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情结

河源日报 2020-06-13 07:20

□古锦标

“罗浮山——百草油——”“罗浮山——百草油——”小时候常有药贩子在村子里走街串巷地叫卖罗浮山百草油。这药油的瓶子似个小葫芦,药油草青色,百草芳香味,滴一滴在手掌上,然后往鼻子上擦一点,顿觉身松神酥。因此,打小就想知道罗浮山在哪里,长什么模样。

长大后工作了,后来又调到地区工作,罗浮山,就在这个地区的版图内,从市里去不到一百公里路。

我终于有了探访它的机会了,省里的一个会议要在罗浮山召开。去之前,我需要做些功课,以备不时之需。因为那时还没有专门的旅游机构,作为东道主,要向大家作个扼要的简介。

罗浮山,广东四大名山之一,百粤群山之祖,岭南第一山。绵亘博罗、龙门、增城三县(区),260平方公里。有大小峰峦432座,瀑布980多处,石室幽岩72个,洞天奇景18处。被道教尊为天下第七洞天、三十四福地。

走近山门,见一座雄伟的门楼敞开,两边有一副楹联:

罗山万仞云中起,

浮岛一峰天外来。

一看这门楼楹联就知道其中必有典故。

原来罗浮山是由罗山、浮山二山组成。相传由燕山地壳运动构成。8000万年前,由于一次地壳运动,使当时的陆地受到挤压,使原来的一些陆地变成了海洋,一些海洋却变成了陆地,“博罗有罗山,以浮山自会稽浮海而来。”“浮山泛海自东来,嫁与罗山不用媒;合体真同夫与妇,生儿尽作小蓬莱。”读着这首《后汉书·郡县志》传下来的地情诗,使人对罗浮山顿生惊羡、好奇之心。难怪古往今来有那么多隐者逸士寻来。

走进山门,内心升起一种素昧平生而又向慕已久的情愫。我静静地一步一看地走着,那首“浮山泛海自东来……生儿尽作小蓬莱”的诗,使人如走进一个童话世界里。似曾听到8000万年前那一场地壳挤压裂变的山呼海啸,看见一座仙山由东海徐徐飘浮而来的情景;似曾听到1600年前晋元帝时期以来的一声声道院钟声飘来;似曾听到1000年前宋代成之古公凭栏月色下的琅琅读书声,上世纪民族独立解放的枪声,当代中国人民解放军铿锵有力的练兵声;似曾望见葛洪躬身炼丹的身影,成之古公采药临幽涧洗的背影,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东江游击队指战员们冲锋陷阵的英雄身影,当代中国人民解放军练兵在山麓的飒爽英姿。

不觉到了冲虚古观。1600年前,这里来了一个人,他要把这个地方开发成道教祖庭、道医袒庭。硬是在这个地方劈山削林建起了一座道教圣地,炼出了九转金丹。这个人,就是葛洪。

说起葛洪,并非一般人物,原为晋惠帝伏波将军。因为世乱,弃官在家。后来,东晋开国念其旧功,赐爵关内侯,食句容二邑。咸和初年出任主簿,转司徒掾,升咨议参军。干宝又荐他散骑常侍,领大著作,他都推辞不肯就任。后因生活所迫,再出任咨议参军等职。咸和二年,听说交趾出丹砂,请求任勾漏(广西北流)县令,南行赴任途经广州,会晤刺史邓岳,邓岳告诉他,其辖地的罗浮山有神仙洞府之称,相传秦代安期生在此采菖蒲,羽化升天。邓岳表示愿供他原料在此炼丹,于是葛洪便中止赴任行程,决定到罗浮山修道炼丹。公元333年,葛洪携妻、子侄往罗浮山专事炼丹,寻求成仙之术。

这种文韬武略之大人物为什么要弃高官厚禄,去做一位山野隐士,做一位道士?我想,是一个人到了大智若愚、大彻大悟的无我境界。葛洪在罗浮山活到81岁,修行炼丹,著书讲学。他先在朱明洞建南庵,修行讲学,因受者日众,又增建东西北三庵(东庵九天观、西庵黄龙观、北庵酥醪观)。现在的冲虚古观就是葛洪当年建的南庵,香火鼎盛,千年不衰。葛洪与他的妻子还常常到百姓家诊病发药。葛洪著作有数百卷,代表作为《抱朴子》。主张“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强调“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葛洪是道教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为中国道教创建起一整套理论,并亲付实践。

此时此刻,三三两两的善男信女在“三清”真人脚下俯首贴耳,顶礼膜拜;或双手合十,凝神注目,口中念念有词。一个人并非生活在真空里,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期待或打算,或这样那样的不称心。面对这种状况,找一个地方去诉说,去祈求和寄托心愿,应该是人的本能。看来葛洪当年的心愿,葛洪对道教的执著和贡献,很多积极的文化传统和道德理念也正在现代人的心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此久远的宗教文化积淀,应该是罗浮山成名的一个重要原因。

罗浮山既为“五岭群山皆拱附”的百粤群山之祖,又因为道教文化发源地而声名远播,不仅成了“草衣木食轻五侯”“壶里乾坤只自由”道士、隐者们的最好去处,也成了诗人骚客游览观光、寄情抒怀的好地方。从西汉起就有陆贾、谢灵运、韩愈、刘禹锡、柳宗元、陈尧佐、苏轼、杨万里、汤显祖、屈大均等大诗词家先后游赏过罗浮山,创作出不少吟诵罗浮山的名作。如谢灵运作《罗浮赋》,苏轼作《食荔枝二首》其二: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又作:

人间有此白玉京,

罗浮见日鸡一鸣。

南楼未必齐日观,

郁仪自欲朝来盼。

东坡之师抱朴老,

真契早已交前生。

寻幽探胜入罗浮,

乘醉策杖觅归途。

雨后山花香更美,

村姑回眸胜仙姑。

湛若水游罗浮山诗多首,择《游罗浮》一首:

何处登高何处峥,

世间遥望紫云重。

坐仰南极天全回,

醉栏碧桃春正浓。

肯共朱明为洞主,

聊从葛老问行踪。

不少没有到过罗浮山的名家大伽,也因慕罗浮山之名而不遗余力地吟唱出心中向往之情。唐代大诗人李白在《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吟:

心受名山游,身随名山远。

罗浮麻姑台,始去或未返。

与李白齐名的大诗人杜甫也是一样的心情:

南为祝融客,勉强亲杖屦。

结托老人星,罗浮展衰步。

罗浮山有众多的洞天奇景、石室幽岩,如此仙境静幽处,也令不少求仕读书人在此读书涵养知识。被誉为宋代“岭南首第”的宋端拱二年(989)进士古成之,河源人,为避五季之乱曾在罗浮山筑庐读书十余年,出仕后有《忆罗浮二首》诗,择其一:

忆昔罗浮最上峰,

当年曾得寄凡踪。

凭栏月色出沧海,

欹枕秋声入古松。

采药静寻幽涧洗,

寄书闲向白云封。

红尘一下拘名利,

不听山间午夜钟。

赵希璜,长宁(新丰县)人,也效仿古成之,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置四百三十二峰草堂,读书一年,第二年应顺天乡试被黜,秋南归,京诸文友以诗文相送“送渭川归,读书罗浮山中”。

徐旭曾、宋湘两位嘉庆四年(1799)己未科进士亦曾数次相约罗浮山而未果,而徐旭曾与罗浮山却是情绵意长。1801年入京任职两年,便生思罗浮之情:“罗浮归去好读书,秋水芦花放白鹇。”两年后又叹“倦游归卧罗浮巅,铁桥风雨骖群仙”。1804年再作《忆罗浮》:“朝来忽坠南雁羽,报竹平安余尺素。”“微闻山灵长叹息,欲归不归子诚顽。”“但愁松竹今荒芜,山灵许我再到无?”到了1805年更向往“春剪罗浮韭,秋回博望楂”的生活。

古成之在四川任绵竹知县时,其同年(同科进士)陈尧佐,本是开封府推官,因坐言事忤旨得罪了皇上,被贬潮州通判,后知惠州事,来访罗浮山时在云泉寺石壁上题了一首《游罗浮山怀古成之不遇》诗:

欲见故人面,仙凫去未还。

旁人应笑我,二月任游山。

宋绍圣四年,苏轼被贬惠州,坐船北行至博罗头镇(今园州)停泊起岸住宿,此前他从韶关坐船南下途中,曾在清远上岸访见顾秀才,时就听说罗浮山是仙山,便有了“便向罗浮觅稚川(葛洪)”的强烈愿望,于是一到博罗头镇便赶忙派人与罗浮山长老取得联系。第二天,苏轼父子和巡检便乘坐肩舆,沿着小路往罗浮山出发。刚到山门口,便见到了宝积寺长老斋德、延祥寺长老绍冲、冲虚观道土陈熙明等,已早早在那里迎候他的到来。苏轼在罗浮山游了一天,主要游览了延祥寺、宝积寺、长寿观、冲虚观、葛洪丹灶、朝斗坛和遗漏轩,品赏了卓锡泉,看了葛洪炼丹遗址,并题上“稚川丹灶”四字。晚上喝了不少酒,住在宝积寺一直睡不着,精神亢奋,于是写了几篇散文和一首诗,盛赞罗浮山,并称朱明洞是“蓬莱第七洞天”。第二天便赶往惠州,向惠州太守詹范报到。离开罗浮山之前,苏轼将一柱顶部雕有佛像的“佛面”柱杖送给了宝积寺长老斋德。此事过后,苏轼特地写了一首诗《送佛面仗与罗浮山长老》:“十方三界世尊面,都在东坡掌握中。送与罗浮德长老,携归万窍总号风。”前面提到他的几首诗,是他在惠州时所写。

罗浮山横亘千里,石窒岩洞遍布,数百峰峦翠秀各异,瀑布流泉淙淙,此等名胜不仅令诗人骚客向往,近现代也有不少名人慕名远至。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山不在大,有文则名。

几年后,我又一次上了罗浮山。这次上最高处飞云顶。

好不容易爬到飞云顶,那是秋天,天高云淡。要是春夏二季,常常云雾缭绕,从山下望不到山顶,从顶上望不到山下,全被云雾隔开。人说如能看到日出,更是瑰丽壮观。可惜我们是当天去的,爬到顶上已是午时时分。

因为我们第一次登那么高的山,有点像是乡下人第一次进城、刘姥姥游大观园一般,既新鲜,又有些生分的感觉。先在分水岭那条小路上踽踽行走,徘徊。飞云顶上长的多是灌木,而不像山下多是乔木。我第一次好奇地这么认真地观察一丛丛的灌木,它们的叶子厚且都呈一色的墨绿,周围都是草,很少有高大的乔木。这些灌木大多都是山茶树,枝丫繁多几乎没有主干,根都长在坚硬的黄土里或乱石之中,扎得很牢,应是抗击大风侵袭的需要。它那金黄色的枝丫,铁一般坚硬的质地,似乎在向大自然炫耀它生命的顽强。

正想往山顶上走,却望见对面小山顶上有一处残墙断壁,突然好奇起来,以为是坍塌了的古观古刹,一打听,说是民国广东省省长陈济棠的别墅。一位省长为何要把别墅建到千米高处的山上?难道看上了这里的风景或风水?有一首湛若水的诗《飞云顶》当可把这谜团解开:

云飞千丈阁空蒙,

一枕横交四百峰。

春景醉人归不得,

欲离烟火住黄龙。

我登上飞云山山顶,向四处远眺,山川、河流、湖泊尽收眼底,频生“一览众山小”巨人般的感受、豪情万丈的气慨。我突然与天穹有了一种亲近感,心胸忽然开阔起来。茫茫东江、惠(惠州)增(增城)大地就在罗浮山的怀抱中。五百年前,一位名叫赖布衣的风水大师登上飞云顶时曾预言,罗浮山灵气充盈,有龙脉南伸,珠三角将富甲天下。

罗浮山那么多令人流连、憧憬的自然景观,1600年的宗教文化积淀,众多诗人名家凭吊吟咏的历史,必将为当今文化催生出更加灿烂的一页。

新闻推荐

博罗县沿东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摘选)

第一章背景与意义博罗发展正处于难得的机遇叠加期:一是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二是广东实施以功能区...

 
相关阅读