基低冚的十八姓好汉的十八棵木棉树,木棉树也称英雄树,这里的每一棵木棉,都代表一个姓氏。穿过木棉林,便是“聚和堂”,虽然是重建的新建筑,但是在村民心中依然有着崇高的地位。功臣路在聚和堂的后面,一路蜿蜒曲折,古木参天,体现了艰苦卓绝的低冚开基之路和革命斗争史。
东三支的全称为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三支队,这支队伍在龙门解放战争历史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四野大军南下解放广州,也贡献了积极力量,纪念馆中文物与光影结合,内容翔实,是了解龙门革命斗争史的一扇窗口。低冚人李绍宗作为建国之后的首任县长,曾任东三支二团团长,他本人及家族为龙门的革命斗争作出重要贡献,在李绍宗故居,至今还能看到当年国民党反动派烧毁房屋的痕迹。
从东三支纪念馆和李绍宗故居出来,沿着风光秀丽的低冚河边散步前行,竹林掩映之中,有很多错落分布的雕塑和战壕,战士们个个栩栩如生,或持枪前进,或伏地射击,这里便是远近闻名的低冚伏击战遗址。透过古铜色的雕塑,我们似乎还能听到当年的厮杀与呐喊声。沿途还有红星剧场和军旗广场等,都是很好的打卡地。
走完全程1.2公里的红色革命路线,既能感受金戈铁马、战火硝烟的革命岁月,也能了解到很多龙门革命历史知识,同时还能看到美丽的新农村风貌。据村干部介绍,当下低冚村正准备低冚河东岸建设民宿,发展文旅,未来的低冚将会有更多值得期待的打卡地。
敬山林
别具一格的族训族规
据村中老人讲,民国时期,在聚和堂上,用水磨石镌刻着两副寄意深远的对联。后来祠堂拆毁,构建散落,但是这两副对联一直保留在低冚十八姓子孙的心中,并且记录在族谱之中,引为族训。
其中第一幅对联镌刻在旧日的中厅,“钻科技,习文章,善创善承垂裕后;重士农,兴礼让,克勤克俭冀光前”。第二幅对联是“守承须立志,此日良弓良治,曰苟完苟美;创建在坚心,今朝肯构肯堂,适乐土乐郊”。与绝大多数宗祠的对联和族规不同,聚和堂的族规并没有大面积追溯祖宗的荣耀,也没有强调一家一姓的历史。而是标新立异,集中表达了对子孙后裔的期许和教导。
在第一幅对联中,啸聚山林,刀剑立身的十八姓好汉,期待子孙后代能够重视文教,钻研科技,兴“礼让”之德,对于先祖而言,这些美德属于开拓创新了,但是在“善创”的同时,对祖先团结一心,英雄坚韧的品德,也需要“善承”只有这样才能“光前裕后”荣耀门楣。
第二幅对联深沉宏大,委婉内敛,典雅严谨,曾悬挂于内厅神龛两侧,显示清代中后期,聚和堂子孙深厚的文化积淀。上联用《论语》卫公子荆的典故,强调子孙后裔要继承先辈的遗志和事业,同时要知足常乐,不以外物为心,不可过于奢侈,急于求成。下联强调要创建幸福安乐的环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要坚定信念,代代相承,自强不息。
除了独树一帜的族训,聚和堂的族规也别有特色。开基低冚的十八姓兄弟,他们从大山而来,对于庇佑他们的群山,有着特殊的敬畏之心。因此在“聚和堂”的族规中,有着很多体现“敬山林”的严格要求。例如族规规定每个山头的林木要十年采伐一次,而且要错峰轮流采伐,取大培小,不伤根本。
凡是经过聚和堂议定封育的山林,严禁私自砍伐,凡是违例砍伐,或者毁伤林木者,当事人必须要杀猪一头,让众人吃喝一顿,但是不能宰杀耕牛。这种养护森林的方式,既能实现对违规者的惩戒,也能对其他族人进行规范和劝诫,有效地维护了地方生态的平衡。
除了敬畏山林保护他们的生存根基,聚和堂的族规还十分重视凝聚人心。首先他们十八姓子孙之间,互不通婚,保持多姓一族的传统,提高凝聚力。每年的重阳节,十八姓子孙不分姓氏,会共同拜祭开基祖先之墓,以彰显十八姓的金兰之义,虽然时光流转,留在低冚的十八姓只剩下九姓,但是这一传统依然没变。
祭拜完成之后,族人全都会聚在聚和堂摆酒席,而且会主持分猪肉,凡是十八姓子孙男丁每人一份,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多加一份,“功名老大”加一份,高小毕业加一份,中学毕业加二份。这种分配方式,即显示了十八姓子孙尊老敬贤,传承孝道的传统,也显示了他们对功名事业的鼓励和渴望。
正因如此,虽然是啸聚山林的群雄开基,但是在道光十五年(1835),低冚李氏第七代李济川依然以儒学拔贡,获得功名,其功名石至今还立在大围祠堂前。后来从低冚走出的十八姓子孙,包括后来迁入的王氏子孙,很多都以读书成就事业者,分布于珠三角等各个城市。
舞貔貅
勇武之气与节日娱乐共存
客家人注重子孙繁衍,添丁后大多会在正月里于祠堂内厅上灯,以祈求祖先庇佑,和族人一起分享快乐,见证孩子茁壮成长,和很多地方一样,在低冚,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二至十五日元宵上灯节。
到了这一天,十八姓子孙不分地位高低都会穿上体面的衣服,到祠堂饮宴庆贺。生下男丁的家长,是当年筹办“灯庆”的当然理事,称为“灯头”,与聚和堂理事共同负责筹办灯庆、摆宴一应事务。宴席结束,族人们齐聚在祠堂“抢花灯”,谁抢到花灯上的凤凰就有添男丁、行好运的喜兆。有时候一年之后,有多个男丁降生,“抢灯头”更是十分热闹,有时候会从晚上持续好半夜。通过这类丰富的活动,族众之间凝聚力不断强化。
除了“抢灯头”,在过去,低冚逢年过节还会舞貔貅,貔貅又名天禄、辟邪、百解,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能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人间,也用来代指军队。在过去,低冚的舞貔貅不仅包含舞蹈动作,还包含拳术、对战、杂技表演等内容,舞起来虎虎生风,富有阳刚之气,十分壮观。过去低冚舞貔貅有很多高难度动作,如翻架、飞台、穿刀圈等,需要极好的武术功底。但是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外流,传承数百年的舞貔貅逐渐失传,成为老人们口耳相传的故事。
传说
低冚村曾有打虎英雄
在低冚,流传着很多关于祖先十八姓二十一好汉的传说,这其中也包括几百年低冚历代先人的传说。低冚河作为低冚的标志,滋养了低冚人的同时,在过去,每年山洪季节,南昆山东麓众多的沟壑水流激增,迅速上涨的水流加上巨大的落差,形成了巨大的势能,也给低冚人带来了许多伤害,久而久之,低冚便流传着河里藏有“恶龙”的传说。
100多年前,为了锁住恶龙,低冚人战天斗地,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在村子两头的河流上分别修筑了大桥,并且多河道进行改直加固,对牛牯嶂等群山的林木也加以保护,此后低冚河便逐渐变得驯服,“恶龙”也不见踪影。
低冚人受大山的滋养,也有大山般的勇敢。除了斗“恶龙”,还有李俊连斗“恶虎”的传说。清代时低冚虎患十分猖獗,低冚祖先因为啸聚山林,练就一身本领,善于打虎。开基低冚的四氏祖李俊连,高大魁梧,臂力非常,他所住的李屋位于低冚深处,比邻大山,一天晚上,宁静的山村忽然变得喧闹起来,原来有一只黄斑猛虎进入了村子,衔跑了一只大肥猪,李俊连和村里人一起打起火把,拿起镰刀追赶,将猛虎围到墙边时只见猛虎将猪甩了到了墙外,纵身一跃跳了出去,村里人赶紧追到围墙外,发现猪已经死掉了,旁边的石头上还留有两颗断裂的虎牙和血槽,原来是慌不择路的猛虎跳到墙外,误将石头当成猪。
这件事情让勇敢李俊连颇有感慨,平时都说人怕虎,其实虎更怕人。一天李俊连种地归来,路过一片松树林时,一头体形硕大的猛虎正在捕食村里的耕牛。四下无人,李俊连心中一紧,这耕牛是村里人的宝贵财富,若是被虎所食,就没法耕田了。想到这里李俊连拿起肩上的锄头,和猛虎进行搏斗,最终击退猛虎,保护了耕牛,成为全村的大英雄。
镇“恶龙”,斗“恶虎”无不显示低冚先祖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奋勇不屈的精神。除了这些故事传说外,低冚还有“仕朝公嫁女”、“观音潭的传说”等,这些故事,则表现出低冚儿女,保护自然,孝敬父母,机智聪颖的性格特点。几个故事传说显示低冚人在面临自然和社会困境时,所体现出来的刚柔并济的智慧和坚韧。
新闻推荐
南滩碉楼 增江之畔的“摩天大楼”这座始建于明末清初的古老建筑数百年来历久弥新
碉楼是南滩村的地标。南滩村武庠生何秩宗捐职营千总后获得的“皇帝敕命”圣旨牌。依然屹立的“南滩糖厂”。自明弘治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