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下南药香 健康产业有良方博罗发力南药产业园?建设,打响惠州中药材种植品牌

惠州日报 2020-06-15 07:58

赤芍。

商陆。

长宁镇埔筏村长丰中草药种植基地里,金银花混种菊花长势良好。

走进博罗县罗阳街道承粮陂村,原本种满了桉树的山林“退桉还药”后成了远近闻名的“药王谷”;在湖镇镇,村民种植牛大力,一亩地4年纯收入达4万元;来到罗阳街道莲湖村,一栋栋“鱼腥草楼”见证着当地村民的致富历程……

今年4月召开的全市卫生健康会议提出,以“地道南药在惠州”的定位,敢于打出和打响惠州中药材种植品牌。

博罗县作为惠州市生命健康产业的主战场之一,积极探索中药材种植发展新思路,以打造全国南药产业发展示范样板为目标,依托博罗县南药产业园为平台载体,将南药发展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为打响“地道南药在惠州”品牌贡献博罗担当、博罗作为。

短板

种植规模不够、盲目跟风种植、供需出现失衡

自古以来,博罗便是我国南药材的地道主产区之一。

罗浮山是天然的中草药宝库,全山有灵芝、青蒿、红脚艾、石斛和金线莲等天然药用植物1200多种。

时至今日,博罗依旧保留着中草药的种植传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博罗县中草药种植面积2万多亩,是惠州市中草药种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县(区),约占全市种植面积的61.4%。主要种植了牛大力、鱼腥草、艾草等常见中草药,以及金线莲、铁皮石斛等名贵药材,主要集中在罗浮山周边及博中地区。

中草药种植的效益如何?以种植牛大力为例,泽成牛大力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徐桂明介绍,该公司提供种苗带动周边农民种植牛大力,一亩地4年纯收入达4万元,比种植一般农作物每年增收5000元。

“中草药种植是新农业,效益也不错,博罗又有着不错的基础。”博罗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永忠说,正因如此,该县正建设博罗县南药产业园,蓄势发展中草药种植,探索乡村产业振兴的新模式,助力全县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在上月召开的县委全会和博罗“两会”上,环罗浮山“三生”融合产业发展经济圈的提出,为该县加快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格局增添新动力。

在看到中草药种植前景的同时,陈永忠心中不免有些担忧。“种植面积看似不少,但与其他地区相比少得可怜。”他说,江西省樟树市已经有近30万亩的种植面积,“博罗以全县180多万亩林地面积来算,中药材种植面积仅占2%,种植规模和数量远远不够。”

去年,“高质量发展县区行·问策博罗”活动中,调研采访组就指出,博罗中草药种植存在“种植散,供需不匹配”的短板。

此外,博罗还存在“一窝蜂”种植现象,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不少农户跟风种植,对中草药种植的品种选择、管理技术、质量标准、市场前景总体上缺乏清晰认识。别人种什么就跟着种,别人说什么赚钱就种什么。

归根到底,就是在南药发展中,农户未能按市场规律办事。博罗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茂良说,中草药种植和制药企业的生产没有很好地联系起来,这让博罗的南药种植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博罗南药发展需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广东新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峰药业”)总工助理、研究所所长徐新峰也道出了这一窘境:该公司每年需支出1亿多元采购中药材,但绝大部分都是从广西、江西、湖南等地采购,其中有六成南药在博罗是可以种植的,“但因为在本地采购不到,所以只能舍近求远。我们希望能使用本地的药材,一是可以从源头把控质量,二是可以节省物流运输等成本费用。”

博罗县中草药种植协会会长黄锦水也有同感:“目前,博罗的药企和种植企业或农户并没有双向的沟通,也很少开展交流合作,导致种植企业或农户种植的南药并非药企所需品种。”

药企对南药原材料的迫切需求与农户种植品种对接不足,造成销售不畅、货多价贱等“伤农”现象,甚至有些农户因此亏本。

破题

供需匹配:以“联农带农”实现种植与销售无缝对接

南药种植与销售之间无缝对接问题,成为做强南药种植亟待解决的难题。

正在建设中的博罗县南药产业园于2019年3月入选2019年广东省第一批2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

该产业园以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罗浮山国药”)、新峰药业、惠州象山药王谷科技有限公司、博罗县林业科学研究所和博罗县康祥岭南本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康祥公司”)等为五个实施主体,其中罗浮山国药是牵头实施主体。这些实施主体中,罗浮山国药、新峰药业是本地大型医药企业。

“联农带农”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最重要内容。紧扣“联农带农”这一环节,该县主动作为,推动南药“一产”、“二产”和“三产”的有机融合。

田地里,农户忙着采摘艾叶;车间里,工人进行着艾条的生产;仓库里,工人忙着打包发货……在横河镇卢屋村,康祥公司从2015年开始研究和推广红脚艾种植,并带动农户种植。

康祥公司相关负责人潘庆全说,红脚艾是罗浮山品种,一年可收获四次,当年种植当年即有效益。目前,正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种植红脚艾,与农户签订报价回收协议,农户亩收入超1万元。为了彻底打消农户的后顾之忧,除了保价回收艾叶外,今年还免费为贫困户赠送红脚艾种苗。目前,在麻陂镇、观音阁镇等多个乡镇,有一批农户加入到红脚艾种植中,计划全年发展2000亩。

康祥公司的发展模式并非个案。罗浮山国药副总经理黄炜忠介绍,该公司生产的金莲花软胶囊和消炎利胆片等产品均得到市场和消费者认可。作为博罗县南药产业园牵头实施主体之一,该公司通过带动农户种植小叶榕、金线莲和溪黄草等,提高原料本地化的比例,助力博罗南药“一产”种植业的发展,促进“一产”和“二产”的无缝对接。

“我们也将借建设南药产业园的机会,开展南药相关科研项目。”徐新峰介绍,新峰药业采购的南药中,有一味药材是广地龙,目前博罗还没有进行规模化养殖。该公司计划将南药地龙注射液质量标准研究纳入南药产业园建设项目之中,以期与相关院校专家合作,攻破难题,继而带动当地农户养殖,不断提高农户收入。

发展地道南药种植,最核心的是通过发展中药材种植,带动周边更多群众致富。作为产业园建设的监督主体,博罗县农业农村局始终把“联农带农”效应列为核心指标,对实施企业进行监督。

“我们要求实施主体尽量与南药种植户建立紧密型的利益联结机制,或者发展订单式种植,保价回收,解决农民后顾之忧。”陈永忠说,一年来,产业园“联农带农”方面也取得了成效,共带动农户1637户,其中紧密型48户、松散型316户、辐射型1273户。

目前,博罗县农业农村局还在积极与有实力的农业公司洽谈,希望通过引进大公司,发展“公司+农户”和“订单种植”模式,扩大南药的“联农带农”效应,以实实在在的利益调动农民种植南药的积极性,让南药切实成为当地富民兴村的产业。

提升规模:“退桉还药”扩大中草药种植面积

做强做大南药种植,还需在“量”上下功夫。

为加快推动中草药种植,博罗根据全市卫生健康会议精神,探索从林场做起,然后延伸至山区林地,再复制推广至周边农村。

来到博罗县林业科学研究所基地,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的沉香、石斛、五指毛桃、降香黄檀等满目苍翠。该基地种有土沉香、小叶榕、鸭脚木等药用植物2000多亩,将打造成省内先进、惠州一流的中草药培育与种植示范核心基地,为中药材种植的推广提供经验和示范。

目前,该所正在开展南药高效栽培技术试验,营建种植示范区100亩,计划培育小叶榕、三丫苦、铁冬青、阴香等优质种苗50万株。通过示范种植和优质中草药种苗培育,为中草药种植提供保障。

根据林业二类调查数据统计,博罗现有桉树林面积约81万亩。如何做好桉树改造?该县正在探索“退桉还药”,做到生态优先兼顾经济发展。目前,《博罗县桉树林改造结合中药材种植工作实施方案(2020-2029年)》已印发。根据方案,该县拟通过10年时间,将桉树林改造结合中药材种植进行科学、合理改造,主要改种土沉香、三丫苦、小叶榕、辣木、五味子、牛大力等符合市场需求的中药材品种,提升博罗县生态、经济优势,造福博罗百姓。

改造方式分政府主导改造示范种植和业主自行改造政府扶持种植。为做好林地中药种植示范,今年,该县将以国有梅花林场为基地,由县自然资源局负责组织实施,打造2个桉树改造种植中药材基地,种植小叶榕、三丫苦各300亩。博罗县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示范基地的打造,为"退桉还药"打出样板,调动农户种植中草药的积极性,推动桉树改造,提升林农的经济效益。”

业主自行改造政府扶持种植,则根据“先行先试,探索创新产业发展新模式”的原则,2020至2024年,连续5年政府实行定量定额资金补贴扶持,鼓励种植桉树林农、承包经营户等经营者自愿自行桉树改造种植中药材。今年拟扶持改造面积3000亩。

目标

到2023年实现南药产业链总产值百亿元

如何把粗放的种植业更有效地转化为单位产出值更高的精细加工业,是粗放型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此,博罗将全力创建博罗县南药产业园,把南药发展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以产业带动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国家级南(中)药材产业发展基地、具有知名影响力的特色南药精深加工集聚区,实现南药产业与相关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通过南药产业园项目建设,努力形成较强竞争力的百亿级南药产业集群。”博罗县副县长潘燕梅介绍,按照南药全产业链条布局思路,总体形成“一心、两区、一谷、多基地”的空间功能布局,重点打造成集聚加工、科研创新、生产示范、休闲旅游等综合功能的省级乃至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联农带农”利益共享、产业链服务匹配、三产融合形成若干微观生态链,不断壮大博罗的南药品牌。同时,通过延伸博罗南药产业链,提升博罗南药价值链,拓宽博罗农民收益链。

“目前我们还在进一步挖掘南药在食用、旅游等领域的产业价值,推动南药成为博罗富民兴村、乡村振兴的优势特色产业。”展望未来,潘燕梅信心满满。接下来,该县将加快推进南药产业园的建设进度。通过产业园建设,到2023年,园区计划实现南药产业链总产值100亿元。

智库观察

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特色作物和南药研究室主任王继华:

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融合发展

惠州具有中医药种植与生产基础,尤其是博罗依托罗浮山这座天然药材宝库,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建设南药产业园有着巨大优势。古有洞天药市,今有博罗县南药产业园。建议以产业园建设为契机,依托罗浮山国药等大型药企,加强中药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建设,提升惠州中药产业的科技含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林药共生,退桉还药”扩大中草药种植面积,有机融合一、二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以大康养产业为目标,结合休闲旅游,开发传统的药食同源产品,发掘罗浮山艾灸文化、中医药科普与研学等,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博罗县生命健康产业园。

致富故事

种南药走上致富路

“种红脚艾一亩,一年可以产生收益1500~3000元;艾可以初加工成艾条、香囊,深加工成植物精油,这样经济价值更高……”望着长势正旺的红脚艾,康祥公司相关负责人潘庆全对南药的种植充满信心。

今年,博罗县麻陂镇塘尾村与康祥公司合作,开发40亩土地用于艾草种植。塘尾村驻村“第一书记”陈职勇说,该项目由公司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肥料,村里把村民小组的土地盘整起来,由带头致富人承包,组织贫困户劳动力种植,种好后再由企业收购。目前,决定试种一年,预计一年能收成四五次。这40亩地预计带来二三十万元的收益。另外,对当地贫困户来说,该项目还为他们解决了就业问题。

同样,鱼腥草种植也给农户带来了财富。在罗阳街道莲湖村,村民钟运金10多年前便尝试种植鱼腥草。让她意想不到的是,这一种,就“种”出了3栋楼房,村民形象地称为“鱼腥草楼”。

种鱼腥草收入如何?“我种植的鱼腥草全部由广东新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收购。”钟运金算了一笔账,按照市场价格,每亩产值约12000元,除去租金、人工和肥料等成本,每亩能净挣4000元左右。

如今,在钟运金带领下,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数十户农户跟着钟运金一起走上了发家致富路。

名词解释

博罗南药产业园

博罗县南药产业园计划总投资2亿多元,创建范围包括罗浮山管委会和罗阳街道、长宁镇、观音阁镇、柏塘镇,面积938.68平方公里。通过产业园建设,到2023年,园区计划实现南药产业链总产值100亿元,产业种植面积8万亩以上,农副产品加工率达到70%。目前,5个实施主体22个建设项目已全部开工,开工率达100%。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袁畅 李燕文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香金群 刘炜炜 贺小山

通讯员李巧珍 叶郁葱

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新闻推荐

从门外汉到种植能手,博罗县杨侨镇一铁皮石斛种植基地负责人董购良毫无保留分享技术带动农户种石斛 “石斛哥”传经送宝助农增收

董购良夫妇在摘石斛花。铁皮石斛是中华九大仙草之一。作为地道南药重要产区之一,惠州在重点发展南药特色产业方面具有得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