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民政局局长刘巧慧:迎评工作与民政业务相结合助推文明城市发展 老旧社区微改造激发创建新活力
“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要求和测评标准,市民政部门明确了责任分工和责任科室,并有专门分管领导督促落实,有专人负责日常工作,把迎评工作与民政业务工作相结合,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助推文明城市发展。”日前,市民政局局长刘巧慧在接受惠州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把文明风尚有机融入老旧社区改造
惠州日报:去年惠州市启动实施了“惠民空间”城市老旧社区微改造项目,今年在全市各县(区)推广试点。请问惠州市在老旧社区改造过程中如何体现文明创建元素?
刘巧慧:社区是城市的细胞,也是文明创建的基本单元。去年,我们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思路,结合民政职能,推动实施了“惠民空间”城市老旧社区微改造项目,引入公益基金资助,搭建社区治理平台,助力文明创建,在桥西麦迪新村和桥东南面小区打造了“一大一小”两个示范点,投入社会公益资金130多万元,惠及住户近3000户9000多居民;并引入专业社工开展“三社联动”服务,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通过改造,老旧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议事的热情和文明程度大大提升,社区社会组织更加活跃,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欢迎。在具体操作层面,我们把微改造工作与文明社区创建结合起来,把文明城市测评对城市社区的标准和要求落实到微改造的方案设计和工程施工上。比如麦迪新村示范点的微改造,不仅在路面硬化平整、环境绿化美化等硬件方面按照文明社区创建标准推进完善,而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风尚有机融入各类生活场景,展示文明社区良好形象。除了外在的、硬件方面的改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微改造激发社区居民参与文明创建的新活力。
今年我们要完成42个老旧社区微改造,目前各项工作积极推进。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仅把文明社区创建的有关要求和元素融入改造设计方案,而且每完成一个微改造项目都配套建立完善党建引领下的“三社联动”工作机制。
慈善理念深入人心,全民慈善氛围日益浓厚
惠州日报:慈善事业是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就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市民素质提高的反映。惠州市如何弘扬慈善文化,让慈善理念深入人心?
刘巧慧:慈善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文明。近些年来,我们通过“广东扶贫济困日”“中华慈善日”“全国扶贫日”以及“慈善奖”评比等活动,不断加强慈善宣传,弘扬慈善文化,慈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全民慈善的氛围日益浓厚。慈善捐赠方面,据统计,2016~2020年6月底,市慈善总会募集慈善资金总额8.38亿元,共拨付慈善资金8.1亿元,主要使用在扶贫攻坚、医疗救助、赈灾济困等方面。其中共拨付扶贫款6.96亿元,惠及贫困村80多个;发放医疗救助资金937.3万元,惠及困难群众4800多人。慈善项目方面,惠州市慈善医疗救助、慈善超市、“扶贫公益慈善复明”、“热血铸军魂·从戎军旅梦”等慈善项目和平台有序运作,取得一定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惠州市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以实际行动彰显文明理念、慈善理念,比如参与“百会扶百村”活动。惠州市有200家社会组织与全市150个省、市级贫困村结对帮扶共建,共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为农村学校(幼儿园)捐赠校车,有12家爱心企业(商会、协会)向惠东、博罗、龙门三县10所山区幼儿园捐赠校车12台及后续五年营运费,募集善款1000多万元。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推进慈善事业发展,加强慈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募捐形式,突出“互联网+慈善”,拓宽慈善公益参与渠道;推动慈善组织数量和质量双提升,引导符合条件的慈善组织申请公开募捐资格,规范公开募捐活动;推进慈善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阳光慈善”;积极开展慈善救助、灾后援建等各类慈善救助活动。
加强地名管理全面清理整治户外广告
惠州日报:惠州市如何规范地名管理,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刘巧慧:地名是了解城市的窗口,地名标志是一个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惠州市进一步加强地名管理,取得一定成效。一方面,加强和规范地名审批工作。从2018年10月1日起,我们结合“放管服”改革,将市区有关建筑物和住宅区的命名、更名审批权限下放(授权)至各区级地名主管部门,其他三县仍由其自主审批。按照有关条例规定,严格把好审批前“查重”关口,规范命名、审慎更名,并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要求,每年进行专项抽查,监督标准地名使用情况。今年1~6月全市共办理建筑物住宅区命名更名68宗。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2018年,结合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共清理不规范地名1322条;2019年,联合公安等部门,清理整治了20个存在“大、洋、怪、重”等问题的不规范地名。今年,我们积极响应全市环境提升大整治行动,全面清理整治户外广告,对市中心城区带有商业广告的地名标志进行全面清理,清除广告位路牌791个、灯箱广告路牌8个、地名导向牌14杆。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地名规范化管理,加快推进中心城区被撤除路牌的恢复设置工作;严格落实“双随机”检查,加大对各县(区)地名审批管理的监督。加大执法力度,继续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保护和宣传地名文化,提高地名公共服务水平。优质完成地名普查成果转化任务,重点抓好“惠州标准地名图录典志”的编纂出版工作;指导各县(区)完成其他普查成果转化。
惠州日报记者游璇钰 通讯员刘惠雄 蔡思波
新闻推荐
深汕铁路纳入近期建设高速铁路规划 深珠、深莞增和港深西部快轨列为远期研究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徐兴东)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文件中同时公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示意图》,透露出很多未来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