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农技中心大力开展优新品种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助力农户增产增收 引种优质丝苗米 孕育稻香飘满田
眼下正是晚造插秧时节。这是农户抓紧农时插秧。
日前,记者行走在横沥、芦洲的田间地头看到,一片片绿油油的秧苗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农户正在田间管理秧苗。横沥镇墨园村农户陈符玉7月底刚收完早造水稻,其中种植的两个优新品种平均亩产900~950斤,比其他品种亩产高了50~100斤。“晚造我种了象牙香占、19香、南晶香占等5个优新品种,都是区农技中心试验的优质丝苗米。晚造米品质好,产量比较稳定,只要天气好、管理得当,跟去年比产量肯定会增加。”看着田里刚插下不久的秧苗,陈符玉仿佛闻到了晚造稻香飘满田间,“下半年优质米价格比较好,吃不完的我就全部卖掉。”
近年来,得益于惠城区农技中心大力开展优新品种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农户在水稻种植方面逐年更新换代,更优新的品种孕育出更丰产优质的稻米,再加上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为农户增产增收保驾护航,有力推进了全区丝苗米产业发展。
新品种新技术培训为农户送“及时雨”
日前,由区农技中心、区农科所等联合举办的“惠城区2020年早造水稻(丝苗米)新品种新技术现场培训暨展示观摩会”在位于横沥镇大利村的惠州市家粮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水稻基地举行。省农科院水稻所、省农科院惠州现代农业促进中心、区农技中心、区农科所,相关镇(街)农技站站长、水稻企业和合作社负责人、种植大户及农资(种子)公司代表等80余人参加了活动。
培训会上,省农科院水稻所研究员刘传光讲授了水稻(丝苗米)绿色生产技术,详细介绍了水稻绿色食品定义、产地选择、良种选择、栽培技术、收获贮运和档案管理等内容,与会者听得津津有味,有的还掏出本子认真记录下来。在晚稻即将播种之际,这场来自省级专家关于绿色生产技术的培训如同一场及时雨,让大家受益匪浅。“这场培训不仅能帮助我们提高种植水平,还增强了绿色生产的信心,学到了很多新知识。”种植户杨益富说。
在水稻优新品种展示现场,刘传光全面介绍了展示的25个水稻品种。一到达观摩会现场,大家便迫不及待地跑到田间,手捧着饱满的稻穗仔细端详,认真聆听专家关于水稻品种的产量、抗性、米质、栽培要点等介绍。看着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茎秆的腰,一些农户忍不住发出赞叹。陈符玉、潘海磷等种植户对禾广丝苗、南油丝苗、广软占、南优占、黄广丝苗、黄广金占等水稻品种特别看好。“这些品种米质好、产量高,比较受市场欢迎,晚造计划大力引进种植。”潘海磷说。
家粮合作社是一家以种植稻谷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100多户,带动水稻种植面积3000多亩。该合作社每年都会从区农技中心引进一批水稻新品种试验种植,并从中筛选出质优、丰产、高抗的品种进行展示推广。在这次展示观摩会上,种植户梁旭新就看中了几个品种,兴奋地拉着其他农户仔细观察、认真评比。“我准备在晚造引进种植。”梁旭新对这些新品种充满了信心。
创新“院企推”合作模式推广优质水稻试验种植
据介绍,近年来,区农技中心创新“院企推”合作模式,加快水稻优新品种推广应用,不断优化更新水稻种植结构,助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比如,通过加强与省农科院、华农大等院校以及种子公司的联系,不断引进新品种。同时,建立示范区,试验新品种,筛选适合惠城区的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并举办现场培训和展示观摩会,大力推广优良品种。此外,通过培育示范户,强化与水稻企业、合作社的合作,以点带面推广优良品种种植。
“我们每年都引进一批水稻优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及推广,将种子发放到主要农业镇的农技站,让农技站去推广,同时通过手机、网站等发布水稻良种信息进行宣传。另外还会发给水稻合作社、种植企业以及挂钩扶贫村、扶贫户,让他们试验种植,以点带面辐射推广。”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严学东说,今年该中心在横沥大利村、墨园村,芦洲横江村和汝湖仍北村建立了4个水稻优新品种示范基地,上半年已举办过一场现场培训观摩会,辅以惠城农技服务热线(2207110),为广大种植户和合作社提供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技术服务和指导。
“我们示范基地的选点也是有"小心机"的。比如在横沥墨园村通往芦洲的那条大道边,有个连片的优新品种示范种植基地,横沥、芦洲的农户从那里经过,看到稻谷长得那么好,很多都会主动向周边村民打听种的什么品种,自然而然就起到了示范推广的作用。”严学东说。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彭红霞
通讯员张桂兴
新闻推荐
惠州市惠城区祝屋巷文旅协会由广东英秀文旅有限公司等自愿发起,并于2020年7月23日经惠州市惠城区民政局名称预先核准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